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橋孔多達13孔,故稱十三洞橋。橋面全長53.31米,橋墩高近6米,東西橫跨湖泊河。唐宋之間,鄞西平原曾有過煙波浩淼的廣德湖,湖泊河是廣德湖西緣較深的水道。十三洞橋建於清嘉慶年間 (1796~1820年),是寧波孔數最多的塘河橋,也是現鄞州最長的多孔石樑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三洞橋
- 地址:位於鄞州集士港鎮湖山村
- 橋面全長:53.31米
- 橋墩高:近6米
橋樑構造,歷史美卷,
橋樑構造
十三洞橋,位於鄞州集士港鎮湖山村,全長53.31米,寬2.2米,由13個券洞組成,是寧波孔數最多的塘河橋。橋面中心微微拱起,使人遐思起銀河的鵲橋。橋面用長石鋪砌而成,已被風雨剝蝕得失去了平坦,石板縫隙間頑強地鑽出幾絲青縷,蜿蜒在橋面上。橋身沒有設步階草古時候方便車馬通行。橋的兩側有26塊護欄石,中心橋欄兩側刻有“十三洞橋”4個大字。橋身下的橋墩則用稜角條石疊成,上游迎水方設分水尖。史實和當地百姓流傳下來的所見所聞證實,建橋以來,經過無數次洪水的洗禮,廣德湖上的許多橋都消失了,只有十三洞橋依然巍然屹立
。
歷史美卷
過十三洞橋,向南走數步,就是湖山書院的遺址,這裡是當年進士董瀾晚年回鄉隱居時講學的地方。只可惜20年前的一場大火,讓我們無法領略其風貌。幸而,在橋西百米的一條河港邊,有一排白牆青瓦的老房子,其中一間就是董瀾舊居 “進士牆門”,至今保存完好。尋著古蹟,我們還在其中一家住戶的板壁上,發現了一塊高1米、寬2.4米的金字木匾,刻有 “督察院左副都御史泰瀛”和為董瀾立的“會魁”兩個金色大字,落款是嘉慶己巳年恩科會試第七名董瀾立,說明這裡就是董進士宅第。看著這些寶貴的遺蹟。而關於十三洞橋還有許多優美動人的民間故事。
根據清代 《甬上望族表》記載,在宋代嘉熙年間 (1237~1240年),寧波第一大孝子董黯的第四十三世孫董全八,聽聞鄞州西鄉山碧水清,於是從慈谿遷入鄞州集士港鎮湖山村,在此漁樵耕讀,世代繁衍至今,逐步形成了初具規模的董家村。清代嘉慶十四年 (1809年),董家村董瀾考中進士,名列“嘉慶己巳年恩科會試第七名,官授江西餘干縣知縣。在離家30餘年為官期間,董瀾始終恪守官緘,勤於治理,政績顯著,且一生兩袖清風,深得民心。所以等到年邁回故里時,形成了萬人夾道送行的動人場面。
董瀾雖然在外為官,但仍十分掛念家鄉。當時董家地處湖泊河邊,寬闊的的河面阻斷了與對岸的交通,村民們出村進城都很不方便。於是董瀾出資牽頭建造了一座石橋,就是鄞州第一長洞橋十三洞橋。從此便打開了董家村幾近封閉的大門,溝通了湖泊河兩岸的交通往來,附近村人只要過橋即可到董家橫、高橋和集士港。
漸漸的,這裡有了 “金山隔銀山,洞橋十三眼,前後千畝畈,楊柳十八灣”之民諺,意指湖山村一帶的富饒和美好。那時候的十三洞橋四周風景秀麗,而站在橋面中央遠眺近望,遠、中、近景一覽無遺。橋側的古樹,遼闊的湖泊河無限深遠,與白鶴山的蔥鬱林木相映照,水天一色,不時有白鷺驚飛,景無邊,意不盡。行人過橋後,總要坐在橋西側的涼亭里小憩片刻。如今涼亭上的一副對聯依稀可以辨認,寄寓著這裡的愜意:
在十三洞橋的東畔有一座普濟寺,主持和尚還很年輕,戴著一副眼鏡,據他說這座古寺的前身是建於清代的普濟庵,是董瀾為了能使母親減少對自己的牽掛,安靜度過晚年而建的。董瀾早年喪父,母親含辛茹苦將其撫養成人,中了進士後,董瀾長年在外為官,無法照料母親,因此始終懷有愧疚之心,於是建造了此庵。
根據清代 《甬上望族表》記載,在宋代嘉熙年間 (1237~1240年),寧波第一大孝子董黯的第四十三世孫董全八,聽聞鄞州西鄉山碧水清,於是從慈谿遷入鄞州集士港鎮湖山村,在此漁樵耕讀,世代繁衍至今,逐步形成了初具規模的董家村。清代嘉慶十四年 (1809年),董家村董瀾考中進士,名列“嘉慶己巳年恩科會試第七名,官授江西餘干縣知縣。在離家30餘年為官期間,董瀾始終恪守官緘,勤於治理,政績顯著,且一生兩袖清風,深得民心。所以等到年邁回故里時,形成了萬人夾道送行的動人場面。
董瀾雖然在外為官,但仍十分掛念家鄉。當時董家地處湖泊河邊,寬闊的的河面阻斷了與對岸的交通,村民們出村進城都很不方便。於是董瀾出資牽頭建造了一座石橋,就是鄞州第一長洞橋十三洞橋。從此便打開了董家村幾近封閉的大門,溝通了湖泊河兩岸的交通往來,附近村人只要過橋即可到董家橫、高橋和集士港。
漸漸的,這裡有了 “金山隔銀山,洞橋十三眼,前後千畝畈,楊柳十八灣”之民諺,意指湖山村一帶的富饒和美好。那時候的十三洞橋四周風景秀麗,而站在橋面中央遠眺近望,遠、中、近景一覽無遺。橋側的古樹,遼闊的湖泊河無限深遠,與白鶴山的蔥鬱林木相映照,水天一色,不時有白鷺驚飛,景無邊,意不盡。行人過橋後,總要坐在橋西側的涼亭里小憩片刻。如今涼亭上的一副對聯依稀可以辨認,寄寓著這裡的愜意:
在十三洞橋的東畔有一座普濟寺,主持和尚還很年輕,戴著一副眼鏡,據他說這座古寺的前身是建於清代的普濟庵,是董瀾為了能使母親減少對自己的牽掛,安靜度過晚年而建的。董瀾早年喪父,母親含辛茹苦將其撫養成人,中了進士後,董瀾長年在外為官,無法照料母親,因此始終懷有愧疚之心,於是建造了此庵。
往事雖已越百年,但漫步橋上,心中掠過陣陣敬仰之情。董瀾造橋解決了交通問題,造庵為村民樹立的孝子榜樣,而建造書院則是考慮到村民的前途問題,真是惠澤四方,村民們都以董瀾為榮,只要一提及他,老老少少都能眉飛色舞地聊上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