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撥亂反正後,為更好服務經濟建設,促進首都民族團結,社會和諧,北京市伊斯蘭教界人士於1979年12月在京舉行了首次大會,成立了北京市伊斯蘭教協會,選舉產生了主任,副主任,常委,委員,並在市政府備案。
成立初期,市伊協在北京東四清真寺辦公。1994年,該會隨市經學院遷至福長街四條二號辦公。
現任會長楊冠軍,秘書長沙麗,教務辦公室主任呂迎慈,行政辦公室主任張鳳吉,教育培訓辦公室(中國化研究中心)主任買海柱。
組織體系
市伊協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北京市伊斯蘭教代表大會。代表大會的主要任務是:制定和修改章程;選舉和罷免委員(理事)、監事;審議常務委員(常務理事)會、監事會的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決定重大變更和終止事宜;確定本團體工作目標和任務;決定其他重大事宜。全市代表大會每五年召開一次,必要時提前或延期召開。
協會下設教務部、文化宣傳部、外事部、經濟自養部和公益互助部。
市伊協秘書處承擔北京市伊斯蘭教協會、北京市伊斯蘭教經學院日常運轉和相關活動的組織保障,聯繫各區伊斯蘭教協會、清真寺以及伊斯蘭教界人士和穆斯林民眾,指導做好伊斯蘭教有關工作。秘書處下設教務辦公室,行政辦公室,總務辦公室,教育培訓辦公室(中國化研究中心)
協會有駐會阿訇兩位:鐵國璽,丁國洋
宗旨與任務
宗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高舉愛國主義旗幟, 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堅持伊斯蘭教中國化方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協助黨和政府宣傳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維護穆斯林民眾的合法權益,為廣大穆斯林民眾服務;發揚伊斯蘭教愛國愛教、敬主愛人、和平中道、兩世吉慶的基本精神,發揮伊斯蘭教界人士和各族穆斯林民眾在促進北京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積極引導伊斯蘭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宗教和諧、社會穩定,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任務: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團結帶領全市穆斯林民眾積極服務於北京經濟社會發展,開展有利於民族團結、宗教和諧和社會穩定的活動;在憲法、法律、法規和政策範圍內開展業務活動;協助政府宣傳貫徹我國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宗教法律法規;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指導各區伊斯蘭教協會(伊協小組)、清真寺工作; 建立、健全、規範伊斯蘭教工作各項管理規章制度;開展伊斯蘭教經學教育,培養、培訓伊斯蘭教教職人員、清真寺民主管理委員會成員、骨幹鄉老和伊協工作人員;負責北京市阿訇資格認定工作;負責組織本市穆斯林民眾參加中國伊斯蘭教協會統一組織的朝覲活動;開展伊斯蘭教經學思想建設,做好解經工作,深入挖掘教義教規中有利於社會和諧、時代進步、健康文明的內容,對教規教義做出符合當代中國發展進步要求,符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闡釋;開展伊斯蘭文化宣傳,網路信息傳播、編譯出版伊斯蘭教經籍書刊以及學術研究工作;主辦北京市伊斯蘭教協會入口網站以及刊物;舉辦自養事業和社會公益事業等實體,開展經濟自養工作和社會公益活動;加強同國內外穆斯林民眾和伊斯蘭教組織的友好往來,增進友誼,加強合作。
工作成績
長期以來,北京市伊斯蘭教協會高舉愛國愛教旗幟, 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協助黨和政府宣傳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維護伊斯蘭教合法權益,引導、鼓勵廣大穆斯林堅持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不斷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高管理能力。重視"三支隊伍"建設,加大教育培訓力度,不斷提高整體水平。依法開展宗教活動,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弘揚北京優良傳統教風,為統一教務活動、抵禦滲透、維護伊斯蘭教領域團結穩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積極開展社會服務,為"一帶一路"高峰論壇,APEC會議,中非論壇,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亞信峰會,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上合組織峰會,南京亞青會、青奧會等重要國際活動提供了優質的宗教服務,展示了北京伊斯蘭教界的良好形象,受到了社會各界的讚譽。引導廣大穆斯林積極參加首都建設,廣泛開展濟困賑災、撫孤安老、助殘助學等公益慈善活動,彰顯了伊斯蘭教扶危濟困的精神。堅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充分發揮伊斯蘭教在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為首都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和團結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
現任領導
會長:楊冠軍
副會長:劉克傑、王崇恩、李嘉存、張俊勝、艾爾肯·哈德爾、張鳳吉、呂迎慈、張鋒、錢愛東、沙麗(兼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