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先進結構技術研究院是北京理工大學下屬科研機構,2015年成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理工大學先進結構技術研究院
- 所屬單位:北京理工大學
- 成立日期:2015年
北京理工大學先進結構技術研究院是北京理工大學下屬科研機構,2015年成立。
北京理工大學先進結構技術研究院是北京理工大學下屬科研機構,2015年成立。北京理工大學先進結構技術研究院(Institute of Advanced Structure Technology, Beijing Insti...
陳明繼,福建福州人,本科與博士畢業於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現任北京理工大學先進結構技術研究院副研究員、院長助理、副教授。人物履歷 曾在日本名古屋大學、中科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擔任博士後與助理研究員。現任北京理工大學先進結構技術研究院副...
李立明,女,畢業於北京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現為北京理工大學先進結構技術研究院博士後。人物經歷 2018年7月,畢業於北京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2018年7月-2021年4月,在北京航天控制儀器研究所測試仿真...
男,1972年5月出生,北京理工大學先進結構技術研究院,特聘教授,博導。專業:固體力學。主要從事表/界面力學、仿生材料與結構力學、微納米力學等方面的研究。已發表SCI論文150餘篇,著作2部(《高等斷裂力學》、《Micro-scale Plasticity ...
北京理工大學智慧型機器人與系統高精尖創新中心成立於2015年08月,是在加強創新型國家建設、服務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及高精尖產業結構調整的背景下,獲得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首批認定的高精尖創新中心之一。北京理工大學智慧型機器人與系統高精尖...
截至2018年11月,學校設有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先進結構技術研究院、醫工融合研究院,擁有5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1個“2011計畫”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9個國家級實驗室(中心)、6個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55個省部級實驗室(中心)...
2019年獲批“光機電微納製造科學與技術” 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機械工程進入USNews排名世界前50強。2019年,學院下設車輛工程系、能源與動力系、製造工程系、機電科學基礎部、工程訓練中心、機電基礎實實驗教學中心和學院辦公室7個系級單位...
3.材料表面工程:主要包括表面特種塗層結構-功能一體化的最佳化設計、塗層製備過程全程模擬與性能預測、表面塗層加工及微結構控制、塗層性能測試與表征以及特種塗層新型原材料設計與合成等。4.先進材料成型理論與技術:主要包括材料的各種先進加工...
2019年1月11日,由北京理工大學和滕州市發起,正式註冊成立了事業法人單位北京理工大學魯南研究院實體。研究院已建立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數控工具機智慧型製造協同創新中心、精密微細結構智慧型製造技術研究所、特種材料製造與技術研究所4個科研...
先進光電量子結構設計與測量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於2018年批准設立,依託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一級學科,主要研究方向:1. 量子功能材料設計與物性研究;2. 光子結構材料設計與量子調控研究;3. 量子測量與成像;4. 微納光電子器件與套用;5. ...
2019年,被聘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數位化設計與製造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同年,擔任複雜微細結構加工技術國家級創新中心主任。2021年,入選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2022年,任北京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試用...
研究方向 輕量化多功能複合材料與結構一體化設計理論與最佳化方法、輕量化多功能複合材料與結構先進製造技術、輕量化多功能複合材料與結構性能測試技術與儀器設備研發。發展歷史 輕量化多功能複合材料與結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於2016年批准設立...
截至2021年3月,鄭慶華承擔《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導論》本科生課程,《信息系統建模理論與方法》研究生課程。團隊建設 據2022年10月鄭慶華教師個人主頁數據,鄭慶華團隊於2010年獲“計算機網路與系統結構”國家級教學團隊;依託...
職稱結構:教授11人,副教授15人,高級實驗室3人,講師6人,實驗師1人。學歷結構: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有21人。組織機構 實驗室領導 主任:劉志文(教授,北京理工大學)學術委員會 主任:王越(院士,北京理工大學)副主任:匡鏡明(...
計算機套用技術:C語言程式設計、大學物理、數據結構與算法、微機技術及套用、作業系統、計算機網路、軟體工程、Visual Basic程式設計、多媒體技術、網站規劃與設計、面向對象程式設計、SQL server資料庫套用、網路信息安全基礎等。數字媒體套用...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截至2019年1月,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院擁有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參與共建原子分子簇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先進光電量子結構設計與測量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原子分子簇科學教育部...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突出學校以工為主、理工結合,工、理、文協調發展的辦學特色,側重培養掌握本學科基礎理論與方法,有一定自然科學基礎和工程科學技術知識背景,紮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比較...
其核心和共性技術在於環保阻燃劑。注重解決環保、低成本、綜合性能要求高的共性技術問題,注重工程化技術研究。在綠色環保高效及多功能新型阻燃劑合成、改性及套用;聚合物納米插層阻燃及其複合材料結構、性能及阻燃機理研究;無鹵阻燃材料新...
毀傷理論與防護技術 毀傷理論與防護技術:主要研究各類目標及結構易損性理論、模型與判據;各類毀傷元與介質相互作用理論;目標及結構的毀傷機理;終點彈道學與戰鬥部終點效應理論;目標毀傷技術與結構防護技術;毀傷與防護新原理、新概念與...
張學軍長期致力於高性能空間光學系統技術攻關。人物經歷 1968年9月,張學軍出生。1990年,本科畢業於吉林工業大學(現吉林大學)金屬材料工程系金相專業。1993年,獲得中國科學院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現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職稱結構:教授6人,副教授13人,講師2人。學歷結構:博士15人,碩士3人,本科3人。實驗室主任:曹元大教授學術委員會主任:陳汝鈴院士 教學科研 實驗室研究方向具有多學科交叉、技術綜合、學術前沿等特色,在智慧型信息處理基礎理論和算法...
元旭津,男,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現就職於北京理工大學先進結構技術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所獲任職 •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學位論文評審專家 •中國聲學學會環境聲學分會,委員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審專家 •...
付夢印長期從事組合導航與智慧型導航技術研究工作。人物經歷 付夢印先後在遼寧大學獲學士學位、北京理工大學獲碩士學位、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獲博士學位。1987年7月參加工作,歷任北京理工大學自動控制系副主任、科技處副處長、信息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