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野黑

北野黑

黑樂茶碗銘“北野黑”通常也稱作“北野”,傳說千利休曾在天正十五年(1587)十月一日由豐臣秀吉召開的北野大茶會上使用此碗,從而得銘。口徑10.5cm。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野黑
  • 原名:黑樂茶碗
  • 時間:天正十五年(1587)十月一日
  • 口徑:10.5cm
時代背景,相關知識,

時代背景

飲茶的習慣和以此為契機的茶文化是在七、八世紀時由留學中國的禪僧帶回日本的,然而在日本本土文化的薰陶下,於室町時代(1333~1573,包括南北朝)中期由村田珠光發展為日本茶道,至2018年已成為日本文化的代表。在日本茶道史上,桃山時代(1573~1603)被公認為最重要的時期。
茶道的大發展推動了日本茶具製作,特別是陶瓷工藝技術的進步。日本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產生土陶的地區,但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其制陶術(日本直至1616年才在九州肥前的有田窯燒出了瓷器)遠遠落後於中國與朝鮮。在室町時代以前,日本的上層社會追求的是被稱作“唐物”的中國製品,本土陶器製作中表現出對中國式樣的強烈崇尚。中國陶瓷無疑為日本制陶的進步創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但是日本始終處於模仿階段。直至室町後期以後,茶人們才開始用茶道獨特的審美眼光來重新審視茶具。

相關知識

茶道的審美是從禪宗“無”的意境出發,形成七個特徵,即:不均齊(無法)、簡素(無雜)、枯高(無位)、自然(無心)、幽玄(無底)、脫俗(無礙)、靜寂(無動)。 中國瓷器確是精緻華美的傑作,卻不符合茶道的審美。於是茶人們在朝鮮製品和本土製品上投入了更多的關注。千利休、古田織部等茶人一定都意識到獨特個性的魅力,意識到任何達到頂峰的藝術都會變成無形的繩索,不掙脫繩索將失去發展的自由。在茶人們的指導下,各地出現了大量陶窯。它們的共同特點在於都擺脫了傳統的中國陶瓷審美觀的束縛(例如不規整的外形,對胎土、火候的低要求),另一方面卻都形成了獨特的個性。可以說,是茶道為日本陶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戰國遊戲中茶具已成為烘托時代氣氛所不可或缺的內容,在莫名其妙的名稱、匪夷所思的天價、難以理解的狂熱追求背後,茶具究竟是怎生模樣?這也許每個戰國愛好者都思考過的問題。半閒齋願意藉此機會與大家共同討論這些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