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德年間,辛氏祖居濰州永豐鄉眉村,因地處柳毅山東側,倚山東望,與村南0.5公里處的南眉村恰似巨人雙眉,故稱北眉村。 該村位於坊子區境東北部,眉村鎮政府駐地。309國道和眉南路(眉村鎮至南流鎮)貫穿村東西、南北,東鄰西漢樂都故城羅都屯村,北跟寒亭區朱里鎮接壤,西與寧家莊、 代家莊相接,南與南眉村相連。全村轄區面積213.24公頃,其中耕地100公頃,企業占地46.5公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北眉一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山東省 濰坊市 坊子區 眉村鎮
- 政府駐地:眉村鎮政府駐地
- 電話區號:0536
- 郵政區碼:261203
- 地理位置:位於坊子區境東北部
- 面積:213.24公頃
- 人口:1510人(2000年)
- 氣候條件:平均氣溫17.7℃
人文風貌,大事記,重要時期,經濟發展,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進步,文教科技,人民生活,村莊建設,集體福利,組織建設,中共地方組織建設,土地改革建設,基層行政組織建設,人物簡介,辛可選,火燒鹽店事件,事件影響,地圖信息,
人文風貌
1964年,北眉村分為北眉一、北眉二兩個行政村。北眉一現有辛、王、易、岳、邱、 吉等姓,均為漢族。2000年,全村共有387戶,總人口151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
194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萬元, 197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萬元,200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34萬元, 人均純收入4200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0∶85∶5,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入總額6933萬元。
該村從清朝末期就是著名的紡織之鄉,發展經濟具有明顯的傳統和區位優勢。改革開放以來,民營經濟發展迅速,民眾生活明顯提高,1995年被中共坊子區委、坊子區人民政府評為小康村。1998年被區委、區政府評為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和村鎮建設先進單位。2000年被評為區級先進黨組織。
大事記
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11月24日,南眉村王延環之妻去娘家返回途中,被鹽巡王鴻文以巡緝私鹽為藉口,肆意侮辱,使營里社一帶民眾對鹽店巡役的數年積怨爆發。北眉村莊田董事辛可選召集八村民眾,於27日晨一齊湧向傅戈莊鹽店門前論理。鹽巡王家貞、楊修長等向村民開槍,打死1人,打傷2人。民眾更加憤怒,縱火燒毀鹽店房屋25間, 並將鹽巡緝拿委員劉世賢、司事張輔之、帶巡李春浦及巡役8人投入火中燒死,另有4人被推入濰河中淹死,此事震驚全國。
重要時期
1938年1月,日軍侵占北眉村,並在眉村街設下據點。
1943年8月, 在北眉村民眾的掩護下,抗日游擊隊襲擊了駐北眉村的侵華日軍據點,砍死日軍9人,漢奸3人,繳獲重機槍1挺,輕機槍3挺。沉重地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
1945年7月,北眉村農民協會成立,辛正堯任會長。
1956年秋,成立中共北眉村第一屆黨支部,辛福榮任書記。
1979年11月,建變壓室一處,安裝50千伏安變壓器1台,使全村95%的農戶通電。
1979年,辦起了村織布廠,有織布機32台。
1997年5月,安上了閉路電視,全村95%的村民看上了清晰的電視節目。
2000年1月, 投資20萬元,開工建設3000平方米的集餐飲、娛樂、商、貿於一體的綜合大樓。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
