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黃林鶯

北美黃林鶯

北美黃林鶯(學名:Dendroica petechia):體長12-13厘米,共有43個亞種,通常分為三組,主要是基於成年雄鳥的頭部顏色。黃林鶯( aestiva 組),是黃頭,生存和繁殖在北美(美國和加拿大);金林鶯(petechia組)頭頂的栗色最大 ,分布於西印度群島;紅樹林鶯( erithachorides組)。

小型鳴禽,鳴管結構及鳴肌複雜,善於鳴囀,叫聲多變悅耳;大多為橄欖色或灰色,在繁殖季節頭部出現黃、橙、紅色或藍色;喙細尖;腿腳弱;初級飛羽9枚。離趾型足,趾三前一後,後趾與中趾等長;腿細弱,跗跖後緣鱗片常癒合為整塊鱗板;雀齶型頭骨。築巢精巧,雛鳥晚成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北美黃林鶯
  • 拉丁學名:Dendroica petechia
  • 別稱:黃林鶯,黃鶯,金鶯,美國黃鳴鳥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雀形目
  • 森鶯科
  • :林鶯屬
  • :北美黃林鶯
  • 亞種:43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66
  • 英文名稱:American Yellow Warbler
  • 英文名稱:Yellow Warbler
  • 英文名稱:Golden Warbler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繁殖方法,分布範圍,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北美黃林鶯體長12-13厘米,翼展16-20厘米,體重9-16克,壽命10年。色澤多鮮明,尤其在繁殖季節,通體是引人矚目的金黃色。該物種由於亞種繁多,顯示出廣泛的形態變異,具體體現在胸部的板栗色和裸露的金額,在更南部的種群,頭上的板栗色變和胸部的乳房裸露通常較為突出,成年雄鳥明顯,而雌鳥和幼鳥則較少。
北美黃林鶯的眾多亞種通常分為三組,主要是基於成年雄鳥的頭部顏色。每個組在過去曾經被認為是一個獨特的物種:黃林鶯( aestiva 組),是黃頭,生存和繁殖在北美(美國和加拿大);金林鶯(petechia組)頭頂的栗色最大 ,分布於西印度群島;紅樹林鶯( erithachorides組),頭部整個被栗色罩住,分布於南美洲中部沿海和北部。

棲息環境

棲息於北美東部,包括灌叢、沼澤邊緣、溪流邊,次生樹林,果園和花園。在西部,主要活動於溪邊灌叢中。在熱帶越冬地,出現在半開放的國家森林公園、林地邊緣和村鎮。

生活習性

候鳥,遷徙,一入秋就開始了,大多是在夜間,但大多數北美黃林鶯是在八月間向南遷徙。在行為適應性方面堪稱典範,該科的多個種類通過在不同部位覓食而實現在同一棵樹上共存。這一類鳥還稱觀鳥者們稱為“一群讓人看不透的鶯”,因為它們似乎總是高高在上,棲於最高的樹上,很難一睹它們的廬山真面目。在非繁殖期有不同的群居機制。常成大群在地面活動,也會加入混合種類覓食群。在過冬地會建立和維護各自的領域,並且每次遷徙經常回到同一過冬領域。
覓食昆蟲,快速跳躍,沿小樹和樹枝蒐集毛蟲等昆蟲。有時在森林地面四處走動,從落葉層或低矮的植被中覓得昆蟲。

