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晉朝歷史,建立,數量戰績,作用,衰亡,戰例,
簡介
北府軍,又名北府兵,是中國東晉時謝玄主持創立的一支軍隊,一開始權力幾乎只屬於陳郡謝氏家族,後數度易主,並成為南朝軍隊主力。東晉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年),由於前秦已一統北部中國,東晉王朝受到空前的軍事壓力,因此詔求良將鎮御北方。當時的重臣謝安遂任命其侄子謝玄應舉。朝廷任命謝玄為建武將軍、兗州刺史、領廣陵相、監江北諸軍事,鎮廣陵。其時廣陵和京口聚居著大量逃避北方戰亂而來的流民,謝玄到任後,在這些人中選拔驍勇士卒如劉牢之等,建立了一支軍隊,太元四年(379年),謝玄改鎮京口,因為當時京口又名北府,故而其軍得名北府兵。太元八年(383年),北府軍在淝水之戰中一舉擊敗前秦大軍,乘勢追擊,劉牢之一度追到鄴,北府軍從此一戰,史上留名。太元十二年(387年),謝玄被解除了北府軍的領導權,司馬恬、王恭先後代之,北府軍軍閥化。晉安帝隆安元年(397年),王恭率北府軍起兵反晉,次年劉牢之殺之,代之為北府軍領袖。此後北府軍主要致力於鎮壓孫恩、盧循的天師道起義軍。晉安帝元興元年(402年),北府軍奉命征討在荊州割據的桓玄,劉牢之隨即投降桓玄,桓玄稱帝後削減劉牢之兵權,劉牢之意圖起兵對抗桓玄,然由於投降桓玄早已喪失人心,眾叛親離下自殺。元興三年(404年),原北府軍參軍劉裕率餘部在京口起兵反抗桓玄,並殺之。此後,北府軍成為劉裕的軍事支柱。420年,劉裕稱帝,建立宋,北府軍成為其皇家軍隊的主力。
晉朝歷史
魏晉時期,京口實則仍是貧瘠荒涼之處,但有長江作為有效屏障,因而南渡流民因為財力匱乏、勢單力薄,抵達可落腳的安全之地後便無力南行。京口作為流民大量的落腳點,因而流民紛紛組成武裝軍隊,以防禦異族南下。在王敦之亂時,郗鑒就以此地流民帥軍隊平亂拱衛晉室。
京口重鎮的地位自蘇峻之亂後日益凸顯,為了控制三吳經濟要地,拱衛京師,郗鑒被任命為八郡都諸軍事,節度浙東的王舒之軍和浙西的虞潭之軍。郗鑒以及其家族開始經營京口,使之成為荊揚之爭中建康的有力後盾。北府兵在東晉後期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實賴自郗鑒起的長期經營,謝玄在短期內並不能組建這樣一支足以左右南北關係的軍隊。
為充實長江下游的軍事力量,拱衛首都建康和抑制上游桓氏勢力東山再起,抵禦前秦南下等,謝安打算重新規整北府軍隊。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十月,朝廷任命謝安侄子謝玄為南兗州刺史,負責籌組新軍。謝玄隨即把南兗州的軍事治理機關從京口(今江蘇鎮江市)移到廣陵(今江蘇揚州市),募集流民帥,組建北府兵,兼招募徐、青、兗三州流民。當時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劉牢之等數人以驍勇應選,謝玄任命劉牢之為參軍,率領精銳作為前鋒。因為晉朝百姓稱京口為北京,所以當時人稱這支軍隊為“北府兵”。北府兵雖然組建匆忙,並無精良裝備,亦無正規訓練,但是因為流民帥長期率領軍隊與北方異族作戰,軍事力量不容小覷,三州南渡流民在落戶之前皆是半武裝性質,頗為強勁,因而北府兵的整體實力十分可觀。且太元四年(379)五月,前秦兵俱難、彭超部進攻淮南,並包圍三阿。北府兵援救三阿,一戰告捷,迫使前秦兵向北退逃。太元八年(383)淝水之戰,北府兵更是表現神勇,成為擊敗前秦的中堅力量。北府兵的軍事實力使它成為各政治集團爭奪的對象,北府將領也成為左右東晉政局的重要力量。
