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18年------1945年 西城區小喇嘛寺識字班
1945年-----1969年 西城區德外關廂國小
1969年----1971年 西城區德外換新天國小
1971年----1995年 西城區德外關廂國小
1995年---- 西城區民族團結國小
學校簡介
學校以少數民族學生隨班就讀為原則,將各教學班以少數民族的名字命名,有包括蒙古族、藏族、土家族等27個少數民族班。各民族班師生共同創編了班徽、班歌和班舞,且做到“三會”會說、會唱、會跳,學生在三會參與過程中,本身就置身於一種教育氛圍,同時還承擔著宣傳作用。學校的校徽、校歌、校舞突出民族特色,洋溢著民族團結的精神。校歌是由著名的作曲家羊鳴譜曲,校舞在中央電視台“七色光”做過錄象。每當學校集會時,同學們都載歌載舞,沉浸在濃郁的民族大團結的氛圍中。因為學校所處的環境,少數民族家長也居多,為此我們也充分的利用這一資源,在學校的升旗演講上有學生家長的演講、唱歌、舞蹈;在班級活動中更有家長參與的身影,還有許多家長在默默地為學校做著力所能及的工作。在教育、引領學生的過程中,學校與家長形成了合力。為了加強民族特色教育,學校創設了民族展室。展室里以圖片和實物為展品,將56個民族的概況全部收入進來。每年新生上的第一節課就是參觀民族展室。在日常教學中,有的老師將民族課設在展室內,以給學生們營造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從整個校園到班級環境的布置、從周一的升旗儀式,到民族課的開設、從民族體育課上的運動,到民族古箏的練習、從班隊會思品課的活動,到各學科的知識滲透,無一不在形成著民族團結教育的良好氛圍。民小的孩子們在這種融融的氛圍中,心情愉悅、各取所需地吸收著對自己成長有益的營養。2005年9月北京市在我校成功地召開了“民族教育展示會”,向本市的兄弟學校介紹了學校開展民族教育工作情況。
辦學理念
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組織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讓孩子在參與體驗的過程中,激發出學生的民族情感,引領學生樹立和實踐良好的道德風範,這是學校的一種教育理念。在這種理念支撐下,學校為學生的成長搭建舞台、創造條件。我們為學生組織了許多孩子喜聞樂見的活動。既有培養個性特長的小型活動,也有大家共同參與的大型活動。學生擁有很大的選擇空間。例如:每年“五一”的民族體育運動會;“六一”的民族藝術節或大型少先隊主題活動;學校還成立了手球隊、古箏隊、合唱隊、舞蹈隊;同時,還有英語組、手工組、科技組、美術組等,這些活動的組織為孩子們提供了參與體驗的機會,為孩子們創設了成長的空間。每當孩子們拿回古箏比賽一等獎、合唱比賽一等獎、區運動會第一的好成績時,孩子們流露出的喜悅真心表達了他們的快樂與幸福。
為給學生創設更多的實踐機會和感知的平台,學校連續三年組織了“同在藍天下,共育民族花”主題教育活動,這一活動的宗旨是引導學生關注少數民族地區同齡的孩子上學狀況,讓他們了解到在祖國的邊遠地區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還有很多學生無法享受到上學的權利。尤其是從全國婦聯“春蕾”辦公室了解到,在全國失學兒童中有近10萬女童,同學們聽到這數字都很驚訝,引起了很大的震動。從此拉開了“節省零花錢,捐助少數民族同學”活動的序幕。學校一共捐助6名少數民族兒童(六個民族)學校計畫每年都要捐助幾名。孩子們在參與捐助的實踐中慢慢懂事了,學會去關注別人了。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孩子的親自參與實踐的過程中得到升華。
辦學成果
十幾年來,我校的教師隊伍不斷壯大,師資力量不斷提升,全體教職員工在王玉芬校長的帶領下,不斷探索民族團結教育的有效途徑,將民族團結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和養成教育有機結合,形成了獨特的“三項合一”的教育模式。多年來,老師們不斷嘗試將民族團結教育和課堂教學相結合,在各學科教學中滲透民族團結教育,抓住課堂的每一個環節滲透民族團結教育這已成為所有老師的主動意識。並在此基礎上開設了校本課程-----民族課。編寫出版了民族教育校本教材。學生們在民族課上學習了許多民族知識,了解了民族禮儀、民族風俗、民族文化,並將學到的知識編成了民族童謠,學校出版了《56個小朋友手拉手》的童謠冊。除開設這樣的專業課之外,我們更注重在其它學科滲透民族團結教育。社會課,孩子們會從各種渠道將收集到的民族信息豐富到課堂中;美術、手工、勞動課已成為孩子們親自動手表達自己民族情懷的實踐基地,樓道內是孩子們的作品在裝點著校園文化。 如今,在王校長“尊生科教”的辦學理念指導下,全校教師幹部乘著新課改之勢,通過各種方式不斷提高自身教育教學管理能力,我們正意氣風發的以“辦高質量的國小教育”為目標,繼續“高舉民族團結教育的旗幟,打造特色品牌教育”,為民族團結教育貢獻我們的力量!
發展規劃
1、2008年2月——2009年1月 穩定發展階段
利用搬入新校之際,辦學條件得到很大改善,學校的人氣得到很大凝聚的有利契機,理智思考學校的發展,確定好學校的發展方向,珍惜已取得的良好成績,但更要求穩,在穩定中夯實基礎。
2、2009年2月——2010年1月 創新發展階段
抓住已有的成績,一鼓作氣謀求新的發展點,向深度和廣度要數量和質量,創出學校的牌子。
3、2010年2月——2011年1月 提升總結階段
進一步煥發學校的生機與活力,總結提升學校辦學成果。使學校特色突出,質量提高,口碑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