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論--市場經濟與中國區域經濟發展

區域經濟論--市場經濟與中國區域經濟發展

《區域經濟論--市場經濟與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是1998年12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曾坤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區域經濟論--市場經濟與中國區域經濟發展
  • 作者:曾坤生
  •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543818309
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一章 引 論
第一節 區域、區域關係與區域經濟發展
一 區域及其本質
二 區域關係
三 區域經濟與國民經濟
四 區域經濟發展
五 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六 區域經濟研究的意義
七 國內外區域經濟研究的基本情況
第二節 中國經濟區域的劃分問題
一 經濟區域的類型問題
二 經濟區域劃分的主要特性
三 經濟區域劃分的原則
第三節 本書的體系、結構和主要結論
第二章 區域經濟發展差異
第一節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差異的現狀分析
一 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二 社會發展與城市化水平的差異
三 國民收入水平的差異
四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差異
五 所有制結構的差異
六 經濟結構與空間結構的差異
七 工業總產值的差異
八 市場發育程度的差異
第二節 影響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差異的主要因素
一 制度因素
二 人力資本因素
三 政策因素
四 區位因素
五 歷史條件
六 區域文化
七 財政制度
八 市場化程度
第三節 區域經濟發展差異對巨觀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一 區域經濟發展差異對巨觀社會經濟發展的積極
影響
二 區域經濟發展差異對巨觀社會經濟發展的消極
影響
第三章 區域經濟成長的機制
第一節 區域經濟成長的動力機制
一 區域經濟成長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
二 區域經濟成長的源泉
三 區域經濟成長的動力
四 區域經濟成長的動力機制
第二節 經濟成長的區際傳遞機制
第三節 區域經濟成長與區域經濟關係的協調機制
一 區域經濟關係協調機制的基本內容
二 發達地區與發展中地區間的梯度推移與反梯度
推移
三 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要處理好四大關係
四 區域經濟關係協調機制與政策手段
第四章 區域產業結構轉換與巨觀產業結構的升級
第一節 中國區域產業結構現狀及其評價
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區域產業結構演變現狀
二 關於區域產業結構趨同問題
第二節 巨觀產業結構的變化趨勢與特點
一 我國巨觀產業結構變化的基本趨勢
二 我國巨觀產業結構變化的基本特點
第三節 區域產業結構轉換與調整的基本對策
一 產業升級、體制轉換和區域協調是我國當前面臨
的重大問題
二 區域經濟發展中產業布局的指向性和生產
專業化
三 區域產業結構轉換應遵循的原則
四 加強區域合作和交流,促進產業結構升級與
體制轉換
五 培育、扶植主導產業成長,實現產業結構轉換的
主要途徑
六 制定促進產業結構轉變的產業政策
七 實施促進經濟成長方式轉變的區域政策
第五章 區域市場與全國統一市場
第一節 區域市場及其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
一 什麼是區域市場
二 區域市場的構成
三 區域市場的基本特徵
四 區域市場形成的基礎與條件
五 區域市場在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地位
六 區域市場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第二節 區域市場的發育與全國統一市場的形成
一 市場的起源
二 市場發育的一般規律
三 區域市場的功能缺陷
四 全國統一市場的形成
第三節 我國區域市場發育的總體分析
一 中國市場化進程的主要成就
二 我國區域市場發育過程中的主要問題
第四節 區域市場與全國統一市場的協調發展
一 區域市場與全國統一市場協調發展的主要障礙
二 區域市場與全國統一市場協調發展的基本思路
第六章 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人口問題
第一節 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人口差異
一 人口規模及增長速度的區際差異
二 人口老齡化的區際差異
三 勞動力資源增長的區際差異
四 人口素質的區際差異
第二節 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就業與失業問題
一 當前就業領域的基本狀況
二 我國當前失業現象產生的原因
三 治理失業問題的主要對策
第三節 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人口流動與人口控制
一 流動人口的現狀
二 人口流動的社會效應問題
三 人口流動的成因
四 流動人口控制的對策
第七章 區域經濟發展與自然資源
第一節 區域經濟發展與自然資源的關係
第二節 自然資源賦存的區域分析
第三節 區域自然資源與區域產業分布的變化狀況
第四節 發揮區域經濟優勢與資源的合理利用
一 充分發揮資源優勢
二 綜合利用自然資源
三 制定科學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
四 科學進行產業布局
第八章 城市與區域經濟發展
