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2日,北愛爾蘭首府貝爾法斯特發生騷亂,造成警察受傷、遭到槍擊。這次騷亂是當地主張北愛爾蘭脫離英國的天主教徒,為阻撓主張北愛留在英國的新教徒遊行而引發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愛爾蘭騷亂
- 發生時間:2010年7月12日
- 發生地點:北愛爾蘭首府貝爾法斯特
- 騷亂方式:扔炸彈
事件簡況,騷亂方式,事件分析,
事件簡況
2010年7月12日是北愛爾蘭新教徒一年一度的“遊行季”,當天,北愛爾蘭的新教徒們將舉行盛大的遊行慶典和宴會活動,以紀念1690年“博因河戰役”的勝利。但是,這場遊行在上世紀90年代,經常成為觸發當地騷亂的根源。新教的“奧蘭治會”遊行活動經常引發新教徒與警方和天主教徒的大規模衝突。雖然1998年北愛各方簽署了和平協定,並成立地方自治政府,局勢從此變得平靜了許多,但每年7月12日兩大教派間的衝突,無法輕易平息。騷亂發生在貝爾法斯特市中心的北部和西部地區,當時新教徒集會,為12日的傳統遊行作準備。2010年7月12日午夜時分,大約200名騷亂分子向警察投擲汽油燃燒彈和磚塊等物品,還有人開槍。警察隨後用水槍和橡皮子彈進行還擊。
騷亂方式
蒙面男子扔自製燃燒彈
北愛爾蘭騷亂12日達到頂峰。這一天也是該國信奉新教的“橙帶黨”舉行 “遊行季”的日子。去年的“遊行季”也曾發生類似騷亂。 12日,在愛爾蘭共和軍傳統勢力據點、貝爾法斯特北部的阿爾多伊尼地區,大約100 名天主教徒身著寫著“和平示威”字樣的T 恤,試圖阻止新教徒遊行隊伍通過。
在雙方對峙時,街道兩側的蒙面男子則用棍棒、酒瓶、石頭、自製燃燒彈和自製手榴彈等攻擊警察。在阿爾多伊尼地區長達4 小時的騷亂中,警方共發射了 70多枚橡皮子彈以控制局勢。在北愛的其他18個地方也發生了遊行示威。這是最近1 年來北愛出現的最嚴重的暴力騷亂。
在雙方對峙時,街道兩側的蒙面男子則用棍棒、酒瓶、石頭、自製燃燒彈和自製手榴彈等攻擊警察。在阿爾多伊尼地區長達4 小時的騷亂中,警方共發射了 70多枚橡皮子彈以控制局勢。在北愛的其他18個地方也發生了遊行示威。這是最近1 年來北愛出現的最嚴重的暴力騷亂。
騷亂者試圖點燃列車
在貝爾法斯特西南部的盧爾甘地區,騷亂者試圖對一列載有55名乘客的列車縱火。儘管由於列車司機及時將列車開走,最終沒有釀成悲劇,但這一事件導致了部分鐵路線路關閉。 截至13日,北愛爾蘭首府貝爾法斯特的多條道路仍然繼續封閉,被焚燒後的汽車殘骸、玻璃碎片、木板、鐵棒等仍然在街頭隨處可見。
襲擊主要目標是警察
北愛爾蘭政治領導人表示,騷亂中的主要襲擊目標是警察。在連續兩天的騷亂中,共有82名警察受傷,他們中大多數只是受了擦傷、挫傷等輕傷。目前只有兩名警察還在醫院中接受治療,其中一名警察胸部和手臂被子彈打傷,另一名女警則是被人從房頂上扔下的一塊鋪路石擊中頭部受傷。政治人士批評說,愛爾蘭共和軍中反對北愛和平進程的激進分子策劃了這起騷亂。
事件分析
北愛宗教敵視釀騷亂,新教徒和天主教徒關係緊張,暴力頻發。
此次引發北愛騷亂的主要導火索是2010年7 月12日信奉新教的“橙帶黨”的“遊行季”。 “橙帶黨”是愛爾蘭新教徒組成的政治集團,旨在維護新教及其王位繼承權。每年“橙帶黨”都會在北愛各地開始“遊行季”,以紀念1690年7 月12日威廉三世在博伊奈戰役中的勝利,該戰役確定了新教徒和英國在愛爾蘭的統治地位。然而,這種一年一度的遊行常常會導致新教徒與天主教徒之間緊張態勢升級,暴力事件頻發。
從1998年起,一個由英國政府任命的“遊行季”委員會對“橙帶黨”遊行的路線予以限制,防止新教徒的遊行隊伍經過天主教徒占多數的地區。由於這一限制措施和北愛和平進程,過去10年,由於遊行而引發的暴力事件已經有所減少,許多天主教徒儘管對新教徒的這一遊行有所不滿,但是已經能夠和平接受。不過,在部分地區,有關當局仍然沒有為部分遊行地點確定新的路線,其中就包括12日爆發騷亂的阿爾多伊尼地區。
此次引發北愛騷亂的主要導火索是2010年7 月12日信奉新教的“橙帶黨”的“遊行季”。 “橙帶黨”是愛爾蘭新教徒組成的政治集團,旨在維護新教及其王位繼承權。每年“橙帶黨”都會在北愛各地開始“遊行季”,以紀念1690年7 月12日威廉三世在博伊奈戰役中的勝利,該戰役確定了新教徒和英國在愛爾蘭的統治地位。然而,這種一年一度的遊行常常會導致新教徒與天主教徒之間緊張態勢升級,暴力事件頻發。
從1998年起,一個由英國政府任命的“遊行季”委員會對“橙帶黨”遊行的路線予以限制,防止新教徒的遊行隊伍經過天主教徒占多數的地區。由於這一限制措施和北愛和平進程,過去10年,由於遊行而引發的暴力事件已經有所減少,許多天主教徒儘管對新教徒的這一遊行有所不滿,但是已經能夠和平接受。不過,在部分地區,有關當局仍然沒有為部分遊行地點確定新的路線,其中就包括12日爆發騷亂的阿爾多伊尼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