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總體規劃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是指關於北京城市發展的未來規劃。北京市先後出台了《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和《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將北京未來的發展目標定位於國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並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

2017年9月29日,《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公開發布,明確提出北京的一切工作必須堅持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城市戰略定位,履行為中央黨政軍領導機關工作服務,為國家國際交往服務,為科技和教育發展服務,為改善人民民眾生活服務的基本職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城市總體規劃
  • 內容:關於北京的未來城市規劃
  • 發展目標:“宜居城市”概念
  • 方法:鼓勵發展特色文化旅遊產業
2004版本,2017版本,

2004版本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
鼓勵發展特色文化旅遊產業
按照《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北京舊城既要保護也要復興。重點是合理確定舊城的功能和容量,疏導不適合在舊城內發展的城市職能和產業,鼓勵發展適合舊城傳統空間特色的文化事業和文化、旅遊產業。此外,還要積極疏散舊城的居住人口,綜合考慮人口結構、社會網路的改善與延續問題,提升舊城的就業人口和居住人口的素質。
明清北京城是中國古代都市規劃的傑作,有關部門將制定科學合理的房屋質量評判和保護修繕標準,逐步改造危房,提高生活質量;同時嚴格控制舊城的建設總量和開發強度。在保持舊城傳統街道肌理和尺度前提下,制定舊城的交通政策和道路網規劃,建立並完善適合舊城保護和復興的綜合交通體系。
中水將成綠化等重要水源
根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2020年全市城鎮人均生活綜合用水量標準為185至300升/人。城市自來水普及率達100%。完善城市雨水排除系統。2020年,中心城、新城區的雨水管道覆蓋率達到90%以上。提高城市重點地區、交通幹道、立交橋等排水系統對超標準降雨的排泄能力,消除內澇。預計2020年全市污水總量約18億立方米,其中,中心城和新城污水量約16億立方米。儘快配套完善污水處理設施和回收利用系統,2020年全市污水管道普及率和污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另外,建立中水回用系統,逐步使中水成為城市綠化、河湖生態、道路澆灑、生活雜用、工業冷卻等主要水源。
專家意見:城建重點向郊區轉移
原北京市規劃院副院長、規劃專家董光器表示,此次修編總體規劃是城市快速發展的必然結果。董光器介紹,1993年的總體規劃提出的目標,到2010年預定人均GDP4000美元,這一目標將於2005年提前完成,城市建設進程的加快,已將一些長遠目標提前完成。
他認為,總規修編後,北京城市建設重點將向郊區轉移。1993年的總體規劃,建設重點仍放在了市區。市區的工業化、人口的增加,開發空間已經飽和,要強化郊區的發展步伐。
市民意見:規劃應該集思廣義
對於此次城市規劃修編,市民紛紛表示,規劃吸取了多方的意見,不是頭腦發熱、拍腦袋的產物。在總體規劃正式發布前,修編工作小組在《北京城市空間發展戰略研究》的基礎上,不僅廣泛徵求各區縣、各部門及有關專家學者的意見,九易其稿,而且制定出了《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綱要(2004—2020年)》(徵求意見稿)公開向社會各界徵求意見,還通過網站向社會各界收集關於城市規劃調整地研究成果和資料。這是一次廣泛徵求專家、民眾和各利益團體的意見,在公開徵求意見、討論的基礎上的規劃調整。

2017版本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
序 言
2014年2月和2017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北京並發表重要講話,為新時期首都發展指明了方向。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重要講話精神,緊緊扣住邁向“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使命,圍繞“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這一重大問題,謀劃首都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新藍圖,北京市編制了新一版城市總體規劃。
本次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貫通歷史現狀未來,統籌人口資源環境,讓歷史文化和自然生態永續利用,同現代化建設交相輝映。堅持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緊密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著眼於更廣闊的空間來謀劃首都的未來。堅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剛性約束條件,確定人口總量上限、生態控制線、城市開發邊界,實現由擴張性規劃轉向最佳化空間結構的規劃。堅持問題導向,積極回應人民民眾關切,努力提升城市可持續發展水平。堅持城鄉統籌、均衡發展、多規合一,實現一張藍圖繪到底。堅持開門編制規劃,匯聚各方智慧,努力提高規劃編制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切實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目 錄
總 則
第一章 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明確發展目標、規模和空間布局
第二章 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最佳化提升首都功能
第三章 科學配置資源要素,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
第四章 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強化首都風範、古都風韻、時代風貌的城市特色
第五章 提高城市治理水平,讓城市更宜居
第六章 加強城鄉統籌,實現城鄉發展一體化
第七章 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
第八章 轉變規劃方式,保障規劃實施
附 表 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評價指標體系
附 圖
發展框架
規劃草案的“說明”。“說明”回答了“為什麼編制城市總體規劃”“管什麼用”“怎么編”“怎么管”“規劃範圍和年限”等5個問題。“說明”指出,城市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兩個階段。經法定程式批准的總體規劃,是下一步編制詳細規劃的依據。此次總體規劃的規劃範圍為北京市行政轄區,總面積16410平方公里。規劃年限為2016年至2030年,明確到2030年的城市發展基本框架,近期到2020年,遠景展望到2050年。
“說明”之後,是草案的6個章節,涉及戰略定位、空間布局、資源配置、文化保護、城市治理、保障落實等內容。具體說是: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明確發展目標;調整城市空間布局,疏解非首都功能,最佳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科學配置資源要素,提高城市發展水平;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強化首都風範、古都風韻、時代風貌的城市特色;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著力解決“大城市病”;轉變規劃方式,保障規劃實施。
定位中心
草案顯示,北京的戰略定位是4個“中心”,即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從發展目標看,到2020年,北京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實現階段性目標,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疏解非首都功能取得明顯成效,“大城市病”等突出問題得到緩解,最佳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初步形成京津冀協同發展、互利共贏的新局面。
而到2030年,北京基本建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治理“大城市病”取得顯著成效,首都核心功能更加最佳化,京津冀區域一體化格局基本形成。2050年,北京全面建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京津冀區域實現高水平協同發展,建成以首都為核心、生態環境良好、經濟文化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的世界級城市群。
北京城市人口規模,2020年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以後長期穩定控制在2300萬人左右。城鄉建設用地規模,2020年減至2860平方公里左右,2030年減至2760平方公里左右。
設立目標
“留白增綠”方面,按照規劃草案,2030年北京全市森林覆蓋率達45%以上。“綠色出行”方面,2030年綠色出行比例超過80%,其中腳踏車出行比例不低於12.6%。當年中心城區公共運輸出行比例42%。2020年軌道交通里程,1000公里左右。
“民生保障”領域,北京2030年養老床位不低於18萬張;當年醫療衛生機構千人床位數提高到7張左右;當年人均體育用地面積達到0.7平方米,人均公共文化設施建築面積達到0.45平方米;並將建成公平、優質、創新、開放的教育體系。“空氣治理”方面,PM2.5年均濃度,2020年控制在56微克/立方米左右,2030年達到國家標準35微克/立方米左右。
此外,2020年基本實現“一刻鐘社區服務圈”城市市區全覆蓋。15分鐘內,可以到達公交站點、公共綠地、存腳踏車庫、配電室、公共廁所、室內體育設施、托老所等任何一種服務設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