十八站鄂倫春族鄉

十八站鄂倫春族鄉

十八站鄂倫春民族鄉位於大興安嶺主脈東南部,東經125°25',北緯52°25',古驛道黑洛線400公里處,隸屬於黑龍江省塔河縣,始建於1953年,是全國22個人口較少民族之一。鄉政府駐地十八站村。

2012年,全鄉行政轄區總面積2534平方公里,全鄉共有常住人口5407人,其中農業人口2140人;有鄂倫春族人口567人,占全國鄂倫春族人口的1/14。1992年末,除鄂倫春族和漢族外,還有滿族等其他少數民族人口200餘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十八站鄂倫春族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塔河縣
  • 地理位置塔河縣東南部
  • 人口:2.3萬人
  • 車牌代碼:黑P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域境,地形地貌,氣候,自然資源,人口民族,經濟概況,民族文化,

歷史沿革

十八站鄉,以清代設定的驛站得名。清初,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開闢墨爾根至雅克薩的驛道,於今鄉境東南部設定驛站一處,從墨爾根起依序排為第十八站,故名。隸屬黑龍江副都統管轄。中華民國成立後,先後隸屬呼瑪廳設治局和呼瑪縣管轄。
1929年2月,劃歸鷗浦設治局管轄,同年6月將鷗浦設治局改為鷗浦縣。東北淪陷後,隸屬鷗浦保。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7年3月,劃歸呼瑪縣管轄,隸屬鷗浦區。
1953年由政府撥款建立新村,安置遊獵的鄂倫春族定居。
1957年11月,設定十八站鄂倫春族鄉。
1958年9月,改稱十八站人民公社。
1981年8月,劃歸塔河縣管轄。
1984年初,政社分開,改為十八站鄂倫春族鄉,是黑龍江省鄂倫春族聚居區之一。
2013年,由政府撥款,將十八站鄂族村搬遷至十八站西入口處新址,並統一修建民族房屋。

行政區劃

十八站鄂倫春民族鄉轄6個行政村(分別是永豐村、興建村、創業村、奮鬥村、鄂族村和漢族村)。

地理環境

位置域境

十八站鄂倫春民族鄉位於大興安嶺主脈東南部,東經125°25',北緯52°25',古驛道黑洛線400公里處,東臨呼瑪縣白銀納鄉,西臨塔河鎮,南靠韓家園林業局,北接依西肯鄉。
十八站鄂倫春族鄉地理位置圖

地形地貌

鄉境內西南高、東北低,平均海拔高度300—400米,最高山峰阿木魯山,海拔744米。

氣候

十八站鄂倫春民族鄉屬於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氣候科季寒冷乾燥,夏季溫濕多雨,年無霜期80—100天,平均降水量480毫米。

自然資源

十八站鄂倫春民族鄉多山、多荒源,山上樹種繁多,尤以落葉松、樟子松、白樺為佳。境內縱橫著呼瑪河,疙瘩乾河,依沙溪河等河流,均屬黑龍江水系。河泡中產細鱗魚、哲羅魚等名魚。山林中有黑熊、鹿、等數十種異獸,還有飛龍、松雞等數十種珍禽。林內還生長黑木耳、蘑菇、猴頭、靈芝、黃芪等山珍和中草藥。豐富的自然資源加之獨特的民族風情,為其提供了開發旅遊業的優勢。

人口民族

2011年,全鄉共有常住人口5407人,其中農業人口2140人;有鄂倫春族人口567人,占全國鄂倫春族人口的1/14。

經濟概況

2011年全鄉經濟總收入3245萬元,比上年增長25%;農民人均收入7429元,比上年增長22%。
十八站漢族村依託背靠十八站林業局3萬人消費市場的地緣優勢,針對本村耕地少的實際,揚長避短,積極抓好小麥、大豆等傳統種植業的同時,積極發展棚室生產,棚室栽培面積達到310畝,年創產值360萬元;創業村根據耕地量大、農藥殘留量小的實際,突出馬鈴薯栽培,年播種面積達3000畝;奮鬥村以瓜果蔬菜、經濟作物和特色養殖為主;興建村則突出小麥和大豆種植;永豐村由於村址撤到鄉址,重點發展勞務輸出和個體私營經濟,年輸出勞動力100餘人;鄂族村依託新建的黑木耳養殖基地成為食用菌栽培專業村,2011年黑木耳栽培達到200萬袋,蘑菇50萬袋,年創產值500萬元

民族文化

十八站遺址
位於十八站境內西呼瑪河北岸二級台地上的“十八站遺址”,屬舊石器文化遺址,為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鄂倫春族樺樹皮手工藝
十八站鄉鄂倫春族在下山定居以前,生活在山中,對生活和大自然充滿了熱愛,他們利用樺樹皮和獸皮為原料製作生活用品,下山定居後,雖然不用這些生活用品,但作為手工藝品卻保留了下來,並且不斷的發展、創新,現已被國家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隨著旅遊業的發展,手工藝品越來越受到世人的喜愛,為了保存和弘揚民族傳統、民俗文化,建設了鄂倫春族樺樹皮手工藝廠,該廠面積為700平方米,有加工車間、倉庫、辦公室等,可容納50名員工在此工作。
黑木耳養殖
黑木耳又稱木耳,是大家熟悉的一種食用菌。它不但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而且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可以清肺益氣、補血活血,還可以預防心血管病。再加上我們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大興安嶺的黑木耳是食用菌中的上成品,在我們這裡產品的產量、質量都很好,內外部市場也較好。
它的生產特點是:生產成本低廉,原材料易得,容易管理,見效快,經濟效益十分可觀,屬於廢料再利用工程。
為此,本著政策扶持、政府服務、民眾參與的原則,鎮政府積極號召鄂族民眾發展黑木耳生產,2008年至2012年四年來累計投資260萬元,建設了年生產黑木耳菌袋200萬袋,蘑菇50萬袋的三個菌種廠,總計7000平方米,並聘請專業技術人員6人,從一級到三級菌培育全部達到自主生產。
又累計投資150萬元,打造黑木耳基地15公頃,維修基地道路6公里,機井8眼,建管護房16個,全部採用棚式遮陰網遮陰和微噴設施。2010年投入16萬元購置了黑木耳從烘乾、精選、壓縮到包裝的精深加工設備,使鄂族民眾增加了黑木耳在加工領域的利潤,提高了木耳的附加值,延長了產業鏈條。2012年78戶鄂族民眾養殖200萬袋黑木耳,50萬袋蘑菇。
十八站古黃金之路遺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