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科學裝置研究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科學裝置研究院,位於中國北京市,成立於2022年3月,以便推動房建成院士牽頭申請並獲批立項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建設和人才培養,獲教育部每年博碩士各50個招生專項指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科學裝置研究院
  • 成立時間:2022年3月
  • 機構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37號
  • 主管部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發展歷史,科研條件,科研成就,人才培養,

發展歷史

2022年3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科學裝置研究院成立。

科研條件

  • 科研平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科學裝置研究院擁有多個“大平台”,包括“慣性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極弱磁測量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量子感測技術”工信部重點實驗室、“中英量子感測技術”教育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家航天局“中英空間科學與技術”聯合實驗室等多個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和人才培養基地。獲批“導航制導與感測——先進慣性儀表與系統技術”國家自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先進慣性儀表與系統技術”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等多個國家級和省部級創新團隊。
  • 師資力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科學裝置研究院共有教師119人,其中北航教師62人、北航兼聘博導12人、北航杭州和寧波研究院屬地化科研人員45人。包括兩院院士6人(含兼聘),國家級傑出人才5人,國家級青年人才8人,博士生導師38人(含兼聘),碩士生導師43人(含全職博導)。

科研成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科學裝置研究院研製成功核心指標國際領先的超高靈敏極弱磁場與慣性測量實驗研究裝置、小型化原子自旋陀螺儀原理樣機、高精度光學陀螺位置姿態測量系統及磁懸浮慣性穩定平台、衛星新型姿控儲能兩用飛輪、大抽速超高真空磁懸浮複合分子泵等具有國際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的系列創新成果。發表SCI論文600餘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00餘項。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第十九屆中國專利金獎1項等。

人才培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科學裝置研究院科研團隊依託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進行了高質量的人才培養,取得了豐碩的人才培養成果。2007年以來,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篇、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1篇、國家一級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5篇、北航/北京市/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8人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研究生5人、首屆中國(國際)感測器大賽特等獎1項、北航“研究生十佳”博士生7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