第一節 城市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一 城市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柱
二 城市是區域內的產業中心
三 城市是經濟區域內的商品流通中心
四 城市是經濟區域內的金融中心、科技教育中心、
信息聚集中心
五 城市是區域經濟運行的軸心和調節中樞
第二節 我國城市與區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 城市化水平低
二 中西部城市及其區域經濟發展落後
三 忽視可持續發展
第三節 加速中西部城市與區域經濟發展
一 提高發展中西部城市和中西部區域經濟的認識
二 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
三 採取多種措施,著力建設中心城市
四 壯大小城市和縣城(鎮)
五 認真解決城鎮布局尤其是中心城市與中小城鎮合理
配置問題
第四節 有效合理利用城市網路系統
一 發揮優勢並實行優勢互補
二 發揮城市網路系統的整體功能
三 有效利用城市網路需解決的問題
第九章 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政策選擇
第一節 巨觀區域政策概述
一 區域經濟目標的分類
二 區域經濟政策目標的確定
第二節 區域經濟發展的政策手段及其選擇
一 政府可能採用的政策手段
二 現階段政府調控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手段
第三節 區域政策的社會成本一效益分析
一 社會成本一效益分析的概念
二 區域政策社會成本一效益分析的特點及應遵循的
原則
三 區域政策社會成本一效益分析方法
第十章 區域經濟聯合與區際利益協調
第一節 區域經濟聯合的理論依據
第二節 區域經濟聯合的基本類型
一 綜合經濟協作區
二 城市經濟協作區
三 資源開發經濟區
第三節 不同條件下區域協調模式及其分析
一 發達地區與發展中地區的合作協調
二 區域生產專門化條件下的合作協調
三 協作經營的國際化
第十一章 區域經濟發展與可持續發展戰略
第一節 中國巨觀經濟發展與可持續發展戰略
一 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
二 可持續發展戰略思想的基本特徵
三 中國巨觀經濟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問題
第二節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與可持續發展戰略
一 “公地的悲劇”及其啟示
二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走向可持續的障礙
三 從外部不經濟走向外部經濟的必由之路
第三節 區域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協調
一 生態環境保護在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特殊
地位和作用
二 中國區域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應採取的對策
第十二章 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分析
第一節 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分析的意義
一 區域社會經濟發展與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
含義
二 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分析的意義
第二節 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評價
一 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評價的方法
二 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評價的指標體系
三 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綜合評價中權重的確定
方法
第十三章 區域經濟發展與省域經濟發展
第一節 區域經濟與省域經濟
第二節 湖南的區位問題
第三節 湖南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
第四節 促進湖南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途徑
第十四章 面向21世紀的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
第一節 中國經濟區域的歷史演變與發展
第二節 中國各主要經濟區域的發展特徵與趨勢展望
一 東北經濟區的發展特徵與趨勢
二 西北經濟區的發展特徵與趨勢
三 中部五省區域經濟發展的特徵與展望
四 西南和華南部分省區經濟區的發展趨勢展望
五 長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區經濟發展的態勢與展望
六 環渤海經濟區的機遇和挑戰
七 東南沿海地區的現狀與未來
後 記

作者簡介

曾坤生,男,生於1956年1目,湖南省安鄉縣人。現任湖南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在長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中,先後撰寫出版了《現代市場行銷學》、《動態協調發展:邁向21世紀的中國區域經濟》等6部著作,在中央和省級報刊雜誌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其科研成果曾4次獲省、部(委)級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二等
獎和優秀獎。其個人小傳先後為
《中國社會科學家大辭典》、《中國百科學者大辭典》和《世界名人錄(中國卷)》等多部辭典收
錄。主要研究領域:區域經濟發
展、消費者經濟學和現代企業管
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