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退台

北退台就是一般住宅型建築的北面,隨著樓層的遞增,每層面積都逐層減少,以獲得更大面積的採光和日照。可以這樣認為,退台式建築相當於台階式建築中的一種,即在建築或建築群內具有台階式高低疊層,同時又向一個或多個方向有逐層退讓趨勢的建築(群)可以認為是退台式建築(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退台
  • 定義:退台式建築
  • 引申:不同進深的高低錯層
  • 發展思路:順應地勢
引申,發展思路,空間特點,新問題,

引申

建築“退台”包括兩層意思:
一層意思是要有“台”,其形式多表現為三種:一是在結構上劃分為不同進深的高低錯層,一般底層進深較大,上層較小,交錯之處形成台;二是可停留人的空間平台;三是在建築(群)軸線上形成的具有“台階”式的群落關係。另一方面,從城市的角度來看,如果既有建築旁新增的建築平台也可看作新的平台,先後平台之間的高低錯落也可以形成各種線性關係,這也構成建築或建築群在進行退台設計的一個依據,同時整個城市都可以看作是退台式建築群的複合體。
第二層意思是“退”,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在退台建築中總會選擇退台的方向,或者說是在選擇建築周圍的事物作為我們的視線焦點,這樣就會形成各種線性關係。可以想像,如果我們把一個方向上的視線作為主要景觀視線,那么通常就將其作為逐漸後退的主要基調。如果我們把四個方向均作為重要景觀視線,這個建築就會形成逐漸向中間收攏並抬高——實際上就是“後退”的建築或建築群——這在塔狀建築中可以看到,也是為了獲得更大的視覺空間的方法。

發展思路

是退台式建築的一個基本特徵。從人類對場所的居住要求開始,我們就對自然環境和自我居所產生一種和諧的生存意識。在許多自然地理條件下,既沒有特定規劃也沒有特意進行山地建築的設計,但是卻出現大量和諧共生的退台建築。早期的退台式建築主要是為了適應自然地形,順應自然坡體,既可以不遮擋後面或者上部的光線和視線,又體型新穎,與自然合為一體。在雲南、四川、重慶等地,我們經常看到架空層和內部錯層的別墅,隱映在山間,十分協調。大平台除了提供一定的觀賞功能外,還為未來的可能性設計提供後續條件,為改建、擴建留有餘地。
在江浙一帶的退台建築中,由於需要充分利用臨水空間,出現上下錯落,進深各異的閣樓,既可以充分利用沿街或沿水土地,也有利於採光和通風,還有非常好的視線;而在西部一些城市,我們發現退台的作用更大,由於氣候和風沙的原因,既不能有開闊的四合院也不能開較大的門窗,因此在喀什老城有許多大平台加小窗戶的典型台式建築,平台頂部大多作為儲藏間和晾曬的用地,同時這些錯落的空間形成十分豐富的空間意象,並且有效利用日照,便於日常生活。
由於層層平台用於屋頂可以使土地得到二次利用,大大小小的平台可供人們遊覽觀景、休息交流,還可以種植各類蔬菜、瓜果等,變成多元利用空間,在我國上世紀80~90年代,運用屋頂平台種植蔬菜在中小城鎮曾一度成風。在30 cm~40 cm的土層上種植的小型蔬菜作物就像一個小型綠色過濾器,對緩解局部小環境,保溫隔熱等頗為有效,同時還能為居民生活提供一個便利的作物場所,可謂一舉三得。

空間特點

從上面種種自然的歷史結果來看,退台式建築在現代設計中具有很多其他建築形式所沒有的特點和作用,是早期退台建築的新發展。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可以營造不同程度半私密空間,退台的大小根據需要可以設計為半露台、全露台和有頂台,光線產生的陰影關係和頂部面積的圍合都可以形成台上各種私密空間,露台上通常配以各類植物,對豐富景觀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這些變化在臨水區域往往十分重要;
②自由空間感。從構圖上講,無論是架上繪畫還是平面構圖,我們經常會看到極有氣韻的留白,產生巨大的自由空間給人舒適性體驗。從空間的角度來看,退讓關係會形成較大的自由空間,產生形態上的自由度,前部的預留空間會產生相當好的空間視覺效果;
③同等面積增加使用率。2006年國家出台有關住宅設計“套型面積90 m2”的規定,而無頂露台不計算建築面積,但露台可以將大量戶內活動轉移到戶外,如曬衣服、會客、休息等,同時可以形成觀景平台,對面積使用有著很積極的作用。因此可以想像,未來帶露台設計的房間會越來越受到大眾青睞,更多退台式建築會大量出現在地產開發中;
④建築凸現城市空間感。建築或建築群形成橫向高低形態,豐富建築和城市輪廓線。退台式建築形成過渡的城市輪廓線,曲線舒緩,局部城市的整體輪廓線可能會因此而逐漸改變。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房地產開發中,城市退台式建築群成為開發商提出的重要市場賣點,這個現象也逐漸愈演愈烈。

