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範大學中文信息處理研究所成立於2004年1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師範大學中文信息處理研究所
- 主要成就:至2005年上半年,已登記和正在申請的專利及著作權21項
- 成立時間:2004年1月
- 優勢:語言學與套用語言學學科
北京師範大學中文信息處理研究所成立於2004年1月,
發揮北京師範大學語言學與套用語言學學科優勢,加強中文信息處理套用基礎研究;促進語言學與計算機等相關學科的交融,推動計算語言學這一交叉學科的發展;搭建中文信息處理...
北京師範大學漢字與中文信息處理研究所成立時的宗旨,所內設有四個研究方向,分別完成以下四項任務:1.漢字教育研究方向:與香港大學和香港教育現代出版社合作,從事漢字...
北京師範大學漢字研究重點實驗室創建於1996年5月,初期附屬於學校級的漢字與中文信息處理研究所,為自籌經費組建,當時是全國第一個漢字實驗室,就文科實驗室的功能而言...
王寧,女,1936年出生於浙江海寧。研究生學歷,現任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漢字與中文信息處理研究所所長。...
北京師範大學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屬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心於2000年6月組建。其前身是1992年成立的中國民間文化研究所、漢字與中文信息處理研究所和原...
陶沙(1936年10月-2020年1月27日),男,原名芮維平,湖南常德人,1960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漢字信息處理專家、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1958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現為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漢字與中文信息處理研究所所長、國家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國...
劉智穎,2010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專業,獲博士學位。現任北京師範大學中文信息處理研究所講師,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文信息處理。在國內學術...
1997年-2000年,北師大 漢字與中文信息處理研究所項目“小篆字型檔及輸入法的 開發 [1] ”周曉文所獲榮譽 編輯 2001年9月,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傳統語言文字...
北京師範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專業設定 編輯 學院現有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兩個本科專業;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計算機軟體和理論、計算機...
北京師範大學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之一,建於2000年6月。其前身是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民間文化研究所、漢字與中文信息處理研究所以及...
朱小健,男,碩士,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訓詁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北京師範大學中文信息處理研究所常務副所長。...
該院還聘請北京師範大學王寧教授、微軟亞洲研究院黃昌寧教授等校外專家多名,定期在該院開設名師講壇。 該院設有漢語言文學教育研究所、中文信息處理研究所、辭書研究...
《語言信息處理探索與實踐》是2011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該書中所收論文涉及中文信息處理的許多方面:詞、短語、句、句群;語義、...
周教授長期以來從事計算機可視化技術、軟體工程、中文信息處理等重要領域的基礎理論及其套用工程的創新性研究。他為本科生、研究生開設可視化技術,高級圖形設計,虛擬現實...
1958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現為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漢字與中文信息處理研究所所長、國家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國...
唐詩別苑——基於知識圖譜的全唐詩語義檢索與可視化平台(與中文信息處理研究所、教育技術學院合作)古詩文斷句——基於機器學習的古代詩文自動斷句小工具(與李紳、胡韌...
陳小盟,北京大正語言知識處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師範大學中文信息處理研究所副所長,北京漢語國際推廣中心副事。曾成功創辦多家高科技企業,曾組織和管理國家863、...
5. 參加晉耀紅教授主持的“國家高科技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項目“面向漢語國際教育的中文海量文本信息處理研究”,主持其中一個子課題主持項目...
王寧,現任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漢字與中文信息處理研究所所長,兼任教育部社科委員會委員、學風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八五”至“十一五...
王寧,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漢字與中文信息處理研究所所長,《中文信息處理用GB.13000字元集漢字部件規範》《常用漢字部件規範》第一列研製人,《通用...
湖南常寧人,現任北京師範大學漢字與中文信息處理研究所副所長、民俗黃籍文字研究中心語言文學研究室主任、漢語言文字學研究所所長,從事漢語言文字學和古籍解讀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