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橋位於江蘇省新沂市草橋鎮,得名於1948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人橋
- 地理位置:江蘇省新沂市草橋鎮
十人橋位於江蘇省新沂市草橋鎮,得名於1948年。
十人橋位於江蘇省新沂市草橋鎮,得名於1948年。歷史沿革1948年11月,華野九縱“濰縣團”追擊黃百韜兵團第63軍至堰頭鎮時,被一條10米多寬的大河攔住去路,1排3班10名官兵站在河中做橋墩,架設浮橋,全團官兵從“人橋”...
十人橋遺址位於新沂市草橋鎮堰頭村東。文物歷史 1948年11月6日舉世聞名的淮海戰役開始。華東野戰軍根據毛澤東關於“本戰役第一階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殲滅黃伯韜兵團,完成中間突破,占領新安鎮……”的作戰方針,1948年11月9日華東野戰軍...
孫書賢這十位勇士的壯舉,將永遠銘記在祖國和人民的心中。60年過去了,被華野九縱授予“十人橋班”的“濰縣團”所屬2連3班,歷經數次整編,如今已歸屬天津武警8631部隊,但“十人橋班”的優良傳統和頑強作風依舊代代相傳。
在《紅橋邊》中,作者用樸素的語言客觀反映現實,展現新時代下“十人橋”共產黨員服務隊群體形象,並傳承了淮海戰役中的勇士精神,是一部兼具思想性、時代性、歷史性的紀實文學作品。國網新沂供電公司“十人橋”黨員志願服務隊的隊員有...
1948年11月26日新華社隨軍記者黎明在《大眾日報》上刊登了一篇題為《十人橋》的通訊,使“十人橋”的英雄事跡蜚聲全國。10位勇士扛起浮橋的畫面被雕刻在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的浮雕中,“十人橋”的英雄事跡被寫進了新中國的國小課本。
十人橋 十人橋是淮海戰役中,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為追殲敵人,在搶渡堰頭河時,班長馬選民等10位戰士跳入冰冷的河水中,用肩扛著木板搭起浮橋,讓部隊通過,為戰鬥勝利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十人橋精神已載入革命鬥爭的光榮史冊。播火戲台...
劇團積極排演現代戲,先後演出了《洪湖赤衛隊》、《蘆盪火種》、《奇襲白虎團》等,並創作演出了《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妙手回春》,改編上演了近代歷史劇《甲午海戰》、以及反映淮海戰役的《十人橋》。《十人橋》在參加華東地區...
羅英才,重慶合川人。南京軍區《陳毅傳》編寫組成員。1950年參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回國後,先後在南京軍區野戰部隊和軍區政治部工作。1958年起從事中共黨史軍史研究,參與《十人橋》、《決戰淮海》、《突破長江天險》等書的編寫。圖書目錄...
每次火線採訪,都與突擊隊在一起,親歷戰鬥全過程,蜚聲全國的通訊報導《十人橋》,就曾被指戰員譽為“淮海大戰的第一發信號彈”,受到新華總社的通報嘉獎。1949年9月1日,九兵團的《長江報》發表了《是記者也是戰鬥員》的文章,同...
羅英才,重慶合川人。南京軍區《陳毅傳》編寫組成員。1950年參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回國後,先後在南京軍區野戰部隊和軍區政治部工作。1958年起從事中共黨史軍史研究,參與《十人橋》、《決戰淮海》、《突破長江天險》等書的編寫。柳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