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成立於1958年8月21日,是中國最早從事空間技術研究的單位,是中國唯一從事太空飛行器回收著陸技術的專業研究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
- 成立時間:1958年8月21日
- 機構隸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 主要職能:空間機電研究
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成立於1958年8月21日,是中國最早從事空間技術研究的單位,是中國唯一從事太空飛行器回收著陸技術的專業研究單位。
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成立於1958年8月21日,是中國最早從事空間技術研究的單位,是中國唯一從事太空飛行器回收著陸技術的專業研究單位。發展歷史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成立於1958年8月21日,是我國最早從事空間技術研究的單位之一。...
BGI-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散熱技術聯合實驗室於2023年10月25日成立。發展歷史 2023年10月25日,BGI-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散熱技術聯合實驗室在“北京石墨烯論壇2023暨北京大學納米化學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慶典”上正式揭牌。
劉志剛 劉志剛,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多工序數控工具機操作調整工,技師。所獲榮譽 2023年4月,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楊志 楊志,女, 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無線電裝接工。2022年4月,入選2022年首都五一勞動獎章推薦對象公示名單。
《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發展途徑研究與多用途飛船概念研究文集(1986年至1991年)》收錄了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航天技術專家於1986年至1991年間撰寫的有關載人航天的研究報告和論文,反映了在1992年我國載人飛船工程立項之前,關於我國載人航天發展途徑...
羅世魁 羅世魁,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人物榮譽 2017年6月,羅世魁的大型高穩定輕量化C/SiC整體結構成套製備技術及空間遙感套用項目,榮獲2017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非金屬材料組初評通過通用項目二等獎。
《安全返回——太空飛行器回收與著陸技術的發展與成就》是2019年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該書講述了我國太空飛行器回收著陸技術60年來的發展和成就作了概括性的描述。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五篇,共17章。*篇為...
太空飛行器回收著陸技術是航天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1958年8月21日組建以來,直至現在的50年發展歷程中最穩定、最健全的專業技術,不管研究所承擔的任務和研究的方向怎么變化,專業發展怎么變動,回收著陸技術總是作為其主導專業...
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是研製返回式衛星相機系統和回收系統的承擔單位。作為光學遙感衛星,第一顆返回式衛星上的第一代膠片型航天光學遙感相機恰似它的眼睛,能清晰地分辨出公路、碼頭等目標,收穫了中國第一批從太空拍攝的重要對地觀測資料。1...
高樹義,漢族,男,1973年出生,大學學歷,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回收技術室主任,神舟飛船回收分系統主任設計師、指揮。1996年參加工作,曾先後獲得載人航天突出貢獻個人獎、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優秀團幹部、青年志願者先進個人等稱號;被中央企業團...
1959年,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前身—上海機電設計院才開始組建降落傘研製小組。最初以回收探空氣象火箭為對象,開展降落傘研製工作。後來隨著火箭、飛彈和空間技術的發展,降落傘套用領域愈來愈廣泛。降落傘事業從此興旺發達。性能特點 由織物...
高分五號衛星上由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研製的兩台載荷的性能和技術先進性.其中,大氣環境紅外甚高光譜解析度探測儀具有光譜解析度高、太陽跟蹤精度高、光譜定標精度高的技術特點。全譜段光譜成像儀具有譜段範圍寬、空間解析度高、輻射定標精度高...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總工程師黃偉評價說,“摘星”這個創意很好,技術上具有牽引和帶動作用。現實意義 具有潛在威脅的近地天體可能會引發嚴重災難。2013年2月15日,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隕石事件,致使1500人受傷,近3000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