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許鑼鼓

北許鑼鼓

北許村(原名為八家莊)位於襄汾境內汾河之畔。北許村的銅樂器製造,據考證源於東漢末至三國時期。《襄陵縣誌》載:北許“世以造音銅樂器為業,莊人多明七音者”。傳說公元210年前後,莊裡來了一個安徽籍程姓灶具匠,起初他以製造銅灶具為業。由於當時戰爭連年不斷,兩軍(或兩村)交戰,必有鑼鼓助陣,(有“擊鼓前進,鳴金收兵”之說,“金”是指銅鑼),於是程紙改镟為鑼,改鍋蓋為鈸和鐃。一時間,經他之手製造的銅樂器成為戰時所需的搶手貨,當時莊裡有30餘戶人家,200多口人,共開了10多個銅爐製造銅樂器,其精湛的技藝,不脛而走。訊息傳到曹營,曹操為獨占程紙銅樂器,不惜花費重金和勞力,在莊裡頭建起堡寨和寺院。封他的大將許褚為侯,並派他駐守堡寨內,監製銅器。許褚奉命監製銅樂器,供曹營和曹宮使用。同時在這裡操練新兵。許褚死後,後人為紀念他,改八家莊為北許村。從此,北許村的銅樂器便揚名四海,歷經千百年而不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許鑼鼓
  • 外文名:Tiger earl drum 或 Hu Hou drum
民諺雲“千打鑼一定音”,北許村的祖先及傳人深諳其奧且精通其藝,可謂中華一絕。
山西襄汾北許村(原名為八家莊)
北許村仍健在的80歲的鑼鼓老藝人趙振河,其曾祖父就是一位民間製作鑼鼓的藝人,他現在是村里享有盛譽的“定音師”,他懂樂理,明七符,耳音好,悟性高,經他定音的銅鑼,音樂極其純正。古時候銅樂器是用青銅製成的,到唐朝末期,改青銅為響銅。但是,千百年以來,北許村製造銅樂器所用的響銅,一直靠從漢口一家響銅配製廠進貨,但漢口這家響銅配製廠卻不會製造銅樂器。據說,清康熙年間,北許一梁姓匠人去漢口購銅,本想趁此向其討教學會配製響銅技術,不料反被銅廠掌柜高薪聘用為樂器製造師。至今漢口製造銅樂者所奉的祖師爺即是這位梁姓北許人。
直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經太原、臨汾的工程技術人員研究實驗和配製,終於結束了北許村自己不能配製響銅而靠外省進貨的歷史。目前這個村每年生產樂用響銅近100噸,產品遠銷全國各地。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期,襄汾的鼓業也有了長足的發展。過去一向盛產鑼鼓樂器的北許村在鍛打銅鑼等樂器的同時,為適應市場需求,又加強了鞔鼓生產,成為聞名全國的鑼鼓生產專業村。他們自行設計、自行生產具有地方特色的特殊鼓種,深受各少數民族青睞。從1982年起,他們先後辦起了9個鑼鼓廠,8個與鑼鼓表演配套的服裝工藝廠。鼓的型號,其直徑從大到2.5米的天下第一鼓至小到直徑15厘米的童鼓,共有20多個不同規格和種類。如今北許村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華夏銅樂第一村”,鼓樂藝術在這裡得到了空前的弘揚和傳承。
鑼鼓製作工藝:
煉銅——鑄模——整形——制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