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民族大學基礎實驗教學與工程實訓中心

北方民族大學基礎實驗教學與工程實訓中心位於北方民族大學,也稱寧夏分析測試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成立於2019年6月。中心先後整合了文科綜合實驗室、分析測試中心、電工電子實訓中心、金工實訓中心等多個部門,形成了以服務工程實踐教學為核心,工程實訓、基礎實驗教學和大儀共享三個平台為支撐的校級實驗實踐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方民族大學基礎實驗教學與工程實訓中心
  • 成立時間:2019年6月
  • 機構地址: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夏區文昌北街204號
  • 主管部門:北方民族大學
成立目的,中心人員,硬體設施,中心框架,發展目標,

成立目的

北方民族大學基礎實驗教學與工程實訓中心(寧夏分析測試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成立於2019年6月。中心的成立旨在推動學校綜合改革方案的落實,最佳化機構設定和資源配置,提升投資效益,提高基礎實踐教學質量,強化公共科研平台建設,積極拓展社會服務。
成立以來,中心先後整合了文科綜合實驗室、分析測試中心、電工電子實訓中心、金工實訓中心等多個部門,形成了以服務工程實踐教學為核心,工程實訓、基礎實驗教學和大儀共享三個平台為支撐的校級實驗實踐中心。目前,中心現有分析測試部、文綜部、電工電子實訓部、金工實訓部,總計四個基礎教研部門,辦公室、服務保障部總計兩個輔助管理部門,擁有國家民委經濟管理綜合重點開放實驗室、自治區經濟管理綜合實驗中心、自治區全媒體新聞傳播實驗中心、寧夏分析測試中心、寧夏先進智慧型感知控制技術創新團隊等多個省部級教學科研平台和北方民族大學智慧型感知控制與物聯網技術重點實驗室校級科研平台。

中心人員

中心在編教職員工總計17人,其中黨員9人,博士學歷2人,碩士學歷9人,高級職稱6人,中級職稱7人,自治區312人才1人,國家民委中青年英才1人。

硬體設施

中心現有資產6300餘萬元,實驗室面積7500平米,現有實驗用機房20間,現有電腦1600餘台。現具有工商管理跨專業實習平台、財務綜合、物流倉儲、物流3D模擬仿真、模擬證券、3D旅遊仿真、電視直播、電視錄製、廣播錄音、雕塑製作、現代製造、電工電子等綜合性實驗實踐平台,涵蓋了全校近50個專業的課程實驗、專業綜合實驗和跨專業綜合實驗教學,承擔全校了2萬餘人的本科實驗教學工作,是我校基礎性教學和綜合性科研相結合的實驗實踐平台。中心年度承擔了電工電子實訓25周,2500人的實訓工作,金工實訓年度承擔了17周,1200人的實訓工作。文綜和基礎試驗共承擔了129門課程教學工作,總使用人數為8.66萬人次,年度學時數為1.7萬學時。
中心的分析測試部是自治區級的分析測試中心,做為校級大型儀器設備公共平台,搭建了公用大型儀器設備集中管理與各科研平台專用設備分散管理相結合、物理集中與邏輯聯合相結合、統一任務管理與分工作業相結合的集約化大型科研儀器設備共享平台,現已具有多項材料科學和化學工程類的CMA認證資質,在材料的理化性能、微觀結構、表面形貌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分析測試工作,可以為化工、材料、生科等全校理工科學院的教學、科研提供具有較高可信度的測試報告,能夠根據中央對寧夏經濟發展的部署,凝練學科優勢,為社會提供有特色的科技服務。
今後,中心將秉承“團結進取、砥礪成才”的校訓,堅持“以人為本、自強不息”的辦學理念,堅持“因材施教、追求卓越”的人才培養理念,繼承“艱苦奮鬥、同舟共濟”的創業精神,發揚踏實、堅韌、執著、自信的“駱駝”精神,以高素質套用型人才培養為根本任務,堅持立德樹人,實施差異化教育,通過搭建多層次、多模組的理工、文綜實驗教學體系,構建高水平工程實訓中心,創建開放共享的大型儀器系統平台,建設服務地方的分析測試中心,打造公共科研、大儀共享、工程實訓、成果轉化四維一體的複合型工程實訓中心和基礎實驗、通識教育、創新實踐、公共機房四維一體的綜合型實驗教學中心。

中心框架

基礎實驗教學與工程實訓中心架構圖
北方民族大學基礎實驗教學與工程實訓中心
基礎實驗教學與工程實訓中心架構圖

發展目標

力爭到2025年,中心將在現有基礎上成為實踐實驗教學規範,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強,教學科研保障有力,委屬高校領先的高水平綜合性實驗實訓中心和特色鮮明的分析測試中心,為將北民大成為“有特色高水平現代民族大學”提供有力保障,為建設美麗新寧夏貢獻自己的力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