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魏天平二年(535年),置北揚州,治項城(今河南沈丘)。北齊天保二年,以百姓不附侯景,改為信州,改治陳(今河南淮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揚州
- 設定時間:東魏天平二年(535年)
- 位置:今河南沈丘
- 性質:古代地名
東魏天平二年(535年),置北揚州,治項城(今河南沈丘)。北齊天保二年,以百姓不附侯景,改為信州,改治陳(今河南淮陽)。
東魏天平二年(535年),置北揚州,治項城(今河南沈丘)。北齊天保二年,以百姓不附侯景,改為信州,改治陳(今河南淮陽)。
北豫州 成皋郡 虎牢(今河南滎陽汜水關) 3郡 義州 陳城 5郡 懷州 野王(今河南沁陽) 2郡 譙州 南譙郡 渦陽(今安徽蒙城) 4郡 梁州 陳留郡 大梁(今河南開封) 3郡 鄭州 潁川郡 潁陰(今河南許昌) 3郡 北揚州 陳郡 項城(今河...
六十九 信州,治項城。東魏置揚州,梁改為殷州,東魏又改為北揚州,後齊改為信州。七十 潁州,治汝陰縣,今安徽阜陽市。後魏置潁州。梁、東魏及北齊因之。七十一 南兗州,治小黃縣,今安徽亳州市譙城區。後魏置南兗州,北齊因之...
表明楚是一個大方言區,並且隨著勢力向東擴張,此後逐步擴大到長江下游以北地區,吳方言區則多吳越並舉,吳揚並舉。吳是包括江北的,如揚州、儀征、六合等地皆為吳之範圍。揚州地域廣大,與江淮荊楚陳青徐都有並舉,可見當時在下江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