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東城區仁合公益與法律研究中心於2013年8月在國家民政部門登記註冊,是一家專業從事合法權益保護和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的非營利性、專業性、法律類社會服務機構(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組織,仁合公益致力於通過自己的點滴行動完善中國的法治環境、促進中國法治進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市東城區仁合公益與法律研究中心
- 註冊時間:2013年8月
關於仁合
北京市東城區仁合公益與法律研究中心業務範圍包括法律諮詢與培訓、法律援助、調解與公益訴訟、理論研究與學術交流、承辦委託、公益與普法宣傳活動等公益與法律事務服務。
仁合願景
北京市東城區仁合公益與法律研究中心仁合字號出自於我國古代典籍《禮記》與《莊子》。《禮記?中庸》云:“仁者,人也。” 《莊子?達生》曰:“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合則成體,散則成始” 。“仁合”恰取兩句古訓之精華“仁”、“合”,以彰顯機構心繫天下,博愛眾生之內涵,體現成員志同道合,共同追求之本意。仁合以“合”為本,吸引對公益充滿熱忱追求,對社會負有強烈責任感的專業人才,共同開展事業;以“仁”為上,利用法學優勢扶弱助貧,排憂解難,以對個體的點滴之功,助力社會大仁的構建完善。
仁合使命
北京市東城區仁合公益與法律研究中心在社會建設服務保障、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方面為婦女、未成年人、中小投資者、中小企業等社會群體、城鄉居民、有關組織提供公益與法律事務服務。
業務範圍:
(一) 法律諮詢與培訓服務:為婦女、青少年、中小投資者、中小企業等社會群體和城鄉居民、有關機構、組織提供法律、心理諮詢與培訓服務。
(二)法律援助服務:對侵害婦女、未成年人、青少年、中小投資者、中小企業等社會群體和城鄉居民合法權益行為開展訴訟代理、刑事辯護等法律援助維權服務。
(三)理論研究與學術交流:開展為保障婦女、青少年、中小投資者、中小企業等社會群體合法權益的有關理論研究、學術交流、課題調研活動,為立法、司法和相關部門提供建議和意見。
(四)調解與公益訴訟:對涉及婦女、青少年、中小投資者、中小企業等社會群體合法權益案件,進行調解,對侵害其合法權益行為開展公益訴訟活動。
(五)公益與普法宣傳活動:通過各種方式開展公益活動和普法宣傳活動。
(六)承辦委託服務: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優勢,承辦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有關組織、自然人等委託的各項公益與法律事務服務。
北京市東城區仁合公益與法律研究中心承辦的具體項目有:政府職能轉移項目,中小企業權益保護項目,婦女、青少年權益的保障項目,公益訴訟與調解項目,社區法律的培訓與推廣項目,非營利機構的法律研究項目,企業公益及社會責任(簡稱CSR)研究項目等。
政府職能轉移項目:通過政府委託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依法承接適合由社會組織承擔的各政府職能轉移項目。已實施的項目有受託管理北京市江西務工創業人員法律維權服務中心項目、仁合公益關愛中老年婦女權益法律服務項目等。
中小企業權益保護項目:為中小企業合法權益保護方面提供勞動、契約、智慧財產權、融資等方面的法律服務。
婦女、青少年權益的保障項目:就婦女、青少年面臨的法律難題、生活糾紛提供法律諮詢、代理、刑事辯護等法律服務,如離婚糾紛、撫養、贍養糾紛、收養關係糾紛、繼承糾紛等民事糾紛,以及婦女、未成年人等弱勢群體作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案件。已實施的項目有關愛中老年婦女權益項目等。
公益訴訟與調解項目:針對侵犯公共利益的行為提起公益訴訟,維護公眾權益。參與民間糾紛的調解工作,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的積極作用,避免矛盾激化,合情合理合法化解糾紛,促進和諧社會。對侵犯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中小投資者等社會群體合法權益提供公益性法律援助。已實施的項目有中央公益彩票金法律援助項目,仁合公益法律熱線項目等。
社區法律的培訓與推廣項目:針對社區居民的生活需要及社區工作者的工作需要,提供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訓課程。為居民普及法律知識,幫助其構建法律意識;為社區工作人員傳授法律技巧,幫助他們更好的開展社區工作,實行社會價值和法律價值的雙結合。已實施的項目有仁合公益普法進社區項目、流動青年技能培訓項目等。
非營利機構的法律研究項目:協助將該機構註冊,為該機構提供在勞動法、稅法等方面的合規建議,協助起草與之相關的契約等法律文書,為該機構的活動開展提供法律支持和建議。已實施的項目有非營利機構法律培訓項目等。
企業公益項目及社會責任研究項目:為企業提供公益項目及社會責任的調研、分析報告,幫助企業了解相關問題的意義、現狀、困境,協助企業更好地完成項目。已實施的項目有仁合公益跨企業員工關懷項目,仁合公益勞動法技能培訓項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