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業大學文法學部

簡介,辦學定位,發展思路,機構設定,學科設定,專業設定,學生規模,師資隊伍,科學研究,學術平台,

簡介

北京工業大學文法學部於2017年9月8日正式成立,由原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外國語學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北京智慧財產權學院/北京智慧財產權研究院整合組建而成。培養社會學、社會工作、法學和英語專業本科生,培養社會學、外國語言文學和教育學學術型碩士研究生以及社會工作、法律和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還承擔全校大學生英語、研究生公共英語及其他人文社會類公共選修課教學。

辦學定位

遵循“不息為體,日新為道”的校訓,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人文情懷、社會責任為引領,以立足北京、服務北京、關心國家、面向世界為原則,以首都特色、國內一流、世界前列為目標,秉持文法交融、知行合一、銳意進取、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整體成為高水平的人文社會科學教學研究機構,為學生成長和學校發展提供優質的外語類和人文類的公共教育和通識教育以及社會學、法學、教育學、外國語言文學的專業教育和學術成果,為首都及國家的社會進步和文化繁榮做出積極而獨特的貢獻。

發展思路

立足學科類型多、層次差別大的實際,注重分類要求和分類指導,堅定不移地走內涵式發展道路,以特色型和差異化為重要遵循,理順體制、最佳化結構、整合資源、搭建平台,強化專業和學科間的相互融合和彼此支撐,積極進行國際化路徑的探索和信息化手段的使用,重點關注並積極推進青年教師的發展和成長以及學術領軍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等工作,以人才培養為基礎、科學研究為動力、學科建設為引領、社會服務為支撐、對外合作為橋樑,努力建設高水平的專業和學科,成為北京工業大學一流學科群建設進程中的重要力量。

機構設定

——議事協調機構: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學科建設領導小組,學術委員會,學位委員會,教學指導委員會,教學督導委員會,師德建設委員會,學生工作委員會,教授會。
——教學科研單位:社會科學學院,外國語學院,智慧財產權學院,高等教育研究院,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中心。
——行政管理部門:黨委辦公室,行政辦公室,教務辦公室,學科建設與研究生培養辦公室,科研與基地管理辦公室,國有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辦公室,對外合作與國際交流辦公室,學生工作與團委辦公室。

學科設定

擁有社會學、外國語言文學、教育學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社會工作、教育、法律3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社會學與高等教育學是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

專業設定

擁有社會學、社會工作、法學、英語4個本科專業。

學生規模

學部現有在校生899人。其中,本科生710人:社會學類217人,法學272人,英語221人;碩士研究生189人:學術型碩士研究生91人(社會學40人,教育學31人,外國語言文學20人),專業型碩士研究生98人(社會工作77人,教育21人)。

師資隊伍

學部現有專任教師171人,其中有教育部高等學校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市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支持計畫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化藝術領軍人才、北京市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1人,北京市新世紀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人選2人,北京市屬高校青年拔尖人才5人,北京市屬高校人才強教中青年骨幹人才5人,北京市委組織部優秀人才2人,共青團北京市委“圓明園學者”1人。

科學研究

學部在社會建設與社會治理、地方大學的改革與發展、智慧財產權的戰略與套用等領域或方向的研究具有一定特色和優勢;獲批了首都社會建設研究、地方大學教學改革研究2個省部級學術創新團隊。近年來,學部先後承擔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北京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等一批高水平課題,到校科研經費從“十五”期間的年均43萬元、“十一五”期間的年均187萬元發展到“十二五”期間的386萬元;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

學術平台

擁有教育部“地方高水平大學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北京社會管理研究基地”和“首都工程教育發展研究基地”以及北京市教委“2011計畫”“首都社會建設與社會管理協同創新中心”等4個省部級科研基地;建設有北京工業大學與有關黨政部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成立的北京智慧財產權學院/北京智慧財產權研究院、北京社會建設研究院、當代中國信訪與社會治理研究中心、首都教育廉政研究中心、首都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首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市殘疾人社會組織研究中心等7個政產學研用一體化平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