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先秦考古研究》是201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建華。
基本介紹
- 書名:北方先秦考古研究
- 作者:楊建華
- ISBN:9787030450487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7月
- 印刷時間:2015年7月
- 版次:1
- 印次:1
《北方先秦考古研究》是201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建華。
《北方先秦考古研究》是對中國北方長城地帶大約公元前2000年的夏代到公元前200年的秦帝國建立這一時段歷史的研究。這一時空的歷史在中國古代文獻中鮮有涉及,目前主要通過考古學來研究。《北方先秦考古研究》首先通過考古資料展現了物質文化...
《中國北方先秦時期青銅鏃研究》是2008年黑龍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石岩。內容簡介 本書將北方先秦時期的青銅鏃分為夏商、西周、東周時期三大時間段,按照類型學的原理對青銅鏃進行類型分析,並以此為依據探討青銅鏃的演變特徵和...
《北京先秦考古》是2011年1月1日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韓建業。該書主要講述了北京地區在先秦時期的文化譜系、聚落形態、經濟形態等情況。...
《先秦考古研究(文化譜系與文化交流)》是作者韓建業20世紀90年代以來關於考古學文化譜系和文化交流研究的論文集,共收入19篇論文。《先秦考古研究(文化譜系與文化交流)》主要對中國中原、北方和長江中下游地區新石器時代至商代以前的文化...
通過研究認為,中國的北方地區是一個重要的銅刀起源中心,在與境外的不同時代的諸多文化進行交流的過程中,一直居於主導地位。《中國北方地區出土的先秦時期銅刀研究》適合從事歷史學、考古學特別是研究先秦時期歷史的研究人員以及高校相關...
本書是作者20世紀90年代以來關於考古學文化譜系和文化交流研究的論文集,共收入19篇論文。主要對中國中原、北方和長江中下游地區新石器時代至商代以前的文化譜系進行了梳理,探討了早期中國各區域間的文化交流以及早期中西文化交流問題。
主要研究內容涉及兩個方面,一是中國中原地區龍山至商代考古學文化的編年譜系、變遷過程與發展動因研究,一是北方長城地帶新石器時代至青銅時代的文化與社會進程研究及早期遊牧文化的形成機制研究。圖書目錄 序 林沄 (i)新石器時代考古 ...
許宏,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考古學會理事。主要從事中國早期城市、早期國家和早期文明的考古學研究。著有《先秦城市考古學研究》《最早的中國》《何以中國》《大都無...
第五章 北方長城沿線地帶的秦漢城邑 第一節 邊城的設定與考古發現 一 北方長城沿線區域的界定 二 邊城的設立 三 邊城的考古發現 第二節 郡國城 第三節 縣邑城與屬國城 第四節 城邑類型劃分 一 城邑規模 二 平面形制 第五節 ...
特別是所闡明的佛像服飾概念與漢地佛衣時空序列為佛教考古研究提供了一個普遍性的標尺。(3) 環境考古研究方向:研究重點放在中國北方地區,探討環境短時間尺度變化引起的資源利用、經濟方式、文化發展方面的不同程度的變化,長時間尺度變化...
張渭蓮、段宏振編寫的《中原與北方之間的文化走廊(太行山東麓地區先秦文化的演進格局)》目的在於構建先秦時期該地區古代文化編年系統,並在此基礎上研究不同時期考古學文化格局的演變,並進而分析形成這種格局的深層原因。
上部 秦與北方 甘、寧地區秦長城考察記 (3)考古資料所見先秦時期秦人交通陝甘的幾條路線 (9)劉坪墓地若干問題初論 (17)秦馬車的文化史意義——從秦陵出土銅車馬談起 (23)多彩的“邊疆”——考古材料所見公元前7~前3世紀...
目前開設的主要課程有:中國考古學概論、考古人類學方法論、北方民族考古通論、北方地區先秦考古、匈奴考古研究、鮮卑突厥契丹考古研究、蒙元考古研究、中亞考古研究、中西文化交流研究、北方民族體質人類學研究、北方地區環境考古學研究、中國...
廣州漢代考古與海交史研究 漢代南方牛耕與火耕水耨 關於兩廣出土北方動物紋牌飾問題 從出土遺物看南越王的飲食 南越王墓出土文字資料匯考 南越木簡選釋 關於廣州南越王墓的墓主問題 關於貴縣羅泊灣漢墓的墓主問題 南越政權與趙佗 趙...
