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興大助學基金會成立於2010年3月,她的前身是 “北京六合興濟困助學中心”,是於2001年正式在北京市民政局登記註冊成立的專門致力於助學扶貧的獨立民辦非經營性事業單位,也是中國扶貧開發協會的一個分支機構,法人代表薄熙成。註冊及辦公地址位於北京市建國門外大街26號,長富宮中心D座。由於工作需要助學中心於2010年3月正式完成改制工作,變更為“北京興大助學基金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興大助學基金會
- 成立時間:2010年3月
- 前身:北京六合興濟困助學中心
- 性質:非經營性事業單位
基金會簡介,基金會活動,
基金會簡介
理事會
北京興大助學基金會現有十一名理事共同組成興大助學基金會理事會,他們是:
薄熙成(原北京六合興濟困助學中心理事長)
盧 兵(原北京六合興濟困助學中心副理事長)
趙笑長(山西遠鑫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傳貴(大連華南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艾澤兵(重慶璧山縣天佑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楊延良(山東博匯紙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東明(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白培中(山西焦煤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李建明(南燁實業集團公司董事長)
翁振傑(重慶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執行長)
曹小寧(原北京六合興濟困助學中心培訓部主任)
作為北京興大助學基金會的前身,北京六合興濟困助學中心的第一個目標是資助和培養考上重點大學的貧困學生。自2001年至今,已資助和培養了七期近千名貧困大學生。他們主要就讀於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河北大學、河北師範大學、天津師範大學等十所全國重點高校,現在已有六期學生順利完成學業,走上了工作崗位。“助學中心”給每名選定的貧困大學生每年資助五千元學費,連續三至四年,直至大學畢業。每年的寒、暑假期間,還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精力,對學生進行集中培訓,本著行萬里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助學中心”培訓學生的足跡,踏遍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廣東、四川、重慶、寧波等沿海開放地區和內地省市;讀萬卷書,以廣博學生的知識——先後編輯印發了數十種課外學習參考書,並為學生精選、購買和配發了大量國內外經典著作、各種工具書。“助學中心”工作和培訓的目標,是努力使受助學生逐步具備兩種視野:橫向的、寬闊的世界視野和縱向的、深邃的歷史視野。“助學中心”還在培訓中聘請各級領導、著名專家學者以及成功企業家為受助學生進行講座授課,涉及政治、經濟、哲學、文化、歷史、國際時事政治、社會熱點問題、個人素質培養等諸多方面,以全面增加學生的知識面。“助學中心”還在網上建立了“校友錄”和“學生論壇”,以此為平台加強“助學中心”與學生,以及不同學校、不同專業、不同年級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
經過近十年的實踐和努力,受助學生均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較大的收穫和進步。受助學生中在各學校擔任班、系、校學生幹部和黨團幹部的,占到受助學生總數的95%以上;在大學期間入黨的,占49%;因學習成績優秀獲得學校各類獎學金的,占60%;大學畢業後被學校保研和考研的占38%;所有受助學生畢業之後百分之百都能順利找到工作,無論是在學校、在家鄉,還是走上工作崗位後,都受到各方面的好評。我們正在並將繼續探索一條把扶貧、助學和教育、培養人才結合在一起,使受助貧困學生健康成長的新路。
2007年,“助學中心”又將目光集中到了高中助學上。目前我國已實現了國中以下九年制的義務教育,並正在不斷加大對大學貧困生的幫扶力度。相比之下,高中的三個學年已成為貧困家庭孩子上學歷程中的瓶頸。為此,“助學中心”發起了一個新的高中助學工程,即“興大高中助學工程”,力圖幫助更多貧困家庭的孩子順利完成高中的學業。
2007年8月,“興大高中助學工程”開始籌劃實施,立即得到了不少企業的熱情支持和贊助,同時也得到了山西、河北兩省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兩省九個市的市政府均與“興大高中助學工程”簽訂了給與1:1配套資金支持的協定書,從而使高中助學的工作得以順利展開。
