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禪院座落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內海晏縣的金銀灘大草原上,與建在海晏縣西海鎮上的海北州人民政府隔路相望,距離不到一公里,距離西寧100餘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海禪院
- 類型:地點
- 位於:海北藏族自治州內海晏縣
- 距離:西寧100餘公里
簡介,氣候條件,歷史事件,
簡介
北海禪院所處的海晏縣不僅擁有金銀灘草原,還有聞名於世的青海湖,有沙漠、草原、濕地、湖泊相依存的沙島;有我國第一顆核子彈、氫彈研製基地——原子城;有西部歌王王洛賓創作《在那遙遠的地方》的金銀灘草原;有傳說中的西王母的故鄉——年欽夏格日山;有俗稱西海第一神泉的熱水溫泉;有卡約文化遺存德州古墓地、西海郡古城、三角城西漢石虎(虎符石匱)等,構成了北海禪院周邊獨具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觀。
氣候條件
北海禪院所在的海晏縣面積4348平方千米,人口3萬人,氣候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其特點:寒冷期長,溫涼期短,光照充足,太陽輻射強,乾濕季分明,雨熱同季,多夜雨和大風。年平均氣溫-0.3℃~-0.7℃,最高氣溫27℃,最低氣溫-39℃。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年日照時數2440~3140小時。年輻射熱量每平方厘米131~177千卡。無絕對無霜期。
海晏縣以牧為主兼營小塊農業,是黃河重要支流——湟水河的發源地。全縣轄五鄉兩鎮26個行政村,總人口3.17萬,有漢、藏、蒙、回、土、撒拉等9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1.05萬人,占全縣人口的43.18%,全縣土地總面積4580平方公里。五鄉兩鎮分別是三角城鎮、西海鎮、金灘鄉、青海湖鄉、哈勒景蒙古鄉、甘子河鄉;縣城所在地三角城鎮,近幾年來通過整治建設,已成為一個新型的草原小鎮,以國道315線為軸線,街道縱橫有序,內外相連,集觀光、休閒為一體的王洛賓音樂廣場位居縣城東大門,以它的開闊和豐富的內涵迎接著遠道而來的客人們來海晏觀光、旅遊,來探詢西部歌王的足音。
海晏縣以牧為主兼營小塊農業,是黃河重要支流——湟水河的發源地。全縣轄五鄉兩鎮26個行政村,總人口3.17萬,有漢、藏、蒙、回、土、撒拉等9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1.05萬人,占全縣人口的43.18%,全縣土地總面積4580平方公里。五鄉兩鎮分別是三角城鎮、西海鎮、金灘鄉、青海湖鄉、哈勒景蒙古鄉、甘子河鄉;縣城所在地三角城鎮,近幾年來通過整治建設,已成為一個新型的草原小鎮,以國道315線為軸線,街道縱橫有序,內外相連,集觀光、休閒為一體的王洛賓音樂廣場位居縣城東大門,以它的開闊和豐富的內涵迎接著遠道而來的客人們來海晏觀光、旅遊,來探詢西部歌王的足音。
歷史事件
北海禪院北海禪院所處位置,不僅擁有金銀灘大草原的美麗,還由於自古處於漢藏交通要塞而發生過許多歷史事件。從漢平帝元始四年的王莽執政到現在的和諧、繁榮,期間經歷了民族或國家之間的政權搶奪、人口遷移。
漢平帝元始四年(4年),王莽執政時,設西海郡(郡治龍首城,今海晏縣三角城),轄今海晏、剛察、共和、興海縣。
東漢時,今海晏縣、剛察縣為先零羌部落聯盟的卑禾羌占領。漢和帝永元十四年(102年),金城郡西部都尉移駐於龍首(今海晏縣三角城)。
前涼時,今海晏縣為定州西平郡臨羌縣節控。
北涼亡後,今海晏縣盡入吐谷渾國。
北周和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年)後,今海晏也為吐谷渾屬地。
唐開元七年(719年),唐於今海晏縣置安人軍,入吐蕃王國後,為吐蕃青海節度使轄區。
在唐朝衰落下去的同時,統治青海的吐蕃王國於869年崩潰,今天的海北地區在當時,蕃、漢雜處,轉為吐蕃世俗地方割據勢力和大小宗教首領分散統治,不復統一。
