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

外國文學研究所是1984年由當時的國家教委(即現在的教育部)批准建立的校級研究機構,致力於外國文學研究、碩士博士研究生教學、專業期刊編輯和學術與文化交流工作。研究所第一任所長為著名英語語言文學專家、教育家、翻譯家、作家王佐良先生,此後胡文仲教授、沈大力教授、王炳鈞教授相繼擔任所長。現由姜紅副所長主持研究所工作,王炳鈞教授任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
  • 成立日期:1984年
  • 機構隸屬:北京外國語大學
  • 機構性質:研究機構
簡介,研究成果,

簡介

研究所下設三個研究室和一個期刊編輯部,即英語文學研究室、德語文學研究室、比較文學研究室和《外國文學》編輯部。所內現有專職人員10人,其中研究員/教授5人(2人為博士生導師),助理研究員、編輯4人,辦公室人員1人;有博士學位者8人。
研究所在外國文學一級學科之下設有五個平行的二級學科,包括英語文學、德語文學、俄語文學、西方文論和比較文學,以文學理論、文化與跨文化研究為重點和基本導向,形成彼此支撐的學術研究網路,共同構成研究所的歐美文學研究特色。研究所先後承擔並完成多項國家、省部級研究課題。
研究所自2006年起恢復博士研究生教學,自2007年起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至今已完成培養博士36人、碩士61人。目前在讀博士研究生19人、碩士研究生19人。
《外國文學》創刊於1980年,為國內外國文學研究領域歷史最長、影響最大的專業學術刊物之一,現為16開本雙月刊,設有“評論”、“理論”、“文化研究”、“書評”等欄目,刊載以世界各國、各民族文學與文化為研究對象的論文,強調文本細繹與理論思辨兼顧。刊物實行同行匿名評審,為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張廣森、王佐良、胡文仲曾任主編,張迪安、劉新民、李憲生、李德恩、孫成敖曾任副主編。現任主編為金莉,副主編為姜紅、馬海良。
研究所一向重視開展各種學術交流活動,在研究所內設有“北外文學所文學與文化論壇”(2004—)、“文論與文化研究沙龍”(2007—)和研究生“經典研讀會”三個活動系列,並根據科研、教學需要不定期地舉辦專題學術研討會、座談會等活動;受學校委託舉辦“作家論壇”系列講座;每年以《外國文學》編輯部年會形式舉辦全國學術研討會。研究所與美國、澳大利亞、德國等著名大學的教學研究機構以及國內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研究成果

研究所從創辦之日起先後承擔並完成國家和教委的重要研究課題 7 項 , 其中國家重點社科基金 1 項 , 博士點人文社科基金 2 項 , 中華社科基金 1 項 , 教委重點學科點課題 3 項 , 其中獲國家獎 2 項。從 1984 年以來 , 研究所共出版專著 30 餘部 ( 其中文學史著作 6 部、文論類著作 7 部、作家專論 4 部、文藝散文集 6 部、綜合類 2 部等 ), 重要譯著 60 餘部 , 外語文學創作 2 部 , 重要論文數百篇。在英國文學研究領域重在文學史的研究 , 研究人員在深入把握國內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力圖撰寫出有中國特色的英國文學史著作 , 並已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王佐良教授領銜編寫的《英國浪漫主義詩歌史》、《英國 20 世紀文學史》獲得國家獎勵 , 受到我國英國文學界高度評價。在比較文學領域 , 王佐良教授的專著《論契合》在國內外比較文學界也得到高度的評價。《文心雕龍》的英文新譯是國內外尚無人做的高難度研究 , 不僅對比較文學 , 而且對文學翻譯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重在當代俄羅斯文學研究的俄羅斯文學研究室出版了近 30 種《蘇聯文藝叢書》 , 50 餘部學術文集。西歐、拉美文學研究室包括了德語、法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波蘭、捷克、保加利亞和拉丁美洲國家的文學研究。該研究室在文學史、文學流派演變、當代文學的研究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 其中李德恩研究員撰寫的《拉美文學流派的嬗變與趨勢》獲得了國家級三等獎。凱爾特文學研究室是我國唯一 從事愛爾蘭文學、威爾斯文學、蘇格蘭地區文學研究的機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