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儒學與文學(張鵬著文學研究著作)

北魏儒學與文學(張鵬著文學研究著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北魏儒學與文學》是張鵬創作的文學研究著作,首次出版於2012年11月。

該書通過對儒學的四層分析法,結合對儒學和文學基本資料的梳理,找到其內在的關聯,由此將儒學與文學聯繫起來,揭示北魏文學的發展狀況及其成因。通過文本的閱讀分析,考察其語言節奏、意象、意義三者的關係,並通過具有可比性的作品、作家之間的比較,分析其差異及形成這些差異的原因,結合作家創作與儒學之間的關係,描述儒學在文學各層面上的影響。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北魏儒學與文學
  • 作者:張鵬
  • 首版時間:2012年11月
  • 字數:265千字
  • 類別:文學研究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共四章。第一章通過對兩漢魏晉儒學存在狀況的考察,指出通過兩漢的發展和實踐,儒學的觀念、原則已深入思想學術、社會政治、禮儀風俗和士人活動四個層面,這四個層面構成了西晉十六國時期北方儒學的整體內容。第二章從儒學的士人活動層面和政治制度層面出發,描述了北魏太和以前文學的存在。第三章從政治制度和思想學術層面的儒學入手,對太和以後北魏文學的存在和發展作了描述。最後一章從儒學在政治制度、思想學術、禮儀風俗、士人活動各個層面的存在和影響出發,分析了北魏皇族文學。

作品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北魏文學的儒學背景
第二章 政治制度層面的儒學與漢人文學的存在空間
第一節 漢晉之間儒學的構成
第二節 以士人活動為主要存在的十六國儒學
第三節 北魏儒學的存在和發展
第四節 北魏儒學與文學的存在和發展
第一節 十六國儒學與北魏文學傳統的形成
第二節 儒學理想的挫折與北魏文學的停滯
第三節 儒學政治的形成與北魏文學的復甦
第三章 儒學文化與文學的繁榮
第四章 儒學背景下的文學與北魏皇族的漢化
第一節 儒學政治的發展與太和文風
第二節 儒學的文化價值與北魏詩賦的新變
第三節 常景和溫子昇
第一節 北魏皇族對漢族文學態度的變化
第二節 北魏皇族文學創作與其民族心理的儒學化
餘論/附錄/主要參考書目/後記

作品鑑賞

該書論述細緻、嚴謹。北魏文學雖然缺少一流作家和一流作品,但文學現象的複雜性卻遠遠高於同時代的南朝文學。這對於研究者而言,需要更為縝密的邏輯思維,也就具有更大的挑戰。在該書中,作者沒有把儒學當成鐵板一塊,而是將其分為學術思想、政治制度、禮儀風俗和士人活動四個層面,研究不同時期儒學的不同層面與文學的關係,關注漢族士人在北魏漢化中的作用及影響。在描述北魏儒學的開端時,作者注意地域文化的傳承,先考察鮮卑族進入中原之前,十六國時期北方儒學的存在方式,以此作為北魏儒學發生的前提。在論述北魏儒學與文學的關係時,又特別注意士人的來源,如河北文人、河西文人、平齊民、鮮卑皇族、由南入北的漢人等,結合其所傳承的區域文化、文學傳統,來考察北魏文學的流變。這些細節的論述,為描述北魏文學的總體構成提供了可靠的依據,避免了空疏、主觀的判斷。
該書文獻翔實。文學研究要有強烈的時空意識。中國古代的許多文學現象的命名,都與地域或時代相關,如“元嘉詩風”“永明體”和“鄴下文人集團”“竟陵八友”等。沒有對一個時代重要事件以及與作家、作品相關的時間、地域的準確認知,學術研究就難以深入。在這一點上,作者作了大量細緻的工作,該書正文之後所附的“北魏作家名錄”,按時間先後收錄了189位北魏作家的基本信息,包括每位作家的郡望、卒年、重要作品、主要事跡等,資料豐富,考證確鑿。正文部分的論述,緊密結合這些文獻考證,是這份名錄文獻價值的綜合發揮。凡劃分北魏文學發展階段、論述北魏文化與文學的源流、引證作家作品,都以之為依據。在此基礎上徵引文獻,對比不同時期的作品,研判文學現象的繼承和突破,分析諸多新變與儒學發展的關聯,常常能出入文史,證據確鑿。
該書還存在一些不足:文獻選取上,對傳世文獻運用較多,涉及面也較廣,但對大量出土文獻採用不夠。儘管在“餘論”部分對北魏石刻文獻作了一些巨觀分析,但過於簡略。

作品影響

獲獎記錄
2013年5月,該書獲2013年度陝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北魏儒學與文學》
2012年11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161-1375-2

作者簡介

張鵬,教授,鹹陽師範學院文學與傳播學院教授,入選鹹陽市首批社科專家庫專家。2008年畢業於西北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專業,獲得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魏晉南北朝文學、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