太元二年(377),朝廷因前秦強大,詔求文武良將鎮御北方。其時謝安當國,以兄子謝玄應舉。朝廷拜玄建武將軍、兗州刺史﹑領廣陵相,監江北諸軍事,鎮廣陵。徐(治京口)、兗(治廣陵)二州本是北來僑民的集中地。“人多勁悍”﹐富於戰鬥經驗,桓溫曾說:“京口酒可飲,箕可用,兵可使。”謝玄召募勁勇,徐﹑兗人民紛紛應募入伍,彭城劉牢之﹑東海何謙﹑琅琊諸葛侃﹑樂安高衡﹑東平劉軌﹑西河田洛﹑晉陵孫無終等皆以驍勇應選。謝玄以劉牢之為參軍,常領精銳為前鋒,戰無不捷,威震敵膽。太元四年,謝玄率兵在盱眙(今江蘇盱眙東北)﹑淮陰(今屬江蘇)和君川(盱眙北)等地擊敗前秦軍的進攻,進號冠軍將軍,加領徐州刺史,鎮京口。東晉稱京口為“北府”,所以稱這支軍隊為北府兵。
建立
王夫之關於北府兵建立的論述:“謝安任桓沖於荊、江,而別使謝玄監江北軍事,晉於是而有北府之兵,以重相權,以圖中原,一舉而兩得矣”。桓和謝是東晉四大門閥之二,所以兩者既有爭權奪利的衝突,也有維護士族階層權益的本能。從東晉政府整體的利益出發,謝安很好地處理了中央與地方藩鎮的關係,平衡了謝桓兩大家族的力量。
東晉所轄境土主要為荊、揚二州。荊州位居上游,地廣兵強,是防止北方南下的重要據點,設有強有力的都督府,“資實兵甲,居朝廷之半"。揚州為京畿之所在,乃立國根本。三吳及浙東是谷帛的重要基地。但是“建鄴擁天子以為尊而力弱,荊襄挾重兵以為強而權輕”(讀通鑑論),這種“枝強幹弱”的局面,就成為荊揚之爭的根源。
繼督荊州的桓沖把揚州的軍權讓給謝安,雙方互相協作,出現了“君臣和睦,上下同心”的局面。面對咄咄逼人的北方,謝安深知原來的世兵制軍隊腐敗不堪,根本對付不了前秦的軍隊,於是選派“有經國才略”的侄子謝玄為兗州刺史,監江北諸軍事,北鎮廣陵,組建北府兵。
北府兵是在太元二年(377)十月,謝玄拜建武將軍、兗州刺史領廣陵相、監江北諸軍事時組建的。《資治通鑑》孝武帝太元二年十月載:“玄募驍勇之士,得彭城劉牢之等數人,以牢之為參軍,常領精銳為前鋒,戰無不捷。時號北府兵”。《晉書劉牢之傳》則對此記載較詳:“太元初,謝玄北鎮廣陵,時苻堅方盛,玄多募勁勇,牢之與東海何謙、琅琊諸葛侃、平安高衡、東平劉軌、西河田洛及晉陵孫無終等以驍勇應選。選以牢之為參軍,領精銳為前鋒,百戰百勝,號為北府兵,敵人畏之”。
這裡兩個問題,第一,北府兵之得名由來。《通鑑》胡三省註:“晉人謂京口為北府。謝玄破俱難等,始兼領徐州。號北府兵者,史終言之”。謝玄太元二年為兗州刺史,領廣陵相、監江北諸軍事,開始招募軍隊;太元四年,打敗後秦在淮南的進攻,進號冠軍將軍,加領徐州刺史。於是他統帥的這支軍隊便正式稱作北府兵。其實,北府之名起自東晉之初。《世說新語》卷六排調第二十五注引《南徐州記》曰:“舊徐州都督以東為稱,晉氏南遷,徐州刺史王舒加北中郎將,北府之號,自此起也”。據《晉書 王舒傳》:王舒在宣城公司馬裒(póu)死後,即代裒鎮除北中郎將監青、徐二州軍事。 據《晉書 元帝紀》與《通鑑》卷九十,司馬裒為都督青、徐、兗三州諸軍事,鎮廣陵,事在建武元年(317)三月,同年十月薨,王舒代裒鎮廣陵當在此時。