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地震觀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於2014年6月通過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的審定。北京市地震觀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在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地震前兆觀測技術研究室、地震前兆觀測技術研究中心、地震觀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基礎上成立的,具有三十多年的地震前兆觀測技術研究、地震前兆觀測方法研究的理論和技術積累。
北京市地震觀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地震前兆觀測技術研究、地震前兆觀測數據分析和處理方法研究為主要研究方向,以地震電磁、地下流體、形變觀測技術為主要研究領域,重點發展電磁觀測技術、流體觀測技術、鑽孔應力應變觀測技術、地應力測量技術、跨斷層形變觀測技術以及井下綜合觀測技術研究,探索地震前兆觀測的新技術、新方法;開展地震前兆觀測儀器計量檢測技術、測試方法研究和基礎平台建設,全面推進前兆觀測儀器的設計、生產、計量檢測、技術服務的各個環節的規範化;以台站觀測環境、儀器運行、數據產出、數據管理和數據分析等環節系統化研究為基礎,合理台網布局和觀測參數,提高觀測數據套用效率。
近3年工程化和成果轉化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專利,
(1)在前兆觀測技術研究和專利成果方面
近3年來總計約500台(套)在“中國地震數位化網路工程”和“中國地震背景場項目”等各類工程項目中得到套用,累計金額2500萬元左右。其中主要包括:
北京市地震觀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地震前兆觀測技術研究、地震前兆觀測數據分析和處理方法研究為主要研究方向,以地震電磁、地下流體、形變觀測技術為主要研究領域,重點發展電磁觀測技術、流體觀測技術、鑽孔應力應變觀測技術、地應力測量技術、跨斷層形變觀測技術以及井下綜合觀測技術研究,探索地震前兆觀測的新技術、新方法;開展地震前兆觀測儀器計量檢測技術、測試方法研究和基礎平台建設,全面推進前兆觀測儀器的設計、生產、計量檢測、技術服務的各個環節的規範化;以台站觀測環境、儀器運行、數據產出、數據管理和數據分析等環節系統化研究為基礎,合理台網布局和觀測參數,提高觀測數據套用效率。
近3年工程化和成果轉化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專利,
(1)在前兆觀測技術研究和專利成果方面
近3年來總計約500台(套)在“中國地震數位化網路工程”和“中國地震背景場項目”等各類工程項目中得到套用,累計金額2500萬元左右。其中主要包括:
- 分量式應變儀,獲專利2項,共有10套在前兆台網套用;
- ZD8M地電阻率儀,總計60餘套(台)在全國台站推廣套用;
- SWY-1A數字式水位儀、SZW-1A數字式溫度計,總計85套(台)在全國台站推廣套用;
- TJ-2型體積式應變觀測儀,獲專利一項,並於2003年獲得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優秀成果二等獎,有100餘套(台)在全國地震台中站推廣套用;
- WWY-1型氣象三要素綜合觀測儀,是集氣溫、氣壓、雨量為一體綜合型觀測儀,有近150套(台)在全國地震台站推廣套用;
- DSC-1A型地震前兆綜合數據採集器,80套,用於前兆台網改造。
- DLZ−1型地下流體綜合觀測儀,集水溫、水位、氣溫、氣壓、雨量觀測為一體,有10餘套(台)在全國推廣使用,獲專利2項;
- 公用服務平台的建設:主要包括SEMI地震台站觀測環境監控儀和地震台網監控軟體系統,目前30餘台(套)套用於台站實際觀測;
- 在新技術研究方面,研製了基於光纖光柵的溫度感測器,在地震、石油、水利、氣象、環保等研究領域得到很好的轉化和套用,獲專利9項;基於稱重法的質量流量計,具有性能穩定、精度高的特點,獲專利1項。
(2)在標準制定方面
近3年來,為了規範儀器的研製、生產、服務,地震觀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持及參與制定了行業標準8項,其中2項獲地震行業優秀成果獎勵。制定儀器生產的企業標準多項,包括《ZD8M地電阻率儀》、《SZW-1型水溫儀》、《鑽孔式地應變觀測儀》、《鑽孔式地傾斜觀測儀》等,並在北京市海淀區質量技術監督局進行備案。
(3)在科研方面
近3年來,地震觀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擔科研型課題幾十餘項,包括已完成及開始執行課題,共承擔省部級以上課題20多項,其中國家科技支撐項目3項、國家自然基金3項、地震局行業科研專項7項、國土資源部行業專項2項以及省部級一般課題10餘項;並承擔所級基本科研業務專項50餘項;科研經費達40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