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教師帶班日記:牽著你的手》由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作者是金茶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佳教師帶班日記:牽著你的手
- 作者:金茶娟
- 出版社: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5月1日
- 頁數:254 頁
- 開本:16 開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十佳教師帶班日記:牽著你的手》以197篇日記的形式“講故事”,採用了“教育敘事”這種研究方式,對表現主體——301班的學生從三年級到六年級長達四年的校園生活採取了長期跟蹤、實錄素描的筆法,像極了一部校園題材紀實風格的“電視系列劇”。在諸多豐富多變卻又天真自然的人際矛盾之間,在各種鮮活可感的人物形象之中,讀者,尤其是讀者群中的家長們很真切地見識了生機勃勃、靈動多姿、趣味橫生的校園生活是如何把他們的孩子從稚嫩的兒童煉成了小小少年的。
是一本班級日誌,作者金茶娟老師是一位特別具有語文教學天賦的“魔法老師”(學生家長這樣稱呼她),她帶的班成績很突出,她教的學生很會寫作文。《十佳教師帶班日記:牽著你的手》最初是杭州19樓論壇上的一個帖子,當時就引起了廣大家長和教師的極大關注,現仍是個熱帖,點擊率達64萬多。《十佳教師帶班日記:牽著你的手》中實錄了金茶娟老師作為班主任和語文老師,與家長一起養成孩子學習好習慣的艱辛過程;記錄了金老師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提高作文能力的操作細節。在這本班級日誌綜合功能,金老師給家長寫的每一封信,發的每一個簡訊,給孩子推薦的每一本書,上的每一堂作文課都閃耀著金老師堅定的育才信念和不凡的教學智慧,這樣一段真實而詳盡的工作記錄,無論對一線教師還是家長,都是很有啟發和助益的。
圖書目錄
三年級:碧草方青青
四年級:草木漸蔥蘢
五年級:含苞始欲放
六年級:花香已滿園
序言
在杭州下沙一小,作為識才愛才惜才的伯樂,無論是前任校長姜海慶,還是現任校長沈國榮,都傾盡全力地為金茶娟老師的專業成長創造寬鬆的人文環境和拓展廣闊的發展空間。一直將那份深深的感謝壓在心底的她總想尋求回報的機會,在打造學校寫作教學特色的過程中,金茶娟老師付出了許多辛苦也收穫了累累碩果,所教班學生的習作先後有六百多篇發表在全國各地的報刊上。2007年,學校歷史上第一次的公開出版物——20萬字的學生習作選《家有兒女初長成》的兩位小作者都是她班上的。201 2年10月,在學校專門為她建立的工作室揭牌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作為研究成果,她的《牽著你的手》也已完稿,這是一件很讓人高興的事。
早就有為金茶娟老師的書寫點什麼的想法。認識金老師已有十幾個年頭了。她在杭州師範學院中文系大專班進修時,在幾十位學員中,她是很認真的一位。記得一次布置散文的寫作,她以童年生活為題材的《那年那月那紅棗》一文,因情感真切、語言樸實而被收入《學員作業選》。在兒歌童謠收集整理的作業中,她的那首《小蘿蔔蹦過來》也被選中。之後,通過努力,她又拿到了本科文憑。2004年以來,因下沙一小承擔了中央教科所理論研究部有關讀與寫有效整合提高的研究課題,作為課題指導,我與該校便有了往來。早些天去學校落實全國小語教法研究中心的新課題時,回憶起當年兩篇文章被選中列印出來的事,金老師笑著說,這些年來在作文教學中她堅持採用編班報和班刊的做法,就是受啟發於當年那段難忘的學習經歷。
五年前,薛瑞萍的《心平氣和的一年級》一書出版,金老師在閱讀學習的同時,也產生了動筆的念頭。經過四年的辛勤筆耕, 《牽著你的手》完成。這本書主要表現的是對三年級到六年級,即從兒童到少年這個階段的孩子在身心智慧型的成長過程中,如何去打好基礎以及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牽著你的手》以197篇日記的形式“講故事”,採用了“教育敘事”這種研究方式,對表現主體——301班的學生從三年級到六年級長達四年的校園生活採取了長期跟蹤、實錄素描的筆法,像極了一部校園題材紀實風格的“電視系列劇”。當然,對301班四年校園生活中的人與事,無論是他們的學習與活動。他們的語言與行為,還是他們的思想與情感,他們的快樂與憂傷,作者並非“照單全收”,而是經過選擇提煉儘量使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這就是為什麼讀者合卷後,班上那些陽光少年,尤其是張維川、李德上、沈亦岑、姜碉、王連傑、朱進等可愛又極具個性的形象,以及真誠率性、富有情感、充滿愛心的“金大俠”會留在我們腦海里久久揮之不去的原因。在諸多豐富多變卻又天真自然的人際矛盾之間,在各種鮮活可感的人物形象之中,讀者,尤其是讀者群中的家長們很真切地見識了生機勃勃、靈動多姿、趣味橫生的校園生活是如何把他們的孩子從稚嫩的兒童煉成了小小少年的。
在“敘述”和“呈現”中,作者將對301班這個教育的“實驗樣本”四年間所主張的教育理念和實施的教育手段及其效果的評價和思考留給了讀者。家長讀者們或多或少地會檢視、反省、調整自己的子女教育觀,會開始重視子女培養這“一生虧不起的最大的事業”。
教育敘事,既是一種研究方式,也是一種研究的成果形態。作為研究方式。近幾年來,很受中國小一線教師的歡迎。在對過去時或現在進行時的各種生動的情境性案例的回放或實時呈現中,多多少少會融進作者的情感傾向、經驗世界、教育理念、理論素養、思考反省、價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