時元帝尚稱晉王,次年三月才即帝位,說明北府之號起自東晉之初。錢大昕《廿二史考異》卷二二《王恭傳》:“都督以北為號者累有不詳”條下云:“按徐、兗二州都督以北為號,故有北府之稱”。說明北府兵名稱的由來,是由於南徐、南兗二州都督以北為號。誠然,徐兗二州都督並不一定都以北為號,徐兗二州都督或刺史的治所也有廣陵、京口、下邳、淮陰、金城、合肥等處的不同。但自東晉初王舒以徐州刺史加北中郎將鎮廣陵後,徐兗二州都督或刺史習慣上一般都以加北為軍號;廣陵、京口作為北府鎮所的次數也最多,因此東晉人按習慣均可稱徐兗二州都督府為北府。然此時廣陵和京口鎮府所轄之兵,雖為北府之兵,卻並不是後來特稱的北府兵。直到太元二年謝玄以京口、廣陵為基地招募組建起來的新軍,才在歷史上特稱為北府兵。第二,北府兵的人員組成。北府兵既然是以京口、廣陵為基地組建而成的,而京口和廣陵所在的南徐州和南兗州是東晉北來僑民最多的地區,僅南徐州所屬就包括徐、兗、冀、青、幽、並、揚七州郡邑,僑寓人口計二十二萬之多,超過當地居民二萬餘。因此,北府兵當以北方僑民和子弟組成。從資料來看當時招募的主要是將,而不是兵。劉牢之、何謙、諸葛侃、高衡、劉軌、田洛、孫無終等實際上都是活動於江淮以南擁有一定武裝力量的流民帥,納入北府系統後,只需授予軍號或刺史名義,或補充一定兵員,就能作戰。但這絕不是說就沒有招募兵丁。晉元帝太興四年(321)五月庚申詔:“其免中州良人遭難為揚州諸郡僮客者,以備征役”。這是東晉初年的一次徵發,對象是淪落為僮客的北方流民。如何處置北方南下的流民,一直是東晉政局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設定僑州郡縣,就是用來解決這個問題。擔任僑州郡縣刺、守的,往往就是流民帥。如郗鑒初鎮京口,為北府鎮將時,“所統錯雜,率多北人”。謝玄受命兗州的前一年(太元元年),東晉“移淮北流人於淮南”,當是謝玄補充北府鎮將統兵的一個重要兵源。《謝玄傳》:“時苻堅遣軍圍襄陽,車騎將軍桓沖御之,詔玄發三州人丁,遣彭城內史何謙游淮泗,以為行援”。據《通鑑》,前秦軍圍襄陽,在太元三年四月,東晉發三州人丁當在刺史或略後,所發三州,以當時情況度之,當是僑立的徐、兗、青三州。這裡的三州人丁,據東晉初情況言之,編戶的可能性極少,主要應是太元元年淮北入淮南的流民。《宋書 五行志》謂太元三年:“氐賊圍南中郎將朱序與襄陽,又圍揚威將軍戴遁(遂)於彭城。桓嗣以江州之眾次偌援序,北府發三州民配何謙救遁”。這也證實北府將何謙所部,有三州民丁的補充,這是募兵充實北府將帥力量的一個證明。可知,謝玄籌組的北府兵,實際上是集合一部分原北府鎮將,後來又獨立、半獨立活動於江淮的宿將或流民武裝,並徵發一部分過淮流民予以補充而成。
數量戰績
北府兵首先遇到的是太元三年的時候前秦向東晉發動的一場進攻。太元四年二月,苻堅派征南大將軍苻丕率步騎七萬進攻東晉在西線的軍事重鎮襄陽。為配合西線的進攻,七月,又遣兗州刺史彭超為都督東討諸軍事,與將領俱難、毛盛等帥步騎十萬進攻東晉的東線重鎮彭城、淮陰、盱眙。次年二月,秦軍攻下襄陽,執晉將朱序。在東線,面對秦的進攻,晉派萬餘北府兵援救彭城,軍於泗口,欲遣間使報沛郡太守(彭城)戴遁而不可得。時彭超置輜重於留城(彭城郡屬縣,今沛縣東南),謝玄揚言遣北府將何謙率軍襲取留城,彭超釋彭城圍還保輜重,東晉彭城太守戴遁隨何謙帥彭城之眾奔謝玄,彭超進據彭城,而南攻盱眙。俱難攻克淮陰。