36)張全超,朱泓 內蒙古涼城縣小雙古城墓地人骨研究,考古,2009年03期。37)張全超,朱泓 內蒙古和林格爾縣新店子墓地人骨研究,考古,2009年03期。38)張全超 “中國北方長城地帶”東周時期的北亞人種問題——兼談“古蒙古高原類型”的...
《東北ァジァにぉける先史文化の比較考古學研究》(日文),日本九州大學大學院,2002年。《中國北方的管銎斧》,《中原文物》2003年第2期。《克什克騰旗關東車遺址考古調查與試掘》,《邊疆考古研究》第2輯,科學出版社,2003年。《西拉...
四川地區船棺葬的考古學觀察陳雲洪(88)從繩紋演變看成都平原先秦文化變遷楊占風(115)中國西南早期青銅時代芻議周志清(127)淺析川西南青銅時代的管銎兵器——兼論川西高原在歐亞草原和北方文化傳播帶中的地位周志清(146)試論鹽源盆地...
第六章 黃河流域和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末期文化 第七章 長江流域和華南、西南地區新石器時代末期文化 第八章 中國新石器時代居民種系研究 第九章 中國新石器文化總考察和文明起源探討 附錄1 中國新石器時代主要考古文化年代簡表 附錄2 ...
郭大順,1938年11月生,1965年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研究生畢業。現為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名譽所長、大連大學教授。主要從事北方地區先秦考古。1983年至1994年任遼寧省文化廳副廳長期間,發現、主持了金牛山、牛河梁、姜女石三大遺蹟的發掘...
1990年,免試獲得國家文物局頒發的發掘領隊資格。著有三部田野考古發掘專題報告及10餘篇田野考古發掘報告。中國北方先秦考古學研究 主要涉及中國西北、華北和東北三個地區的新石器和青銅兩個時代的考古學研究。著有《黃土高原仰韶晚期遺存的...
小屯南地發掘與殷墟甲骨斷代 《古文字研究》第九輯,中華書局 1984年關於中國早期國家形式的幾個問題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1986年6期商文化青銅器與北方地區青銅器關係之再研究《考古學文化論集》1 文物出版社1987年...
研究專長 東北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北方地區青銅時代考古,田野考古調查理論與方法 學術成果 專著:2010:《中國北方地區出土的先秦時期銅刀研究》,科學出版社。2008:《重現女神——牛河梁遺址》,天津古籍出版社。論文、報告:2010:《大...
西亞考古 中國北方青銅時代 主要貢獻 科研項目: 國家社科青年基金:兩河流域史前時代 1991-1994 教育部:外國考古學史1992-1995 教育部:東周時期中國北方文化帶的形成2001-2004 教育部重大項目:河套地區先秦考古序列2005-2009 學術論文:...
《紅山文化玉器鑑賞(增訂本)》是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郭大順 洪殿旭。作者簡介 郭大順,河北省張家口市人,1938年生。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研究生畢業。在遼寧省從事北方地區先秦考古研究。因發現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而研究史前玉器...
已完成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秦文化的考古學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GIS支持下赤峰地 區環境考古研究 中華文明探源子課題,半支箭河中游先秦時期遺址的空間分布 在研項目: 東周時期三晉地區與北方地區的文化互動 ...
唐淼,女,1980年生,歷史學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文化遺產與博物館、先秦兩漢中國北方考古。現任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副館長兼考古學院副院長。教育經歷 1997-2009年,完成了吉林大學考古專業本、碩、博學習,並獲得...
26、《由殷墟出土的北方式青銅器看商人與北方族群的聯繫》(英文),收入《中國考古學》英文版(CHINESE ARCHAEOIOGY)第14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考古》雜誌社、德國沃爾特·德·格魯伊特出版社合作編輯、出版,2014年11月。27...
考古技術、宋元明考古、秦漢考古、隋唐考古、田野考古學、中國北方先秦民族史、指導考古學專業本科生田野考古教學實習等。調查工作 1988.4~7,青海省化隆縣上班主窪卡約文化遺址發掘;1990.8~10,內蒙古多倫縣砧子山元代墓葬群的發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