建國前糧食畝產不足50公斤, 農民過著食不飽腹、衣不遮體的生活。1956年全村辦起了初級社, 1957年成立了高級社,共打井50眼,修路4條,購進140型柴油機2台,生產力有了較大提高。1964年,糧食畝產達到100公斤。
1970年至1978年,開展了大規模的土地整平活動,全村累計出勞動力1萬多人次,整平地面60公頃,使灌溉面積達到總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一,同時大搞科技種田活動,科學選種、育種、施肥,使糧食單產大幅度提高,1978年,糧食畝產達到150公斤。
1981年, 全村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調動了全體村民的生產積極性,1983年糧食單產300公斤,2000年糧食總產量達到600噸。
第二產業
北眉一村的紡織業可以追溯到元、明時期,當時,以家庭為主的手工紡織業已相當發達,明代達到高潮,素有“男耕女織”之說。多少年來,用手搖車紡線, 用腳踏木機織布, 產品俗稱小布,所需原料為當地產棉花。土織土紡,故又稱“土布”,多用於農家服飾,以解決自身穿衣問題,余者到集市出售。
本地布業生產改革的洪流發端於寒亭,大興於眉村。1907年,濰縣寒亭張瑞芝從日本輸入足踏織布機6台, 試織寬幅土布,雖獲成功,但未能普及。民國初年,眉村鄉鄧村胡曰漢、胡玉瑤二人自天津購機數架回鄉,推廣傳習技術,改良產品,獲利頗豐。數年間,濰河沿岸各莊無不以織布為主。1917年春,又在眉村發起布市、線市,每集售布4萬多匹,銷售線700多件。
1912年,隨著鐵木織布機的推廣,不僅解決了布的幅寬問題,並使生產效率和質量大為提高。此時,已能織粗白布、白細布、斜紋布、蚊帳布、線呢、嘩嘰等各種條布和白細布。1918年(民國7年),眉村一帶的布機已發展到500多台。這裡興起了民間紡織業,並迅速發展成為濰縣民間紡織業的中心,為濰縣紡織業的發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礎,其影響至今猶存。
1930年前後,眉村的紡織業達到了鼎盛時期。產品遠銷河南、甘肅、陝西、內蒙、山西、安徽、江西、四川、雲南等省區。許多城市商業資本也積極參與,使機織戶在較短的時間內積累了大量資金。
1917年(民國6年) ,眉村布市達到了空前程度。織布業的興盛,貿易額的增大,引起了當地一些地主豪強的發財邪念。他們勾結稅局官僚,以承包濰縣稅務為名給機戶強行按稅,引起民眾抗爭,他們聯名抗訴抗稅。後經濰縣縣長轉山東省呈請國務會議批准:“凡本國棉織布及各色布自民國七年(1918年)起,將國家、地方兩稅一律免除” 。稅一免,進一步解放了生產力,民間織布業迅速發展。為感謝政府之恩惠,1921年3月,《惠及工商碑》在眉村集最熱鬧的關帝廟前樹起。
為適應紡織業的需求,眉村先後開設紡織配件商店20餘家。安裝、維修工廠9家,形成了紡紗、織布、機件安裝、維修、運銷一條龍。同時,帶動了金融、運輸、餐飲等行業的發展。
1938年1月, 日軍侵占眉村,並設下據點,八年的日偽統治,使眉村交通斷絕,布商絕跡,棉布貨源堵塞、產品滯銷,陷於停頓狀態。以後又經過戰爭和政治運動,紡織業伴隨著形勢變化而起伏不定,時興時衰。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為北眉一村經濟的復甦喚來了春風,民眾在種好責任田的同時,著手修復停歇多年的紡織設備。到1980年圓織機已發展到30台,平織機發展到100台。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使北眉一村幹部民眾的思想解放程度又大大提高一步,到1995年,北眉一村的紡織、塑編業,不但總量得到膨脹,而且產品的科技含量、機械化、電器化程度向現代企業邁出了一大步。
1996年春, 為實施經濟帶動戰略,鎮黨委決定將政府駐地由南眉村遷至緊靠309國道的北眉村,並開發了新的工業園區和紡織配件市場,為北眉一村經濟發展開闢了新的空間。政府引導企業改變過去家庭作坊式的經營方式,向集約化、科技化、外向型發展, 到2000年已有民營企業150家、織布機2000台、圓織機800台,130家民營企業遷進開發區, 其中過千萬的4戶,過百萬的20戶,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入總額6933萬元。
