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生態用地的演變機制與調控研究

區域生態用地的演變機制與調控研究

《區域生態用地的演變機制與調控研究》是2011年由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花林

基本介紹

  • 書名:區域生態用地的演變機制與調控研究
  • 作者謝花林
  • ISBN:9787511107152
  • 頁數:179
  • 出版社: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1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區域生態用地的演變機制與調控研究》以京津冀地區為研究對象,在界定生態用地內涵的基礎上,運用景觀生態學的格局指數法、空間統計學的ESDA方法和Logistic回歸模型,從區域生態景觀格局的動態變化特徵、縣域尺度上生態用地空間變化差異以及區域生態用地演變的空間驅動因素等方面,揭示出區域生態用地演變的機制。在此基礎上,基於GIS技術,構建空間尺度上的生態用地重要性綜合指數,進而識別出區域的關鍵性生態用地空間結構。最後通過構建生態用地演變的CA模型,從空間上模擬自然發展、目標導向和生態優先等不同情景下的生態用地調控格局,為區域土地生態管理提供決策依據。
《區域生態用地的演變機制與調控研究》可供土地資源管理、地理學、生態學和環境科學等專業的科研和教學人員閱讀,也可作為大專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參考書。本書由謝花林著。

作者簡介

謝花林,1979年8月出生,江西蓮花人,博士,現為江西財經大學資源與環境管理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2003年6月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獲管理學碩士學位:2006年6月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獲理學博士學位:2008年1月至今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土地利用與生態安全、景觀生態學和GIs建模。作為第一主持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約束性CA的紅壤丘陵區土地利用安全格局情景模擬研究”(40801106),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生態用地和耕地保護約束下的區域土地經濟活動承載力評估方法研究”(20080430544),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快速城鎮化地區土地經濟承載力測度和預警實證研究”,省級課題2項。在《生態學報》、《地理學報》、《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等核心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0餘篇。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的背景與意義
1.2 生態用地的內涵
1.3 相關研究進展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內容
1.5 技術路線與研究方法
參考文獻
第2章 區域生態用地演變與調控研究的基礎理論
2.1 人地關係協調理論
2.2 系統論和控制論
2.3 景觀生態學理論
2.4 生態經濟學理論
2.5 土地利用行為理論
2.6 博弈論
參考文獻
第3章 區域生態用地演變與調控研究方法
3.1 景觀格局分析法
3.2 Logistic回歸分析法
3.3 空間統計學分析法
3.4 模型模擬法
參考 文獻
第4章 研究區概況
4.1 地理位置
4.2 社會經濟概況
4.3 行政區劃
4.4 氣候概況
4.5 地質地貌概況
4.6 土地利用現狀
第5章 區域生態景觀格局動態變化分析
5.1 引言
5.2 數據來源和分析方法
5.3 結果分析
5.4 結論與討論
參考文獻
第6章 基於ESDA的區域縣域尺度生態用地空間變化差異分析
6.1 引言
6.2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6.3 區域生態用地動態變化的空間集聚與異質性分析
6.4 結論
參考文獻
第7章 基於Logistic回歸模型的區域生態用地空間演變驅動因素分析
7.1 引言
7.2 數據獲取和研究方法
7.3 結果分析
7.4 結論與討論
參考文獻
第8章 基於GIS的區域關鍵性生態用地空間結構識別分析
8.1 引言
8.2 識別方法和數據處理
8.3 結果分析
8.4 結論與討論
參考文獻
第9章 基於元胞自動機模型的區域生態用地調控情景模擬研究
9.1 前言
9.2 土地利用格局演化CA模型
9.3 模型套用
9.4 結論與討論
參考文獻
第10章 區域生態用地調控的對策
10.1 增補生態用地為土地利用一級地類
10.2 推行退耕還林還草、封山育林和水源保護政策
10.3 加強生態用地動態監測,不斷最佳化生態用地結構與布局
10.4 創新區域生態補償機制
10.5 完善立法,確保生態用地保護措施的有效實施
10.6 理順生態用地的管理體制
10.7 加強生態用地保護宣傳教育,推動公眾參與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