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藥大學特色教材系列:中醫內科學

北京中醫藥大學特色教材系列:中醫內科學

《北京中醫藥大學特色教材系列:中醫內科學》以全國中醫藥院校統編教材《中醫內科學》的七個版本為藍本,吸收各版教材的長處,總結多年來中醫內科學教學中的經驗,並結合了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內科學的特色,注重結合臨床實踐,重視臨床思維的培養,採用案例引入法,並附有案例分析供學生參考。病因病機部分,在文字描述基礎上概括、提煉,文圖結合,以圖表方式直觀呈現病機演變過程,病機分析思路連貫明確;鑑別診斷、辨證要點等部分採用表格形式,以簡明的文字縱橫比較,便於理解和掌握;精選歷代文獻述要及名老中醫經驗,使讀者了解疾病的古今學術觀點。 《北京中醫藥大學特色教材系列:中醫內科學》力求重點突出,體現實用、簡潔的特點,適合中醫藥院校學生及中醫愛好者學習使用。

基本介紹

  • 書名:北京中醫藥大學特色教材系列:中醫內科學
  •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頁數:452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作者:王新月
  • 出版日期:2013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321314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北京中醫藥大學特色教材系列:中醫內科學》分為總論和各論兩部分。總論部分包括三個方面內容:一為中醫內科學發展簡史,可以使讀者了解中醫內科學理論基礎、臨床實踐以及學術觀點的淵源;二為中醫內科學基礎,包括中醫內科病因學、病機學、治療學,同時綜合了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方劑學等與中醫內科密切相關的內容,為學習各論疾病打下基礎;三為中醫內科學教學方法。各論五十二個病證,均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基礎病,病名選取經專家廣泛商討勘正統一。病證共分七章編寫,基本按系統排列。編寫中考慮到中醫內科學中的病證,初起可能屬於外感病,但反覆發作後,則系內傷病,或同一疾病既有外感所致,又有內傷引起,如痢疾、黃疸和水腫等,故不再分外感與內傷。每個病證,包括案例、概念、病因病機、診斷、鑑別診斷、辨證論治、轉歸預後、預防護理、結語以及相關資料連結。書末附有方劑索引,以供查閱。

圖書目錄

總論
第一章中醫內科學發展簡史
一、奠基時期
二、繼承發展時期
三、系統完善時期
第二章中醫內科學基礎
第一節中醫內科病因學
一、外感六淫
二、內傷七情
三、飲食不節
四、內生五邪
五、痰飲
六、瘀血
七、勞逸太過
八、外傷
第二節中醫內科病機學
一、臟腑病機、證治概要
二、氣血病機、證治概要
三、風火濕痰病機、證治概要
四、六經病機、證治概要
五、衛氣營血病機、證治概要
六、三焦病機、證治概要
第三節中醫內科治療學
一、治療原則
二、治療方法
第三章中醫內科學教學方法
第一節建立中醫內科臨證思維方法
一、注重主訴,四診合參
二、據證分析,方法得當
三、確立治則,方藥統一
四、辨證論治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二節改革中醫內科學教學方法
一、教學模式多樣化,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重視臨床實踐,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三、改革考試方法,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各論
第四章肺系病證
第一節感冒
第二節咳嗽
第三節哮病
第四節喘證
第五節肺癰
第六節肺癆
第七節肺脹
第八節肺痿
第五章心腦病證
第一節心悸
第二節心痛
第三節心水
第四節不寐
附:多寐
第五節眩暈
第六節中風病
附:口僻
第七節痴呆
附:健忘
第八節癇病
第九節癲狂
第十節厥證
第六章脾胃病證
第一節胃痛
附1:嘈雜
附2:泛酸
第二節痞滿
第三節嘔吐
附:反胃
第四節呃逆
第五節噎膈
第六節腹痛
第七節泄瀉
第八節痢疾
第九節便秘
第七章肝膽病證
第一節脅痛
第二節黃疸
第三節鼓脹
第八章腎膀胱病證
第一節水腫
第二節淋證
附:尿濁
第三節腎風
第四節癃閉
第五節關格
第六節遺精
附:陽痿
第九章氣血津液病證
第一節郁病
第二節血證
第三節汗證
第四節消渴病
第五節痰飲
第六節癭病
第七節積聚
第八節虛勞
第九節內傷發熱
第十節癌症
第十章頭身肢體病證
第一節頭痛
第二節腰痛
第三節痹證
第四節痿證
第五節痙證
第六節顫證
附錄方劑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