第三產業
隨著第二產業的迅速發展,為第三產業提供了良好的商機,村“兩委”充分利用緊靠309國道和眉南路的有利條件,緊緊圍繞塑編和紡織兩大產業做好文章。目前已有紡織配件服務公司25家,實現年總產值3000萬元,成為周邊地區及外省、市紡織配件的集散地。同時,餐飲業、娛樂業也得到了較快發展,目前已有飯店30家,賓館13家,年創利稅200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
建國前,戰亂不斷,社會動盪,民眾生活極端貧困,學齡兒童入學率僅為30%。建國後,隨著經濟的發展,在各級政府的支持和倡導下,辦學條件逐步得到改善。 1949年12月,辦起北眉村國小,學齡兒童入學率達80%。1979年,根據中央82號檔案“要加強國小教育” 的精神,投資3萬元,對原國小進行擴建改造,達到了國家部優校舍工程, 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民眾對教育的重要性認識越來越深,向教育投資是北眉一村人的主要投資方向之一。同時,也換來了累累碩果。 從1980年至2000年20年間,先後有102名學生考入大中專學校,其中大本40名,大專20名。
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民眾對文化生活也有了新的需求。截至2000年底,全村有線電視入戶達100%,70%以上的民眾訂上了各種報刊。民營企業文化氛圍十分濃厚,職工按時參加科技文化學習和各種娛樂活動。村老年協會組織的文藝宣傳隊十分活躍,每年都演出10場以上。
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北眉一村的民營企業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已有31家企業與科研單位、大中專院校建立了聯姻關係,形成了產、學、研一條龍。有20家民營企業,高薪聘請了技術指導。已有105名大中專畢業生在民營企業中大顯身手。
人民生活
建國前,土地集中在地主手裡,農民多數靠扛長工、打短工維持生活,85%的農民過著半年糠菜半年糧的艱苦生活,如遇天災人禍則走投無路,背井離鄉,妻離子散。1948年以前,人年均糧食只有50公斤,經濟收入25元左右。1951年,人均占有糧食160公斤,比1948年高出3倍還多,基本上改變了半年糠菜半年糧的生活,開始向溫飽型邁進。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農民收入大幅度提高。1978年人均收入210元, 2000年人均收入4300元。人均年底存款餘額5000多元。消費市場中,糧食消費比重下降,肉、菜、蛋、奶、油的消費迅速增長。各種高檔商品進入百姓家中,85%的農民住上寬敞明亮的房屋,人均住房面積40平方米。交通、通訊事業發展最快,全村共有各種交通運輸工具803輛, 其中各種汽車300輛,三輪車83輛,機車420輛。固定電話400部,行動電話500部。
村莊建設
建國前,由於生產能力低下,民眾生活水平低,住房條件十分簡陋,多數農戶為土坯草房, 人均住房面積3.5平方米。建國後,隨著農村政策的日趨完善和農民收入的不斷增加,村莊建設逐步得到改善。50年代,房屋標準較低,所建房屋仍為土坯草房。70年代,磚瓦平房已占多數。1978年後,推行統一規劃,村莊建設逐步走上按計畫發展的軌道。80年代,農民新居已是前出廈帶走廊,鋼筋水泥結構,大跨度、設附房、玻璃門窗講採光,清一色的紅瓦房。進入90年代,隨著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住房向社區化發展,先富起來的農民向鎮駐地和經濟開發區集中,蓋起高標準的小康樓。為充分發揮小城鎮的綜合功能,先後開通了村內大街6條,安裝路燈250盞, 硬化路面2條,並逐步實行綠化、美化,按城市化標準實行統一管理。2000年投資200萬元建起了3000平方米的綜合商貿大樓, 招商引資,實行租賃經營。