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緣》,十二因緣的別名,緣起是諸法眾緣和合而生起的意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二緣
- 別名:十二因緣
- 位置: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七
- 意思:諸法眾緣和合而生起
十二因緣的別名。緣起是諸法眾緣和合而生起的意思。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七、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一中說: “若有人見十二緣者即是見法。見法者即是見佛。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諸佛以此為性。”
此品中說:“十二因緣一切眾生等共有之。亦內、亦外。何等十二?(1)過去煩惱,名為無明。(2)過去業者,則名為行。(3)現在世中初始受胎,是名為識。(4)入胎五分四根未具,名為名色。(5)具足四根未名觸時,是名六入。(6)未別苦樂,是名為觸。(7)染習一愛,是名為受。(8)習近五欲,是名為愛。(9)內外貪求,是名為取。(10)為內外事起身口意業,是名為有。(11)現在世識,名未來生。(12)現在名色、六入、觸、受,名未來世老病死也。是名十二因緣。” 此品中又說:“眾生起見凡有二種:一者常見。二者斷見。如是二見,不名中道。無常、無斷乃名中道。無常、無斷,即是觀照十二因緣智。如是觀智是名佛性。二乘之人雖觀因緣。猶亦不得名為佛性。佛性雖常,以諸眾生無明覆故,不能得見。又未能渡十二因緣河,猶如兔馬。何以故?不見佛性故。善男子。是觀十二因緣智慧。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種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善男子。譬如胡瓜名為熱病。何以故?能為熱病作因緣故。十二因緣亦復如是。善男子。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即十二因緣。因因者即是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果者,即是無上大般涅槃。善男子。譬如無明為因,諸行為果,行因識果。以是義故。彼無明體亦因、亦因因。識亦果、亦果果。佛性亦爾。善男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不出、不滅、不常、不斷、非一、非二。不來、不去,非因、非果。善男子。是因,非果,如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槃。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緣所生之法。非因、非果名為佛性。非因果故,常恆無變。以是義故。我經中說十二因緣其義甚深。無知、無見、不可思惟。乃是諸佛菩薩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及。以何義故?甚深甚深。眾生業行不常、不斷,而得果報。雖念念滅,而無所失。雖無作者,而有作業。雖無受者,而有果報。受者雖滅,果不敗亡。無有慮知,和合而有。一切眾生雖與十二因緣共行,而不見知。不見知故,無有終始。十住菩薩惟見其終,不見其始。諸佛世尊見始、見終。以是義故。諸佛了了得見佛性。善男子。一切眾生不能見於十二因緣。是故輪轉。善男子。如蠶作繭,自生自死。一切眾生亦復如是。不見佛性故,自造結業。流轉生死,猶如拍毬。善男子。是故我於諸經中說。若有人見十二緣者即是見法。見法者即是見佛。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諸佛以此為性。善男子。觀十二緣智凡有四種。一者下。二者中。三者上。四者上上。下智觀者不見佛性。以不見故,得聲聞道。中智觀者不見佛性。以不見故,得緣覺道。上智觀者,見不了了。不了了故,住十住地。上上智觀者,見了了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佛性者即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中道。中道者即名為佛。佛者名為涅槃。”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九、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三中說:“善男子。(1)如人捨命受大苦時。宗親圍繞。號哭懊惱。其人惶怖,莫知依救。雖有五情,無所知覺。肢節戰動,不能自持。身體虛冷,暖氣欲盡。見先所修善惡報相。善男子。如日垂沒。山陵堆阜。影現東移。理無西逝。眾生業果。亦復如是。此陰滅時。彼陰續生。如燈生、闇(暗)滅。燈滅、闇生。善男子。如蠟印印泥。印與泥合。印滅文成。而是蠟印不變在泥。文非泥出。不余處來。以印因緣。而生是文。(2)現在陰滅。中陰陰生。是現在陰。終不變為中陰五陰。中陰五陰。亦非自生。不從余來。因現陰故。生中陰陰。如印印泥。印壞文成。名雖無差。而時節各異。是故我說。中陰五陰。非肉眼見。天眼所見,是(這)中陰中,有三種食:一者思食。二者觸食。三者意食。中陰二種:一善業果。二惡業果。因善業故得善覺觀。因惡業故得惡覺觀。父母交會。判合之時。隨業因緣。向受生處。於母生愛,於父生嗔。父精出時,謂是己有。見已心悅,而生歡喜。以是三種煩惱因緣。(3)中陰陰壞,生後五陰。