繁殖方法

北美黃林鶯在繁殖期具高度領域性,傾向於一隻雄鳥和一隻雌鳥結為配偶的繁殖形式,但已知在某些種類中有多配現象。由然後雙親共同育雛。然而,對同一窩雛進行基因研究發現,除了這種表面上的配偶關係,雌鳥在一個繁殖期內經常會與數隻雄鳥發生交配。在繁殖期,雄鳥鳴囀最活躍。有兩種不同類型的鳴囀,可能分別用以吸引異性以及維護領域、抵制其他雄鳥。
雌鳥負責築巢和孵卵,巢被放置在小喬木或灌木叢的樹上,距地面1至18米的支叉上,為杯形巢。雌鳥也可能竊取其他同類的巢材。窩卵數為4-5枚(有時3或6枚),卵綠色,有白色與各種褐色、橄欖和灰色的污點或斑點。雌鳥孵卵,孵化期11至12天。這期間由雄鳥捕食回巢餵養雌鳥。雛鳥由父母雙方餵養,以雌鳥為主。孵化後9-12天后幼鳥離巢。
北美黃林鶯的巢里通常有棕頭牛鸝(Brown-headed Cowbirds)的卵,它們把卵產在北美黃林鶯的巢中寄生。在某些地區。北美黃林鶯會識別到這些異類,會建立一個新鳥巢再產卵,或者乾脆放棄鳥巢。曾經有報告,在同一繁殖季,牛鸝產了5次卵,但北美黃林鶯在每次牛鸝訪問後就另建了新巢。

分布範圍

分布於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阿魯巴、巴哈馬、巴貝多、貝里斯、百慕達、玻利維亞多民族國家、博內爾、聖尤斯特歇斯和薩巴、巴西、加拿大、開曼群島、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古巴、庫拉索島、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國、厄瓜多、薩爾瓦多、法屬蓋亞那、格瑞那達、瓜德羅普島、瓜地馬拉、蓋亞那、海地、牙買加、馬提尼克島、墨西哥、蒙特塞拉特、尼加拉瓜、巴拿馬、波多黎各、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馬丁(法國部分)、聖皮埃爾和密克隆、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馬丁島(荷屬部分)、蘇利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美國、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維京群島。
旅鳥:丹麥、較重、葡萄牙。產地不確定:宏都拉斯。
北美黃林鶯北美黃林鶯

亞種分化

北美黃林鶯(43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
1.
Dendroica petechia aequatorialis
2.
Dendroica petechia aestiva
3.
Dendroica petechia aithocorys
4.
Dendroica petechia albicollis
5.
Dendroica petechia alsiosa
6.
Dendroica petechia amnicola
7.
Dendroica petechia armouri
8.
Dendroica petechia aureola
9.
Dendroica petechia aurifrons
10.
Dendroica petechia babad
11.
Dendroica petechia banksi
12.
Dendroica petechia bartholemica
13.
Dendroica petechia brewsteri
14.
Dendroica petechia bryanti
15.
Dendroica petechia castaneiceps
16.
Dendroica petechia chlora
17.
Dendroica petechia chrysendeta
18.
Dendroica petechia cienagae
19.
Dendroica petechia dugesi
20.
Dendroica petechia eoa
21.
Dendroica petechia erithachorides
22.
Dendroica petechia flaviceps
23.
Dendroica petechia flavida
24.
Dendroica petechia gundlachi
25.
Dendroica petechia iguanae
26.
Dendroica petechia jubaris
27.
Dendroica petechia melanoptera
28.
Dendroica petechia morcomi
29.
Dendroica petechia obscura
30.
Dendroica petechia oraria
31.
Dendroica petechia paraguanae
32.
Dendroica petechia parkesi
33.
Dendroica petechia peruviana
34.
Dendroica petechia petechia
35.
Dendroica petechia phillipsi
36.
Dendroica petechia rhizophorae
37.
Dendroica petechia rubiginosa
38.
Dendroica petechia ruficapilla
39.
Dendroica petechia rufivertex
40.
Dendroica petechia rufopileata
41.
Dendroica petechia solaris
42.
Dendroica petechia sonorana
43.
Dendroica petechia xanthotera

種群現狀

持續的森林退化對森鶯構成了日益嚴重的威脅。而不少常見候鳥種類的數量下降也引起了廣泛關注,原因可能是它們的繁殖地和過冬地均遭受棲息地的大規模變更所致。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