1995年在30 9國道和眉南路兩側開發民營經濟園區,投資230萬元實現了三通(通電、通水、通路) ,為擴大招商引資、發展民營經濟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集體福利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集體經濟的不斷壯大和村民素質的不斷提高,各種優惠政策逐步完善,1997年村里投資40萬元完成自來水供應系統,村民免費用上自來水。1997年以來,村裡的“三提”全部免繳,鎮裡收取的“五統”也全部由村里負擔,村委為村民每年墊付90萬元,對全村60歲以上的老人免費供電,對老黨員實行每月30元生活補助制度, 對按政策退休的幹部,按在職幹部的80%工資發放。村專門設立2處衛生室,併購買了各種先進設備,為民眾提供服務。
組織建設
中共地方組織建設
1945年8月15日, 濰南縣政府駐湧泉莊,派欒道述、姜濰煥、張興貴等同志到北眉一村一帶開展民眾工作,宣傳馬列主義,發展黨組織。1947年,黨的領導力量在北眉一村逐步加強鞏固,組織農民協會、婦救會、青婦隊、兒童團、民兵等開展生產活動,減租減息,鬥地主、打惡霸、分田地。在民眾運動面前多數地主、 惡霸都紛紛逃到濰城和國民黨占領區。1947年4月辛善敏入黨,他是北眉一村第一名中共黨員。1948年,濰縣解放,為了支援解放全中國,黨組織又發動部分幹部、民眾踴躍支前,開赴魯南、蘇北並參加淮海戰役。辛延昌和邱永華兩位烈士在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 1950年成立了北眉一村第一個黨員小組, 辛善敏任組長(當時黨支部設在鄉里)。
土地改革建設
1956年秋,成立了北眉一村第一個黨支部,辛福榮任支部書記。黨組織帶領民眾搞土地改革,提高生活水平,成為各項事業的領導核心,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支部充分發揮本村的地理和傳統優勢,用足用活國家政策,千方百計發展經濟, 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1998年被評為區級文明單位,黨支部2000年被中共坊子區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
1945年,欒道述在眉村區任區長,他廣泛發動民眾,組織農民協會、婦救會、青婦隊、兒童團、民兵等開展各種活動,減租減息、鬥地主、打惡霸、分田地、擁軍優屬。婦女識字班、農民夜校、村國小也開始興辦起來。1955年秋,北眉村全面實現合作化。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 設北眉村大隊, 岳京林任大隊長。1967年冬, 成立了北眉一村革命委員會,辛成訓任主任。1984年實行村改,成立北眉一村村民委員會, 辛敬三任主任,下設6個村民小組。1996年辛勝國任村主任,辛會臻、辛長慶任副主任,辛學廷任民兵連長,辛華三任治保調解主任,袁兆華任婦女主任。
人物簡介
辛可選
號公屏,濰坊市坊子區眉村鎮北眉一村人。性情剛正,主持正義,愛打抱不平。曾任本村莊田董事,深得百姓信賴。
火燒鹽店事件
當時,本地鹽巡橫行鄉里,魚肉百姓,肆意調戲婦女,鄉民十分憤怒。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11月24日,南眉村王廷環之妻去娘家返回途中,被鹽巡王鴻文以查緝私鹽為藉口,肆意侮辱,此事使北眉村一帶民眾對鹽店巡役的數年積怨爆發。辛可選召集八村民眾,27日以撞鐘為號,一齊湧向傅戈莊鹽店門前論理。鹽巡不但不認錯,反而向村民開槍,打死1人,打傷2人。激起了村民的更大義憤,縱火燒毀鹽店房屋25間,並將鹽巡頭目及巡役等8人投入火中燒死,另有4人被推入濰河淹死,民眾方消恨而去。
事件影響
震驚全國,萊州府在濰縣設考院詢查。先後逮捕數人,大多數參與者推卸責任,惟辛可選不屈不撓,勇於承擔責任。官府多次重刑拷問,逼他供出同謀者,他堅貞不屈,一口咬定是自己所為。最後,清政府在民眾輿論的壓力下,將辛可選釋放。從此後鹽巡再不敢為所欲為,橫行鄉里,民眾始得安樂。
辛可選晚年從商,後因病去世,享年68歲。
地圖信息
地址:309國道南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