2007年秋,“興大高中助學工程”在山西、河北兩省九個市27個貧困縣正式啟動,每縣每年資助一百名高一貧困學生,每人每年2000元人民幣,連續資助三年,直至高三畢業,每個學生受資助6000元。“興大高中助學工程”自2007年至2009年,每年均選擇資助2700名貧困家庭的學生,目前在校受助學生已達8100名。
除了為受助學生髮放助學金外,“興大高中助學工程”還開展了多方面的教育活動。2009年春季,在國家出版總署,中國出版集團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助學工程為受助的32所高中學校每校捐贈了10000多冊圖書,以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開闊學生的知識眼界。2009年暑假,“助學中心”組織在大學的受助學生分赴九市二十七個貧困縣的32所高中,與高中的學生進行交流、學習。他們在一起演講、交流學習經驗、溝通、家訪、參觀,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互動活動極大激發了高中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在精神上得到了很大的鼓舞。2010年的2月份,“助學中心”組織了部分高中生代表和受助的大學生以及各校校長、老師、市、縣兩級負責教育的領導等在北京懷柔進行培訓、演講和歌詠比賽,增加了學生之間的交流,鼓舞了他們的自信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及愛國熱情,加強了同學之間的友誼,給他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2010年3月,“北京六合興濟困助學中心”正式改制為“北京興大助學基金會”。基金會第一次理事會討論並通過了2010年基金會的主要工作和任務:
(一) 繼續興大高中助學工程。
1、 與河北、山西兩省的九個地市政府續簽下一步助學協定書。落實政府支付的配套資金。
2、 在原有的三十三所高中學校中,每年仍按2700人的規模資助高中貧困生。
3、 在校學生保持每年資助8100人的水平,即高一、高二和高三每屆2700人。由基金會發放的助學金總額為810萬元,每年秋冬季發放。
(二)制定並實施對於考入大學的高中生繼續給予資助的方案。
1、 受資助大學生的基本條件:
a、 是高中受資助的“興大”學員,並適當考慮33所高中當中的特優非興大貧困學生。
b、 考入原來興大所聯繫的十所重點大學的學生,即北京地區的清華大學、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天津地區的天津師範大學、天津大學、天津南開大學、山西地區的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河北地區的河北大學和河北師範大學。
c、 家庭情況確實貧困。必須由當地政府開出新的家庭貧困證明。
2、 大學生的資助標準為每年每人4000元直至大學畢業。預計每年招收200名“興大”大學生。
3、 對於“興大”大學生仍然根據需要適時進行集中和系統的培訓,以提高他們的政治思想和綜合素質水平。具體做法基本按原有對“興大”大學生的教育和管理辦法執行。
(三)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出資支持基金會,大力發展基金會的成員。
1、在不斷發揮現有基金會理事單位能力的基礎上,所有理事都有責任和義務更廣泛地發展新的資助單位,推薦新的理事單位,為基金會籌集更多的資金,努力把興大助學基金會做大做強。
2、嚴格各項財務管理制度,加強對現有資金的保值增值管理。真正創建一個公開、透明、乾淨、高效、節儉的基金會品牌。
基金會活動
為太原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第11期新生髮放助學金
2013年11月29日,北京興大助學基金會為太原理工大學第11期32名新生電匯2013年度助學金每人5000元總計160000元。為北京郵電大學第11期30名新生電匯2013年度助學金每人5000元總計150000元。至此北京興大助學基金會2013屆所有十所大學新生的助學金全部發放完畢。
北京興大助學基金會為2013年新受助的六所大學學生髮放助學金
北京興大助學基金會2013年11月8日為2013屆受助的六所大學新生髮放助學金。
北京工業大學30人,每人5000元,總計15萬元。
中國人民大學30人,每人5000元,總計15萬元。
山西大學30人,每人5000元,總計15萬元。
天津師範大學30人,每人5000元,總計15萬元。
河北大學30人,每人5000元,總計15萬元。
河北師範大學30人,每人5000元,總計15萬元。
總計發放助學金9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