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楊村(山東省濱州市市東街道下轄村)

北楊村位於濱州市區北郊,屬市東辦事處,距市政府5公里,距市東辦事處3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楊村
  • 外文名:Beiyang Village
  • 面積:21.7萬平方米
  • 位置:山東省濱州市
  • 稱號:“小康村”和“文明單位”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地形:平原
北楊村位於濱州市區北郊,屬市東辦事處,距市政府5公里,距市東辦事處3公里。南臨油建二公司, 北與畢家村接壤,東臨北郝村,西靠205國道,隔國道和鄭家村相望。 村落南北長350米、東西寬620米,面積21.7萬平方米。居民127戶,有張、楊、趙、馬、王、侯、畢、劉、牟、田10個姓氏,共439口人。耕地130畝,人口自然增長率3‰。北楊村地理位置優越,村西205國道和村前的華濱新村路交匯於此,交通四通八達,十分便利。三分乾渠流經村旁,縱貫所屬耕地,水利資源豐富。農貿市場臨村而設,經濟繁榮。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北楊村有著得天獨厚的地利優勢和廣闊的發展前途。 北楊村建於明初洪武年間,楊氏從河北棗強遷來定居,始稱楊家。1982年改為北楊村,1985年建村委會。 1996年從業人口140人, 其中從事農業的80人,從事第三產業60人。1996年全村國民總產值310萬元,人均純收入3100元。新中國成立以前,北楊村處於一家一戶的落後封建的小農經濟狀態,經濟結構屬單一的農業經濟。土地少而鹼,生產力低下,旱、澇、蟲、鹼四大自然災害,嚴重威脅著農業生產的發展,再加上封建統治階級殘酷的剝削和壓迫,農民常年處於饑寒交迫的困境之中。勞作之餘,農閒季節,農民靠祖傳的手藝編砌茅草帔子 (一種籠帽狀鍋蓋)、囤子(盛糧食、食物的容器)勉強維持生計。 每年春、冬農閒季節,人們自動組織起來或一二十人,或四五十人一夥,修築半地上、半地下的地窨子。裡面昏暗、潮濕、寒冷、霉味十足。人們就在那惡劣的環境裡勞作。使用的原料全部在冷水中浸透過。每天連續工作10幾個小時,一乾就是幾個月,以微薄的收入,添補全家生活。久而久之,便得了一個“帔子楊家”的“雅號”。解放前,全村生產總值不過5000元(折合新幣),人均收入只有10元左右。
北楊村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北楊村黨支部村委一班人積極回響黨中央號召,堅持改革開放政策,積極推行經濟體制改革,調整農村產業結構,1981年推行聯產承包責任制,把全部土地承包給農民自主經營,極大的調動了農民積極性,農業生產得到了迅速發展。黨的工作中心是轉移和改革開放政策,得到了人民熱烈擁護。1982年建濱州市以後,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經濟飛速發展,極大地刺激和推動了農村特別是近郊農村的發展。在黨支部村委會的宣傳、教育鼓勵下,廣大農民轉變了觀念,積極投入到改革大潮中去。為北楊村經濟騰飛奠定了思想基礎。黨支部根據上級要求和本村實際,首先制定了《北楊村經濟發展規劃》,為北楊村的發展規劃了藍圖,確定了致富路子。《規劃》提出: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全方位開發,多渠道致富奔小康。一是以農業為基礎,增大投入,充分開發資源,所有耕地建成穩產高產方,所有廢棄土地建成100畝淡水養殖基地, 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二是集中財力物力,優先發展集體企業,成為村民致富的支柱、靠山和龍頭,壯大集體經濟,提高統攬能力。三是鼓勵和幫助村民發展個體企業。四是力爭1997年達到小康水平。 幾年來,在黨的改革開放路線指引下由於全體黨員民眾的共同努力,《規劃》得到順利地實施。 到1996年,魚池發展到100畝,從普通魚種發展到羅非魚等較高級魚種,從單一的餵養成魚,發展到魚苗、成魚一條龍餵養。集體企業有建築隊、灰膏廠、裝卸隊和一家較高級的飯店。個體企業有鞋廠一個、飯店三個,貨運汽車四部,拖拉機10部,玻璃拔絲、機動車修理、電氣焊、商業等20戶,養殖專業戶10個。農業基礎進一步鞏固和加強,農田基本建設完善,排灌系統配套。溝、渠、路、橋、涵、林得到良好的治理。集體為農業生產提供系列服務,良種統一採購,免費統一澆灌,播種機二部,排灌機械四部,收割機二部,脫粒機四部,供村民無償使用。實行科學種田,普遍推廣地膜覆蓋,大力發展高效農業,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1996年糧食畝產1800斤,農業總產值20萬元,集體企業年總產值100萬元,個體企業年總產值190萬元,全村年總產值310萬元, 人均年純收入3100元。通過幾年的努力,北楊村經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改變了一窮二白的落後面貌,兩個文明建設成績顯著,1989年被市府命名為“文明村莊”,1995年被市委命名為“奔小康紅旗黨支部”,1996年被市府命名為“小康村”和“文明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