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匡漢球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江西泰和縣
- 出生日期:1912年
- 逝世日期:2007年5月20日
- 職業:離休老幹部,長征老紅軍,原北京農業大學涿縣分校黨委副書記
人物生平,人物故事,
人物生平
在井岡山鬥爭期間,1929年,參加紅軍組織“少共模範師”, 參加了第二次反“圍剿”戰鬥。1932年任中央紅軍紅三軍團十一團七連戰士、通訊員、機槍班班長。不久,他到“中央幹校”學習。畢業後又派回三軍團,在彭德懷領導的部隊里當連長。第五次反圍剿時,匡漢球在江西廣昌,寧都等戰鬥中兩次負傷。參加了長征,任紅三軍團四師十一團八連連長。參加了攻打遵義城和搶渡烏江戰役。抗戰期間,他奉命到山東軍區工作,任魯中南軍分區邊區支隊擔任參謀、連長、大隊付,多次榮立戰功。1945年8月,擔任營長。屢立戰功。解放戰爭中,1948年9月,淮海戰役發起時,他任十四團副團長,他率八個連在江蘇碾莊圩擔任阻擊任務,為淮海戰役勝利做出貢獻。新中國成立後,入朝參戰,擔任“志總”橋樑團團長,日夜堅守清川江大橋,以保證“鋼鐵運輸線”的暢通。1954年回國後,任鐵道兵8502師副師長。王震將軍為了加強開發北大荒的領導力量,調匡漢球來鐵道兵農墾局工任,在農場擔任副場長,配合工作。1963年10月,因工作需要匡漢球離開了農場,調到農墾部工作。匡漢球同志後來擔任北京農業大學涿縣分校黨委副書記(享受副省級醫療待遇)。
離休老幹部、長征老紅軍、原北京農業大學涿縣分校黨委副書記匡漢球同志(享受副省級醫療待遇、正廳級政治生活待遇)因病醫治無效,於2007年5月20日在南昌逝世,享年95歲。
人物故事
解放戰爭中,他所屬的部隊在山東與國民黨軍隊進行了殊死戰鬥,取得勝利。1948年9月,淮海戰役發起時,他任十四團付團長,帶領八個連的部隊,在江蘇碾莊圩擔任阻擊任務,身上多處負傷。經過“戰地包紮所”的搶救,取出了身上的彈片,但肩胛和腰部的子彈頭仍殘留在體內。
韓戰中,他任志願軍總部橋樑團團長,帶領全團日夜堅守在清川江大橋周圍180里的地面,以保證“鋼鐵運輸線”安全通車。敵人飛機白天炸橋,他率領部隊連夜搶修,有時還要隨炸隨修,為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貢獻。
1954年,回國後匡漢球任鐵道兵第二師副師長,奉命參加搶修鷹廈鐵路,不顧傷病之身,親臨第一線,指揮施工,提前完成任務,受到了上級的嘉獎。1956年6月中旬,接王震司令員命令,匡漢球被調到鐵道兵農墾局工作,擔任北上大軍的“調遣官”,專門負責安置分配復轉官兵。1959年秋天,安置工作完成後,他又調任八五二農場副場長,八五二就是以“鐵二師”番號命名的。開荒初期,匡漢球和其他老紅軍一樣,拄著一根棍,整天跋山涉水,在荒原上踏察,掌握了建設農場的第一手資料。經王震部長批准,農場除抽調職工支援首都十大建築外,還由他直接帶領1000多人到“炮手營”採伐完達山的珍貴紅松,支援首都。整整一個冬天,他住在山上的“地窖子”里,指揮伐木。採取“冰道運輸”的方法,加快了運輸速度,支援了北京體育館的建設。
匡漢球生活艱苦樸素。1949年任副團長在台兒莊結婚時的一床被子已蓋了6年,用包袱皮縫個口袋塞上幾件舊軍衣作枕頭。1950年部隊駐地搬往湖北廣水後,他愛人整理衣物,發現自己親手扔掉的破襪,還在包袱里,不知是怎么回事。這時,匡漢球笑著說:“你不要,我穿,反正咱倆的腳一般大。”這位老紅軍到農場後,把克勤克儉的作風又帶到工作上來了。指揮房建時,看到地上的半截磚頭,就拾起來擱在磚垛上。發現泥里埋著螺絲釘,也細心地摳出來。有些年青人說:“匡場長,你為什麼這樣小氣”他嚴肅地說:“這不是小氣,而是為國家建設,節約每一個銅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