新問題

雖然具有良好功能的退台建築能夠獲得如此青睞,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許多設計者對其使用方式卻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使用泛濫
國內目前的退台建築設計十分泛濫,退台設計的科學性大打折扣。我們從網頁上可以搜尋到許多相關報導,如“重慶某臨湖花園洋房,5+1退台式建築設計……”;“山東某有限公司投資開發總建築面積25 000多平方米……退台式建築及圍合式建築特點融合一體,建築線條簡潔,空間極富想像力……”;“海南省三亞某酒店是建於山頂上的酒店在設計時儘量減小建築的體量。平面布置採用台階式,剖面設計採用退台式,使建築在水平和豎向兩個方向都形成曲折變化……”,2007年3月武漢漢口某屋頂園林綠化的樓盤在剛開盤時就已經比周圍要高出甚多,而且銷量比周圍要好……這些廣告語言讓大眾對退台式建築形成一個誤解,認為退台式建築是一種極具設計感的概念性新型設計,其實從上文我們談到的歷史上退台式手法運用的廣度來看,這些並不足以成為房地產商用以提高地價和房價的決定條件。同時,我們還看出,這種口號所帶來的就是對退台設計的泛濫使用。有些不需要或者在高度限制情況下,無法實現退台優勢的場所依然強行設計“退台”,以至於失去了退台的根本作用,成了個備受冷落的“無人區”。
2、盲從
我們從上面的介紹分類中可以看到,大量濱水地區的建築群體和單體建築基本上都在為這種景觀軸向作選擇,且不論直接或間接臨水距離以及層高與城市輪廓之間的關係,似乎只要退台就可以形成觀景的可能。這樣的設計會造成大量的城市臨水景觀被破壞,再加上目前許多地產商出於經濟利益,追求濱水地區建築面積使用最大化,因此,建築的高度越來越高,退台式設計成為建築逐漸抬高的一個“藉口”。因此,可能從建築向外觀景會收到不錯的設計效果,但是從景觀外看該建築卻形成相當難受的心理感覺。
3、缺少科學性
產生視線關係,但是也產生距離。只要是濱水地區都要做退台式建築,且不管多高,似乎只要有退台就可以滿足諸多功能,這樣的設計會產生毫無意義的退台建築。按照目前分析,人的視角在27°~30°之間,視線的角度和建築觀賞的距離直接相關,倘若建築過高,退台則顯得可有可無,退台式成為一個簡單的擺設。
4、開發商對面積的限制
在住宅中,面對單位建築面積的價值攀升,開發商在設計中總希望在有限用地面積中儘可能多地擴大使用面積,而露台的面積是不計入收費面積的,因此,許多露台面積控制在相當限度以內,給使用者造成很大的不便,“露台成陽台”,客觀上對退台式建築造成一定影響。隨著人們對自然的需求,對走出戶外的渴望越來越強烈,更多有頂露台會大量出現,這樣既滿足開發商的市場要求,也滿足住戶的需要。
5、使用變異
由於其他原因,造成退台設計的使用變味。在城市中,尤其在寸土寸金的位置,一些建築台階凹處成了商家爭搶的攤位,而還有的地方甚至成了部分雜物堆放場所,對於退台觀景、建築序列關係、建築輪廓線等當初設計想法都起到一定破壞作用。
6、造型單一
這也是台階式建築的一個弊病。在國內現代建築中,大量退台式建築都是以簡單的階梯式出現的,即使有變化也只是在台階基礎上稍加調整。這裡面有施工技術、建築造價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對於建築群體,建築的退台選擇顯得有些雜亂而無系統的城市學研究,對城市局部空間的影響和對城市輪廓線的整體影響也都還沒形成系統探討的方法。從城市的角度來看,建築頂部形成階梯式並不是唯一的方法,建築的第五立面需要更為豐富的曲線,城市需要整體設計感更強的過渡性空間。因此,造型單一成為退台建築發展受到限制的一個重要原因,退台式建築在城市設計以及建築群設計多樣性方面需要進一步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