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九夜》是近代詩人廢名於1936年創作的一首新詩,寫於1936年,收錄在新民印書館1944年版《水邊》中。這首詩意象恍惚,光怪陸離,卻包含無限生機。這首詩運用跳躍性的奇思異想和乾淨利落的語言創造詩的意象和意境,不僅富有詩意,而且營造出一種非現實的虛幻感,有一種中國古典詩歌論所說的“鏡花水月”之美。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創作背景,詩歌鑑賞,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十二月十九夜
深夜一枝燈,
若高山流水,
有身外之海。
星之空是鳥林,
是花,是魚,
是天上的夢,
海是夜的鏡子。
思想是一個美人,
是家,
是日,
是月,
是燈,
是爐火,
爐火是牆上的樹影,
是冬夜的聲音。
創作背景
《十二月十九夜》寫於1936年冬天的一個深夜,在寂靜的爐火前,詩人的思想像爐火一樣飄忽不定,神遊萬仞,思接千載,於是譜寫這一曲孤寂者的思想之歌。
詩歌鑑賞
冬天的深夜,詩人默坐在房中,他面對室中的一盞燈,眼前仿佛出現了聳立的高山、潺潺的流水,而寂靜的四野又宛如大海一樣包圍著他。他想像夜空閃爍的顆顆明星,仿佛是座座鳥林,又仿佛是溫馨的花,是游弋的魚。變幻不定的星室給他夢幻般的感覺,仿佛藍天的夢魘。而滿天的星斗,倒映在海上,海仿佛是夜的鏡子。詩人浮想聯翩,又從夜景回到自身,覺得自己美好的思想仿佛是一個美人,是家,是日,是燈,是爐火。躍動的爐火在牆上留下影子,仿佛樹影一般。在詩人的感覺中,這活動的樹一般的影子,仿佛是冬夜的聲音。這就是這首詩在讀者面前呈現的一連串的意象和詩人抒寫的對冬夜的感受。
這首詩的藝術表現頗有特點:一是它不作架空抒情,而致力於意象的呈現,運用暗示和隱喻展現詩人的心境。它的篇幅短小,然而意象繁複。詩人通過一連串跳動著的意象來表現自己飄忽不定的思緒。詩人不說自己的思想如何美好,而是通過隱喻,將自己的思想比作美人、日、月、燈、爐火。美人、日月、爐火等都是美好的事物,它們都有助於將情緒客觀化,從而使詩篇生動形象,增加感人的藝術魅力。二是觀念聯絡的奇特。星與鳥林、花、魚、夢,思想與美人、家、日、月、燈、爐火,這些不同的事物之間似乎沒有共同點,然而詩人卻通過想像,發現了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在藝術表現時又省略了聯絡的字句,從而反映詩人思路的飄忽與意識的流動。三是運用通感手法。這首詩的末兩句“爐火是牆上的樹影,/是冬夜的聲音”,詩人以聽覺來寫視覺,突出了詩人冬夜的強烈感受,抒寫了詩人衝破冬夜的寂寞的主觀願望;在藝術上,這一通感手法的運用,使詩的語言富於彈性與新鮮感。
名家點評
中國當代哲學家湯一介《尋找溪水的源頭》:他記得,在1947年讀這首詩,他就喜歡了它。為什麼?說不清,是韻律,是哲理,是空靈,是實感,也許都是,也許都不是,總之說不清。可是這首詩也許是他至今唯一依稀記憶的一首現代詩。他有一個感覺,廢名是不是想在一首詩中把他喜愛的都一一收人呢?“燈”“海”“花”“夢”“鏡子”“思想”“美人”“家”“日”“月”“爐火”“樹影”“聲音”等等,如何由詩句把這些聯繫起來,這真要有一種本領,廢名的本領就在他的眼睛和耳朵和心靈。你看,廢名開始用“燈”,結尾用“聲音”,中間用“思想是一個美人”聯繫起來。他有另外一個感覺,這首詩表現廢名的思想在自由地跳躍,無拘無束,信手拈來,“情景一合,自成妙語”。這是“真人”的境界,“真性情”的自然流露。他愛這首詩,一直愛到今天。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楊早《20世紀中國文學名作典藏》:這首詩不是在寫一種情緒、一種意境,它更多的是涉及層哲理、一些感悟,所以它的意象更為流動,空間更為闊大。“深夜一枝燈,偌若高山流水,/有身外之海。”劈頭幾行,就給人以天外飛來的感覺。“燈”在廢名的詩中一向是個非常重要的意象,尤其是在“深夜”,因為在漆黑靜謐的深夜,燈卻可以照出一方光明的天地,但這光明又是遠不足與周遭的黑暗相抗衡的。這個意象可以對應人的內心/身外,對應人在大幹世界中的渺小、孤獨。所以僅憑“深夜一枝燈”,就可以讓人仿佛身處高山流水環繞之中,身外是萬物之海。這裡的“海”是一個佛教用浯,指稱的正是世界萬物。
武漢大學教授方長安《詩歌經典鑑賞》:這是一首充滿禪味哲理的現代詩。詩歌起筆“深夜一枝燈”,看似平淡,寫十二月十九夜詩人室內的一盞燈。這盞燈照亮黑夜,給詩人以光明,但由全詩內容看,它又不僅僅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盞燈,而具象徵意味,即照亮詩人靈魂之燈。這種象徵意味使詩歌意蘊由現實層面進入精神領域,直逼人的靈魂,所以它奠定了全詩參悟人生的哲理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