四月,秦將毛當、王顯在攻拔襄陽後帥眾二萬東會俱難、彭超攻淮南。五月,秦軍攻拔盱眙,執高密內史毛操之,秦兵六萬圍晉幽州刺史田洛於三阿(今江蘇寶應)。三阿距廣陵百里,東晉朝廷大震,一面沿江布防,遣征虜將軍謝石帥舟師屯塗中,右衛將軍毛安之等帥眾四萬屯堂邑(今南京六合);另一面派謝玄自廣陵率北府兵救援三阿。六月,謝玄與田洛帥北府兵五萬敗秦軍於盱眙,秦軍退屯淮陰。玄遣北府將何謙帥舟師朔淮水而上,焚毀秦軍建造的淮橋,秦將邵保戰死,退屯淮北,謝玄與何謙、戴遁、田洛等乘勝追擊,再敗秦軍於君川(今盱眙縣北君山之川)。劉牢之等又破壞秦軍的運艦,秦將俱難、彭超僅以身免,秦軍在東線的進攻被謝玄組建不久的北府兵擊敗。上述史實可以看出,謝玄先前馳援彭城的北府兵僅萬餘人,而用於君川,最高數卻達到五萬,說明北府兵是在戰鬥中匯入各支力量而發展的。北府兵最大的戰爭是太元八年淝水之戰。其年七月,苻堅大舉入侵東晉,計步兵六十餘萬,騎兵二十七萬,由苻融和慕容垂率步騎二十五萬為前鋒,是年十月占據壽陽。東晉以謝石為征討都督,以徐、兗二州刺史謝玄為前鋒都督,與輔國將軍謝琰(yǎn) 、西中郎將桓伊等率眾八萬迎戰;另派龍驤將軍胡彬率水軍五千增援壽陽。前秦梁成率先遣部隊五萬屯駐洛澗(今壽縣西南),“柵淮以遏東兵”。謝石去洛澗二十五里而軍。胡彬得知壽陽已被破,退保浹石。十一月,劉牢之率五千襲取洛澗,殲滅秦軍一萬五千,殺梁成。晉軍乘勝至淝水右岸。謝玄為迅速與秦軍決戰,遣使苻融要求秦軍略向後退,“使晉兵得度,以決勝負”。由項城率輕騎八千趕來壽陽的苻堅與前鋒主帥苻融同意秦軍後移,企圖半渡而擊,“以鐵騎蹙(cù)而殺之”。誰知一退而不可復止,俘將朱序在陣後大呼“秦兵敗矣”,秦軍頓亂,苻融馳騎掠陣,馬倒後被晉兵所殺,苻堅也為流矢擊中,秦軍全線崩潰,“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勝計,淝水為之不流”。淝水之戰,根本原因是人心背向,但與北府兵英勇作戰也是分不開的。東晉用於淝水之戰的軍隊總計八萬五千人,其中有胡彬水軍、謝琰“台兵”、桓伊西府兵,還有桓溫部將檀玄所部,實際參戰北府兵只有五萬左右(楊德炳《關於北府兵的兵數與兵將來源》(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五期))。北府兵軍事方面戰績還表現在謝玄在東線的北伐。太元九年八月,謝安以徐、兗二州刺史謝玄為前鋒都督,帥豫州刺史桓石虔進兵渦、潁(今安徽蒙城、河南許昌一帶),經略舊都。謝玄進至下邳,秦徐州刺史趙遷棄彭城敗退,玄進據彭城,遣劉襲攻秦兗州刺史張崇於 城,兗州平。十月,又進伐青州,遣淮陵太守高素以三千人向廣固(今山東益都西北),秦青州刺史苻朗投降。接著又進兵冀州,遣龍驤將軍劉牢之,濟北太守丁匡據碻(qiāo) 磝(áo),濟陽太守郭滿據滑台,奮武將軍顏雄渡過黃河立營,苻丕遣將桑據屯黎陽(今河南濬縣東南)以拒,玄命劉襲夜襲桑據,克黎陽,苻丕惶恐欲降。玄遣晉陵太守滕恬之渡河守黎陽,“三魏皆降”。朝廷以兗、青、司、豫平,加玄魏都督徐、兗、青、司、冀、幽、平七州軍事,玄駐軍彭城,“北固河上,西援洛陽,內藩朝廷”。太元十二年三月,司馬道子掌實權,朝議“以征役既久,宜置戍而返”。降晉丁零族翟遼據黎陽反,執滕恬之,泰山太守張原舉郡叛晉,河北騷動。玄還鎮淮陰,北府兵北伐攻下的地區又為後燕占據。
作用
