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濼口清真寺, 原有兩座,即西寺和東寺。東寺20世紀60年代毀於火災。 西寺,又稱北濼口清真寺,位於濼口渡口北岸路西,占地面積700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濼口清真寺
- 始建時間:1855年
- 占地面積:700平方米
- 地點:山東省
歷史沿革,規模建制,地理交通,
歷史沿革
北濼口清真寺, 原有兩座,即西寺和東寺,皆在濼口渡口北岸。
北濼口清真寺“東寺”,位於濼口渡口北岸路東,建於清光緒六年(1880年),占地面積900平方米。 該寺建有禮拜殿3間,配房4間,皆為土木結構,20世紀60年代毀於火災,現已無跡可尋。
清真寺“西寺”,又稱北濼口清真寺,位於濼口渡口北岸路西。始建於清鹹豐五年(1855年),其建築物毀於黃河水災。同治三年(1864年),在原址復建,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 整修擴建,遂成現狀。
規模建制
北濼口清真寺院占地面積700平方米。大門東向,門楣上懸掛隸書“清真寺”匾額。禮拜大殿坐西朝東,與背部望月樓(高二層)連體,建築面積80平方米,磚木結構,建築物堅固而精巧。進入望月樓,由殿內經“米哈拉布” (淺窯)拾階而至。寺內另建有南、北配房各3間,分別為沐浴室和阿訇住室,其建築結構不及禮拜殿 。
地理交通
北濼口清真寺位於濼口渡口北岸路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