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倉文創街區
- 外文名:BeiCang Cultural and Creative Block
- 地理位置:重慶市江北區建北一支路塔坪55號
- 著名景點:北倉圖書館
- 開放時間:全年:周日 19:30-21:30
- 景點級別:無等級
- 門票價格:免費開放
- 占地面積:22000 m
名字由來,歷史沿革,核心內容,所獲榮譽,北倉圖書館,
名字由來
“北倉”之名,保留了原來江北紡織倉庫的本意。所謂“倉廩食、知禮節”,北倉不僅要有物質上的豐富,更要追求精神上的充實。北倉以記憶、重生、共建和相融為核心理念,致力於將其打造成一方城市文化領地,讓北倉成為城市中精神、文化的糧倉。
歷史沿革
抗日戰爭時期,河南“豫豐”、湖北“裕華”等13家大型棉紡廠遷渝,重慶成為戰時中國主要紡織基地。90年代末企業改制,主城區倉庫失去功能,屢遭拆除,重慶市江北紡織倉庫成為所剩不多的工業遺存。
重慶市江北紡織倉庫建造於上世紀60年代,曾經承載重慶紡織行業重要物流中轉功能,90年代末對外承租。作為重慶紡織產業僅存市區的工業遺產,閒置十餘年,占據觀音橋商圈核心位置,在當前城市建設的發展趨勢下,具備城市、社區、人文、建築再生功能價值。
北倉文創街區未來以將分為三個街區開放。
一街區(已建成): 基地面積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600平方米,由一條街道,一座倉庫,一個花園,一棟社群大廈組成。以城市文化圖書館、網際網路+文創體驗店為核心。每周五晚深夜讀書會以及每周六晚電影分享會已做成常態活動為市民及創業者提供一個學習、交流、分享的公共平台。
二街區(向外拓展):規劃理念為影視基地,創投基地,國際文化交流為中心,著重於核心孵化項目成果的轉換及體驗。實現其“城市二次更新”的文創示範大街區。
核心內容
1:城市人文建築二次更新,實現社區和諧共融示範
北倉文創街區,以城市二次更新為示範目標,以老建築歷史文化為基石,保留了原有建築的結構及元素,尊重其一磚一瓦一草一木。讓歷史時尚化,空間情境化,將具有人文情節的內容植入其中,讓老建築有機更新。然後與社區民眾有機融合,鑄造出新的城市文化生態內容。
2:建立“網際網路+”與“文創+”線下體驗試驗場
北倉在街區內實踐網際網路+與文創+線下體驗模式,打造人們對新的消費需求,形成新的品牌孵化與美好生活的體驗場景。北倉始終堅持創新思想,最佳化品牌結構,讓市場機制促進其發展,讓文化產業成為新的生產力,實現創新、合作、共贏、開放、分享的公共場所。
3:通過營造雙創試驗工場,打造青年人才社群文化創新基地
北倉以特殊的文化社區為依託,進行雙創試驗,致力於人才與文創產業的孵化,著力推動青年人才、文化創意人,將他們的創作思考融入其中,讓文創實質性地成為一種交流契機,讓文化活動與現實生活相遇。同時,北倉打造青年人才文化領地,構建一個24小時文化,工作休閒基地。
4:營造人文書倉,倡導全民閱讀,催生文明城市
北倉文創街區著力打造的城市24小時公共圖書館,旨在營造人文書倉,號召全民閱讀,以創新實驗作為文創示範效應,催生文明城市。
未來的北倉文創街區,將由城市圖書館、生活美學館、文化體驗空間、創意項目孵化、人才基地,創客空間、社群大廈等組成,以參與、互動、分享為主導方向,最後形成新的生活與工作方式的文創生態場所。
所獲榮譽
2020年11月18日,當選“成渝潮流新地標”。
北倉圖書館
北倉圖書館是一座共享圖書館、24小時圖書館,還會有“以書會友”的主題,以“帶上您的書到北倉圖書館,用書換上一杯咖啡。”這種交換的概念,讓閒置的書籍重新獲得被共享的生命。為市民提供一個學習、思考、分享傳播的公共平台。北倉圖書館開放2016年10月正式對外亮相,開館後主要承接活動包含建築、生活美學(烘焙、扎染、攝影、書法、陶瓷、繪畫、插花)、攝影、文學、設計、手工、金融、原創等。活動形式包含集市、展覽、分享、講座、發布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