謝安組建北府兵除了抵禦北方強敵的入侵,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要改變揚州“權重而力弱”的局面。
孝武帝寧康三年,桓沖把揚州的事權讓給謝安,自己出任都督徐、豫、兗、青、揚五州諸軍事、徐州刺史,出鎮京口。翌年,謝安欲以孝武帝後父王蘊為方伯,“乃復解沖徐州,直以車騎將軍都督豫、江二州之六郡軍事,自京口遷鎮故孰”。太元二年,鎮守荊州的桓轄死,桓沖還督江、荊、梁、益、寧、交、廣七州軍事、荊州刺史。謝安使桓沖從京口退至故孰,再退至桓氏根據地荊州,主要是借用了褚太后與王皇后的權柄。為了從根本上改變沒有軍事依託的狀況,謝安令玄在廣陵組建北府兵。組建之初,桓沖坐鎮荊州,仍以四方鎮桿為己任,還瞧不起揚州的力量。淝水之戰時,沖“深以根本為慮,乃遣精銳三千來赴京都”,認為謝氏不頂用,結果出乎意料。桓沖死後,荊、江二州守宰並缺,謝安仍以桓沖侄桓石民鎮荊州,桓石虔鎮豫州,改任桓伊為江州,“即以三桓據三州,彼此無怨,各得其所”。朝廷出現了難得的安定局面,固然與謝安處置有關,但與北府兵的平衡力量也不無作用。一個更明顯的事實是,北府兵建立前,往往是鎮守荊州的鎮將輕易起兵反叛中央,北府兵建立後,荊州鎮將必須與鎮守京口的北府兵將領聯合起來才能成功。晉安帝興元元年,荊、江州刺史桓玄反叛,由於收買了都督兗、青、冀、幽、並、徐、揚州晉陵軍事,南兗、南青二州刺史劉牢之而獲得成功。而後劉裕擊滅桓玄恢復晉室,最終又取晉帝而代之,都是依靠了北府兵為骨幹力量。
衰亡
淝水之戰後不到二年,即太元十年四月,謝安為了避開司馬道子,出鎮廣陵,讓出中樞朝權。太元十二年正月,朱序為青、兗二州刺史,代謝玄鎮淮陰,征玄為會稽內史,解除了他的兵權。太元十五年,孝武帝以後兄王恭為都督青、兗、幽、並、冀、徐州晉陵諸軍事,兗、青二州刺史,鎮京口,北府兵為王恭掌握。隆安元年,恭在京口起兵反對司馬道子和王國寶,北府兵成為內部火併的工具,次年恭再次起兵,其司馬劉牢之反戈擊滅王恭,代恭為都督青、兗、幽、並、冀、徐、揚州晉陵諸軍事,鎮京口。隆安三年,孫恩起義,北府兵又成為鎮壓起義兵的主要力量。元興元年三月,劉牢之投降桓玄,旋被奪去兵權被迫自殺,北府兵為桓玄併吞,北府兵重要將領高素、竺謙之、竺朗之、劉襲、劉季武、孫無終均被殺,劉襲兄冀州刺史劉軌及寧朔將軍高雅之,劉牢之子劉敬宣投奔南燕慕容德。北府兵根據地京口和廣陵,分別由桓修和桓弘鎮之,北府兵士眾由諸桓分領,北府兵至此被瓦解。從東晉太元二年北府兵建立,到太元十二年謝玄解除兵權,共十年。從太元十二年至元興元年十五年時間,北府兵主要掌握在劉牢之手中。元興三年,劉裕在京口重組北府兵,但這不是北府兵的重建,而是一個新的王朝軍隊的肇始。
戰例
五月,謝玄復率何謙﹑劉牢之等解田洛之圍。
六月,又連續大敗秦軍,彭超﹑俱難僅以身免而北逃。
十二年,朝廷征謝玄為會稽(今浙江紹興)內史,以朱序為青﹑兗二州刺史,代玄鎮廣陵。謝玄從此失去對北府兵的領導權。此後,譙王司馬怡,外戚王恭相繼任青﹑兗二州刺史,統領北府兵。安帝隆安元年(397),王恭自京口起兵反晉,北府兵從此成為東晉統治集團內部火併的工具。次年,王恭二次舉兵反晉,司馬劉牢之投降朝廷,倒戈擊敗王恭。朝廷乃以劉牢之代恭都督兗﹑青﹑冀﹑幽﹑並﹑徐﹑揚州晉陵諸軍事。劉率北府兵鎮京口,成為割據一方的軍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