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空氣品質管理機制創新研究

區域空氣品質管理機制創新研究

《區域空氣品質管理機制創新研究》是依託南京大學,由畢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區域空氣品質管理機制創新研究
  • 項目類別:重點項目
  • 項目負責人:畢軍
  • 依託單位:南京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區域空氣品質改善關係到我國社會經濟環境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區域空氣品質管理機制的研究涉及經濟發展模式、環境管治模式、社會治理結構、環境政策、市場機制、主體行為、風險管理、績效評估、決策最佳化等多項內容。本項目從系統論出發,利用多學科研究手段,在區域大氣污染成因機制及已開發國家成功經驗深入剖析的基礎上,圍繞“目標-機制-手段”構建區域空氣品質管理整體技術框架,開展區域空氣品質管理目標設定、區域聯動協作機制探索以及多元化環境管控手段最佳化的研究。主要包括:區域大氣污染成因機制解析;國內外區域空氣品質管理機制比較研究;基於動態風險水平的區域空氣品質管理目標研究;區域空氣品質管理的創新機制研究;及區域空氣品質管理核心政策績效模擬與最佳化。本項目注重在專題研究的基礎上開展綜合集成研究,通過長三角區域實證研究提出有效銜接區域空氣品質管理短期、中期和長期策略的管理技術體系,為全國區域大氣污染控制提供管理範式。

結題摘要

中國大氣區域複合型的污染特徵決定了區域空氣品質管理在我國大氣污染控制中的核心地位。在生態文明建設負重前行、壓力疊加的關鍵期,本項目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綜合多學科研究手段,從社會、經濟、環境視角解析了區域大氣污染成因機制,結合已開發國家成功經驗,開展了區域空氣品質管理目標最佳化、管理機制探索及管控政策體系最佳化研究,並通過長三角集成案例,提出了新時期中國區域空氣品質管理基本框架與管理技術體系。主要創新成果如下:(1)探究了社會、經濟、環境要素與區域空氣品質的關聯關係,全面揭示了中國區域大氣污染成因機制;(2)形成了以公眾主觀情緒感知為核心、融合最大可接受風險水平社會調查與情緒反應心理生理學實驗、具有時空差異性的區域空氣品質管理目標及其動態最佳化方法體系;(3)構建了以區域空氣品質改善效果最最佳化、效率最大化為目標的區域空氣品質管理制度矩陣;(4)形成了針對總量控制、排污許可證、市場經濟型政策、自願型政策有效融合的區域空氣品質管理政策體系的績效評估與最佳化對策建議;(5)研製了一套與中國國情相適應的區域空氣品質管理決策支持平台,為中國區域空氣品質管理實踐進一步深化提供了科學、高效、便捷、友好的套用工具。聚焦學術前沿熱點,發表論文72篇,其中,SCI/SSCI一區論文30篇;出版專著/譯著6部;相關論著獲得了學術同行的高度認可,2篇論文成為ESI高被引論文,獲領域頂尖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度環境政策類最佳論文,屬中國研究團隊首次。瞄準重大管理需求與公眾熱點訴求,向生態環境部提交政策建議報告12份,獲生態環境部領導批示4次、圈閱1次。人才培養成效顯著,主要成員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技術骨幹獲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青年長江學者等重要人才計畫資助8項;培養博士13名、碩士14名,其中,兩名博士畢業生獲江蘇省優秀博士論文。研究團隊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團隊成果獲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第六屆中國管理科學學會管理科學獎(學術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