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南墓群

匯南墓群

匯南墓群是三峽庫區的重要墓葬,分布範圍約3.5萬平方米,至今發掘面積1.6萬平方米,清理土坑墓57座、磚室墓119座、石室墓1座、瓦棺葬1座。西漢墓出土陶罐、盆、鼎、豆、缽、壺、釜、鏡、矛、帶鉤、半兩錢、鐵劍等。東漢墓出土陶罐、耳杯、鐘、房、俑、釉陶鐘、缽、青銅洗、燈、印章、帶鉤等。六朝墓出土青瓷盤口壺、碗、杯、盤、水注、盞、杯、銀鐲、指環、叉、簪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匯南墓群
  • 出土地點:重慶市豐都縣
  • 所屬年代:漢代
  • 規模:3.5萬平方米
歷史,文物價值,文物保護,

歷史

1958年,長江流域委員會的考古工作者在豐都首次發現漢代墓葬,由於技術等原因,發現的墓葬並不多。
上世紀90年代,豐都舊城逐漸淹沒在長江水下,豐都新城也開始緊鑼密鼓地動工。與此同時,漢代墓葬也大規模地浮出水面。文物工作者們在文物調查中發現,漢代至六朝古墓葬分布在三合鎮沿江8平方公里區域內的23個海拔165—246米的低丘上,有漢代至六朝古墓葬約1000餘座。

文物價值

四川省考古研究所、重慶市文物考古所在考古發掘中發現,匯南漢墓群既分散又相對集中,背山臨江,墓地與墓地之間排列整齊、距離不遠,顯示了這些墓葬主人身份的一致性和宗族性。
“豐都兩朝至漢朝的墓葬規模均不大,其中能體現主人身份、地位的隨葬品不多,質量也一般,顯示了這些墓葬主人的地位不高,應該屬於一般平民或自耕農民。”考古專家王力軍在他撰寫的《豐都地區兩漢——南朝墓葬的初步研究》中如此寫道。

文物保護

匯南墓群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這對人們解讀豐都的前世今生補充了新的人文和歷史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