如印印泥。印壞文成。生時諸根。有具不具。具者見色。則生於貪。生於貪故。則名為愛。誑故生貪。是名無明。貪愛、無明。二因緣故。所見境界。皆悉顛倒。無常見常,無我見我。無樂見樂,無淨見淨。以四倒故,作善惡行。煩惱作業。業作煩惱。是名系縛。以是義故名五陰生。 是人若得親近於佛及佛弟子、諸善知識,便得聞受十二部經,以聞法故,觀善境界,觀善境界故,得大智慧。大智慧者。名正知見。得知見故。於生死中而生悔心。生悔心故,不生歡樂。不生歡樂故,能破貪心。破貪心故,修八聖道。修八聖道故,得無生死。無生死故,名得解脫。如火不遇薪,名之為滅。滅生死故。名為滅度。以是義故。名五陰滅。”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一、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十之一中說:“能知如來深密義者。所謂即是大般涅槃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懺四重禁、除謗法心、盡五逆罪、滅一闡提。然後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甚深秘密之義。複次善男子。云何復名甚深之義?雖知眾生實無有我,而於未來不失業果。雖知五陰於此滅盡,善惡之業終不敗亡。雖有諸業,不得作者。雖有至處,無有去者。雖有系縛,無受縛者。雖有涅槃,亦無滅者。是名甚深秘密之義。”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七、迦葉菩薩品第十二之五中說:“無明即是一切諸漏根本。何以故?一切眾生無明因緣,於陰、入、界憶想作相。名為眾生。是名想倒、心倒、見倒。以是因緣生一切漏。是故我於十二部經說無明者。即是貪因、嗔因、痴因。” 此品經中又說:“智者觀業、觀煩惱已。次觀是二所得果報。是二果報即是苦也。既知是苦,則能舍離一切受生。智者復觀。煩惱因緣生於煩惱。業因緣故亦生煩惱。煩惱因緣復生於業。業因緣生苦。苦因緣故,生於煩惱。煩惱因緣生有。有因緣生苦。有因緣生有。有因緣生業。業因緣生煩惱。煩惱因緣生苦。苦因緣生苦。善男子。智者若能作如是觀。當知是人能觀業苦。何以故?如上所觀,即是生死十二因緣。若人能觀如是生死十二因緣。當知是人。不造新業,能壞故業。”
大般涅槃經卷第四十、憍陳如品第十三之二中說:“是故我說一切眾生不必盡因過去本業。受苦樂也。仁者。若以斷業因緣力故。得解脫者。一切聖人不得解脫。何以故?一切眾生過去本業無始終故。是故我說修聖道時,是道能遮無始終業。仁者。若受苦行便得道者。一切畜生悉應得道。是故先當調伏其心。不調伏身。以是因緣。我經中說。斫伐此林。莫斫伐樹。何以故?從林生怖。不從樹生。欲調伏身,先當調心。”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一、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五中說:“善男子,或有重業可得作輕。或有輕業可得作重。非一切人,唯有愚智。是故當知:非一切業悉定得果。雖不定得。亦非不得。善男子。一切眾生凡有二種:一者智人。二者愚痴。有智之人以智慧力。能令地獄極重之業,現世輕受。愚痴之人,現世輕業,地獄重受。 師子吼言:世尊。若如是者。則不應求清淨梵行及解脫果。佛言:善男子。若一切業定得果者。則不應求梵行解脫。以不定故,則修梵行及解脫果。善男子。若能遠離一切惡業,則得善果。若遠善業則得惡果。若一切業定得果者。則不應求修習聖道。若不修道則無解脫。一切聖人所以修道。為壞定業得輕報故。不定之業無果報故。” 此品經中又說:“若能修習身戒心慧。是名智者。若不能修身戒心慧。是名愚者。云何名為不修習身?若不能攝五情諸根,名不修身。不能受持七種淨戒,名不修戒。不調心故,名不修心。不修聖行,名不修慧。複次不修身者。不能具足清淨戒體。不修戒者。受畜八種不淨之物。不修心者。不能修習三種相故。不修慧者。不修梵行故。複次不修身者。不能觀身、不能觀色及觀色相。不觀身相、不知身數。不知是身從此到彼。於非身中而生身相。於非色中而作色相。是故貪著我身身數。名不修身。不修戒者。若受下戒不名修戒。受持邊戒,為自利戒、為自調戒。不能普為安樂眾生。非為護持無上正法。為生天上受五欲樂。不名修戒。不修心者。若心散亂,不能專一守自境界。自境界者謂四念處。他境界者所謂五欲。若不能修四念處者。名不修心。於惡業中不善護心。名不修慧。複次不修身者。不能深觀是身無常、無住、危脆、念念滅壞、是魔境界。不修戒者。不能具足屍波羅蜜。不修心者。不能具足禪波羅蜜。不修慧者。不能具足般若波羅蜜。複次不修身者。貪著我身及我所身。我身常恆無有變易。不修戒者。為自身故作十惡業。不修心者。於惡業中不能攝心。不修慧者。以不攝心不能分別善惡等法。複次不修身者不斷我見。不修戒者不斷戒取。不修心者作貪嗔業,趣向地獄。不修慧者不斷痴心。複次不修身者。不能觀身雖無過咎而常是怨。” 此品經中還說:“智慧之人亦復如是。常思惟言:我善力多,惡業羸弱。我能發露懺悔,除罪惡業,能修智慧。智慧力多,無明力少。如是念已,親近善友,修習正見。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十二部經。見有受持讀誦、書寫解說之者。心生恭敬,兼以衣食、房舍、臥具、病藥、花香,而供養之,讚嘆尊重,所至到處,稱說其善,不訟其短。供養三寶,敬信方等大涅槃經。如來常恆無有變易。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是人能令地獄重報現世輕受。善男子。以是義故。非一切業悉有定果。亦非一切眾生定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