北宋明道元年(1032年),以吐蕃為主體的地方割據政權確廝鑼定都青唐(今西寧市)。
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年),宋軍收復河涅地區,確廝鑼政權解體。今海晏縣為吐蕃部落居地。
南宋理宗寶慶三年(1227年),蒙古汗國軍隊攻占西寧州,今海北地區屬蒙古宗王鎮守地區。
蒙古憲宗蒙哥汗三年(1253年),在今甘肅臨夏州置吐蕃等處宣慰使司都元帥府,今海北地區歸其所管。
元代,今門源縣歸甘肅行中書省西寧州管轄,今祁連、海晏、剛察3縣歸吐蕃等處宣慰使司都元帥府脫思麻路管轄。
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西寧州為西寧衛,今門源、祁連、海晏3縣為西寧衛北川千戶所統轄,今剛察為罕東衛地(屬西寧衛節制)。
明正德七年(1512年),東蒙古陸續進入青海湖地區,並成為蒙古族居住的中心地帶之一,今海北地域為東蒙古諸部轄區。海晏縣開始為東蒙古諸部轄區。
民國26年(1937年),設海晏設治局,隸屬涅源縣。民國32年(1943年)海晏設治局升格為縣。
民國32年(1943年)海晏建縣,隸屬青海省政府。
1950年6月6日設立海晏區人民行政委員會,由涅源縣領導。1951年6月19日海晏縣人民政府成立,直屬省人民政府。1952年9月2日改稱海晏藏族自治區人民政府。1953年12月復稱海晏縣人民政府,隸屬海北藏族自治區。
1953年12月31日成立海北藏族自治區,區府駐門源縣浩門鎮。轄門源、海晏、祁連、剛察4縣。1955年5月20日改海北藏族自治區為海北藏族自治州。1967年11月20日海北藏族自治州革命委員會成立。1981年6月改稱海北藏族自治州。
漢平帝元始四年(4年),王莽執政時,設西海郡(郡治龍首城,今海晏縣三角城),轄今海晏、剛察、共和、興海縣。
東漢時,今海晏縣、剛察縣為先零羌部落聯盟的卑禾羌占領。漢和帝永元十四年(102年),金城郡西部都尉移駐於龍首(今海晏縣三角城)。
前涼時,今海晏縣為定州西平郡臨羌縣節控。
北涼亡後,今海晏縣盡入吐谷渾國。
北周和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年)後,今海晏也為吐谷渾屬地。
唐開元七年(719年),唐於今海晏縣置安人軍,入吐蕃王國後,為吐蕃青海節度使轄區。
在唐朝衰落下去的同時,統治青海的吐蕃王國於869年崩潰,今天的海北地區在當時,蕃、漢雜處,轉為吐蕃世俗地方割據勢力和大小宗教首領分散統治,不復統一。
北宋明道元年(1032年),以吐蕃為主體的地方割據政權確廝鑼定都青唐(今西寧市)。
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年),宋軍收復河涅地區,確廝鑼政權解體。今海晏縣為吐蕃部落居地。
南宋理宗寶慶三年(1227年),蒙古汗國軍隊攻占西寧州,今海北地區屬蒙古宗王鎮守地區。
蒙古憲宗蒙哥汗三年(1253年),在今甘肅臨夏州置吐蕃等處宣慰使司都元帥府,今海北地區歸其所管。
元代,今門源縣歸甘肅行中書省西寧州管轄,今祁連、海晏、剛察3縣歸吐蕃等處宣慰使司都元帥府脫思麻路管轄。
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西寧州為西寧衛,今門源、祁連、海晏3縣為西寧衛北川千戶所統轄,今剛察為罕東衛地(屬西寧衛節制)。
明正德七年(1512年),東蒙古陸續進入青海湖地區,並成為蒙古族居住的中心地帶之一,今海北地域為東蒙古諸部轄區。海晏縣開始為東蒙古諸部轄區。
民國26年(1937年),設海晏設治局,隸屬涅源縣。民國32年(1943年)海晏設治局升格為縣。
民國32年(1943年)海晏建縣,隸屬青海省政府。
1950年6月6日設立海晏區人民行政委員會,由涅源縣領導。1951年6月19日海晏縣人民政府成立,直屬省人民政府。1952年9月2日改稱海晏藏族自治區人民政府。1953年12月復稱海晏縣人民政府,隸屬海北藏族自治區。
1953年12月31日成立海北藏族自治區,區府駐門源縣浩門鎮。轄門源、海晏、祁連、剛察4縣。1955年5月20日改海北藏族自治區為海北藏族自治州。1967年11月20日海北藏族自治州革命委員會成立。1981年6月改稱海北藏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