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風俗圖

北京風俗圖

《北京風俗圖》是1986年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師曾。

基本介紹

  • 書名:北京風俗圖
  • 作者陳師曾
  • ISBN:8205-2
  • 類別:人文社科
  • 出版社:北京古籍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86年06月
圖書目錄,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風采宣南
北京風俗
收破爛
旱龍船
貨郎
牆有耳
磨刀人
賣烤白薯
品茶客
玩鳥
吹鼓手
山背子
趕大車
抗街
賣切糕
潑水夫
乞婆
旗裝少婦
陸地慈航
菊花擔
冰車
拉駱駝
執旗人
說書
果擔
喇嘛
掏糞工
話匣子
壓轎
算命
賣胡琴
拾破爛
回娘家
喪門鼓
人力車
糖葫蘆
潘語舲跋
志魚跋
王蓮跋
遐道人跋
附錄:陳師曾的北京風俗

作品賞析

《北京風俗圖》是陳師曾美術創新及其文人畫思想最全面、最徹底的詮釋。題材分四類:第一類描寫普通勞動者和窮苦市民的生活百態,占半數以上,如收破爛者,撿拾破紙碎布的老人等;第二類描寫舊時北京的婚喪嫁娶和民間娛樂活動,如吹鼓手、執旗人;第三類是前清的遺老遺少百無聊賴的情態,如品茶客、玩鳥者等;第四類是諷刺畫,如“陸地慈航”、“牆有耳”。陳師曾以真實的筆調描繪了20世紀初的社會民俗風貌。當時的中國,民主革命的浪潮與封建勢力仍在作著不屈不撓的鬥爭,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護法運動、護國運動等一次次地震盪著中國。作為一個有民主思想的文人畫家,陳師曾雖然不處在革命的洪流之中,然而他卻用其敏銳的眼光、幽默的筆調為我們勾畫了嚴酷的歷史,揭示了處在社會最底層的北京市民生活的真相和悲慘命運,表現了他對勞苦大眾的同情心,對不平等社會的揭露和抗爭精神。這種創作思想和歷代傑出文人的人文關懷精神是一脈相承的,是他所強調的“人品”和“思想”的文人畫精神在其作品中的具體表現。畫成之後,許多文人、畫家如金城、姚茫父等為之題字賦詩,使之更加具有了文人畫的意味。《北京風俗圖》打破了晚清人物畫囿於佛道、仕女、高士一類題材的局面,將民主的人文主義思想和現實主義精神引入藝術,使藝術回歸現實生活,這在中國近代人物畫發展史上無疑具有里程碑意義。
在繪畫技法方面,這些作品都是些默寫心記的速寫式的意筆畫,甚至人物的五官也僅略為點畫,但情態卻得到了生動的表現。淋漓盡致地體現了他的文人畫注重意象而不專注於形似的藝術思想。同時,《北京風俗圖》還堅持了文人畫一向主張的以書入畫的原則,使之有著傳統筆墨的形式美。另一方面《北京風俗圖》又採用了西方的藝術手法,人物的線條和著色都有西洋畫形體、光線的痕跡,不過由於線條占絕對優勢,西畫的痕跡僅在若有若無之間,體現了他“宜以本國之畫為主體,舍我之短采人之長”的美術創新思想。
《北京風俗圖》是陳師曾美術創新和文人畫思想的結晶,無論在近代漫畫史上、人物畫發展史上還是在近代繪畫思想史上均有開創之功,堪稱中國繪畫史上史詩式的佳作。

作者簡介

陳師曾(1876.3.12-1923.9.17),又名衡恪,號朽道人、槐堂,江西義寧人(今江西省修水縣),著名美術家、藝術教育家。陳師曾出身書香門第,祖父是湖南巡撫陳寶箴,父親是著名詩人陳三立。1902年東渡日本留學,1909年回國,任江西教育司長。從1911年2月至1913年4月,他受南通張謇之邀,至通州師範學校任教,專授博物課程。1913年又赴長沙第一師範任課,後至北京任編審員之職。先後兼任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北京美術專門學校教授。1923年9月為奔母喪回南京,不幸染病逝世,終年僅47歲。陳師曾善詩文、書法,尤長於繪畫、篆刻。其山水畫在承襲明代沈周、清代石濤技法的基礎之上,注重師法造化,從自然景觀中汲取創作靈感;寫意花鳥畫近學吳昌碩,遠宗明人徐渭、陳淳等大寫意筆法,畫風雄厚爽健,富有情趣;人物畫以意筆勾描,注重神韻,帶有速寫和漫畫的紀實性。其著作有《陳師曾先生遺墨》(10集)、《陳師曾先生遺詩》(上下卷)、《中國繪畫史》、《中國美術小史》、《中國文人畫之研究》、《染倉室印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