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曆來是中國教育探索創新的先鋒。早在1995年北大套用文理學院通過探索實踐,走出一條迎解高考、高招、高教制度的成功之路,並為高考落榜生、廣大社會青年開闢了一條知識“登天的雲梯”。社會稱之為:北大模式。化解了異地高考的難題和壓力。同時也解決了學校辦學經費不足的難題,由於上學住宿費略高於普通院校和存在一定的中介服務費問題,2003年“北大模式”在“整頓教育亂收費”中被取消。當今,如果規範收費標準,確定服務收費的合法性,復興“北大模式”,定會大大迎解異地高考和諸多的相關的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大化解異地高考模式
- 招生;:,自主招生
- 管理:院長和管理者是北大派來的
- 入學:由北京大學統一出卷
北大模式概況,北大化解高考模式簡介,這種創新模式的取消,辦學的相同點與不同點,相同點,不同點,特點,優點,借鑑歷史,發展未來,意義作用,焦點核心,
北大模式概況
中國的高考、高招、高教制度從中國的計畫經濟跨入市場經濟,在摸著石頭過河中走到了今天。歷年來,都引起社會各界跌宕起伏的理論紛爭,甚至成為上層決策的焦點問題。
早在1995年,以北京大學套用文理學院為先導的各高校早已針對上述難題投身實踐,同時,也為解決辦學經費不足困境,在摸索市場經濟辦學,謀求發展的道路上,探索破解難關,走出了困境,,並迎來雨後春筍般的方興未艾事業發展道路。
但2003年,從站在計畫經濟的教育管理角度看,這種市場經濟創新模式在歷經8年的市場經濟的運作和發展中,出現了高於一般院校的多收費問題,在國家治理教育亂收費的整頓中,並懲處了有償服務的中介人員,因這一點,最終全部徹底取消了這種在市場經濟中探索的辦學模式。在當今這類辦學模式已成為歷史,早已經不存在了。
在異地高考討論焦點的今天,再度借鑑這種模式,採取去粗取精,棄其糟粕,不以一葉蓋全,因噎廢食,復興這種辦學模式,必將緩解教育資源不足的矛盾和壓力,勢將大有裨益。
北大化解高考模式簡介
早在1995年,北京高校就已經成功地創新這種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模式了。
一,自主招生招生;,共招4類對象,高考落榜生、社會自願報名生、單位委培生、各地推薦生。凡持有高中畢業證和具有相當於高中水平的青年都可以通過當地(本學院指定的站點)報名,曾對服務於報名的站點(或學校)留取一定的有償中介服務費。
二,入學:由北京大學統一出卷,進行統一入學考試,考試水平為大專合格線錄取。
三,師資:北大的師資極為雄厚,入學後學員享有北大的老師、教授上課,師資水平和教學質量均屬上乘一流。
四,管理:學院是北大38所院校之一,院長和管理者是北大派來的,隸屬北大,學院掛北大牌子,由北大統一管理,學生髮北大學生證、圖書證等,參加北大運動會、講演會、文藝演出會等以及政治教育活動、黨團活動。
五,教材:使用北大的教材,由北大統一採購,統一發放,統一使用。
六,教學:全由北大制定教學計畫,教學安排,教學進度,教學指導等。
七,校舍:北大的土地,北大的教學樓,北大的校舍,北大的圖書館,北大的體育場。全是北大的財產,絕不是租用的。每年招收2千至5千學生。
八,畢業:由北大統一出題考試,畢業後發北大畢業證書。同時,為了迎合高教委,學員還要參加成人畢業考試,成考要比北大出題考試更簡單,更淺顯,更容易。除特殊原因外,幾乎沒有考不合格的。及格後再發一個成考畢業證書。
九,戶口:入學不遷戶口,一律發暫住證。畢業檔案歸人才辦。
十,等級:在校生(尤其是高考落榜生)入學一年後參加級別考試,根據分數分別上大學專科或大學本科班,經過北大的環境和高等教育後,通過4-6級英語,可再考學士或碩士學位。許多高考落榜生,在此畢業後考上研究生獲取碩士。
十一,收費:學費與全國院校(高教委規定的)收費標準相同,統一標準。僅住宿費略高於一般院校(高出2千元左右)。
這種創新模式的取消
因住宿費高收2千元左右和服務於報名的中介人,收取勞務費的問題,是取消這種辦學模式的根源,用延續計畫經濟的教育管理角度看,在當時治理整頓教育亂收費,這種市場經濟的運作,是侵害了民眾利益,致使這種辦學模式中的部分人員受到黨紀和法規的處分。並對學院採取了紅牌警告與停辦。
辦學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相同點
學員在北大受到的教育相同,教育環境也相同,師資和教材都相同,畢業後考研等學歷水平都相同。
不同點
入學學生的水平與高考狀元的分數不相同,招生渠道不相同,在校學籍不相同(學員學到真本事,畢業後,學籍就已沒用了)。
特點
這種是自主招生模式。一是,寬進,門檻低,誰都可以通過本院校在全國設立的自主招生站報名,二是,學員進步晉級機會多,入學時進行本院相當於高考水平考試後,分為大專與大本班,大專班的學員還可以在次年成考後,進入大本班,在大本班的學員可以直接考研。學員有許多不斷跨越進步發展機會。
優點
北京是文化的首都,在這種辦學模式下,能將一個高考落榜生通過高水平的教學質量,最終考上研究生的過程,在當時,這類案例非常多。這也是在市場經濟中創新辦學的一種模式。從1985年至2003年,全國高校在這種創新楷模下,是廣普存在的一種辦學模式。
借鑑歷史,發展未來
意義作用
“異地高考”具體政策的制定,既不能交給地方,也不能交給教育部,而應該開門立法,廣泛徵求社會各界的意見。 在討論異地高考問題的今天,再度借鑑這種模式,採取去粗取精,棄其糟粕,不以一葉蓋全,不因噎廢食,也許大有裨益。
焦點核心
取消這類辦學的模式的結症和焦點是:“學校多收費問題,中介有償服務侵害了民眾利益問題”,如果在當今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在教育資源缺乏的基礎上,平衡利弊,採取和允許適當有償服務,制定和規範合理的服務收費標準,必將是這類辦學的發展道路。
當前,全國各大院校在國務院寬鬆政策下,都擴建了校舍和容積。舉辦和復興這類辦學模式必將為北京、上海、廣州等各大城市的異地高考生起到及時的緩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