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藥大學糖尿病研究中心

本中心是在中醫藥防治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療效顯著的大形勢下,為整合相關資源,充分發揮我校優勢,而搭建的融理論研究、臨床研究、實驗研究、新藥研發四位一體的國內外科研合作平台。

本中心是在中醫藥防治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療效顯著的大形勢下,為整合相關資源,充分發揮我校優勢,而搭建的融理論研究、臨床研究、實驗研究、新藥研發四位一體的國內外科研合作平台。
機構:本中心設立臨床研究室、實驗研究室、藥物研究室,其中臨床研究室設在第一、二、三附屬醫院,藥物研究室設在中藥學院,實驗研究室設在逸夫科研樓四層,擁有紅外熱成像系統(TTM)等精密儀器和螢光倒置顯微鏡、超淨工作檯、生物安全櫃、各種電泳設備等先進實驗儀器,可以進行動物模型的創建和複製、形態學、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實驗。
人員:中心人員分為正式編制人員、兼職人員和流動人員三類。正式編制人員由高思華教授作為首席教授、辦公室主任,姜廣建、張東偉、莫芳芳等任職實驗研究室技術骨幹及管理人員。兼職人員主要由趙進喜、龔燕冰等學校附屬醫院專家任職臨床研究室技術骨幹,倪健、徐瞰海等中藥學院教授任職中藥研究室技術骨幹。另外,根據實驗室項目需要,另聘有從事套用研發的流動技術人員,並招收碩博士多名。
特色:本中心以項目為紐帶,採取“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模式,建立與日本、美國、加拿大多中心的國際科技合作平台,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方法,建立了中醫藥干預胰島素抵抗研究技術平台。(1)與日本武庫川女子大學合作,引進兩種自發性代謝綜合徵大鼠模型,及SHPSP-ZF大鼠,SHR/NDmcr-cp大鼠,開展中藥干預胰島素抵抗研究。(2)與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合作,引進中藥活性成分篩選和分離技術,開展創新中藥開發研究。(3)與加拿大McMaster大學合作,引進其在國際上首創的利用腺病毒介導轉染構建小鼠腹膜纖維化模型的製備方法,開展中藥抗糖尿病腎病腎纖維化機理方面研究。
成果:高思華教授主持“肝脾腎同治法辨證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研究”獲201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開展臨床及基礎研究的創新成果包括:首次提出“肝脾腎三髒同病”是2型糖尿病的基本病機特點;首次提出“肝脾腎三髒同治”辨治2型糖尿病的新模式;建立了以“肝脾腎三髒同治”為核心辨治2型糖尿病的新治法和新方藥;通過統計學方法進行證候學調查,闡明了2型糖尿病病位在肝脾腎的客觀性。成果已發表論文多篇,並被收錄入《糖尿病及其併發症中西醫診治學》(第二版)一書中。
課題:目前本中心承擔的在研科研課題主要有973計畫“肺與大腸相表里臟腑相關理論的套用基礎研究”,科技部重大新藥創製“治療糖尿病候選藥物降糖消渴顆粒研究”,教育部國際合作計畫“中醫藥干預糖尿病模型關鍵技術研究與套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於對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的調節作用的薑黃素抗糖尿病的分析機制研究”、“基於中藥選擇性Cathepsin K活性的抑制劑對骨質疏鬆的分子機制研究”,北京市教委項目“氣化學說及氣象疾病預警系統研究”,“中醫藥防治糖尿病代謝綜合徵的實驗研究”,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