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信息學研究中心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信息學研究中心從2008年以來,在北京市中醫局“薪火傳承3+3工程”項目的支持下,還承擔了“任應秋研究室”掛牌建設的任務,以任應秋學術研究與傳承及獲取標誌性成果為目標,已整理和出版了任應秋論著6種,並組織研究和撰寫了任應秋傳記及學術年鑑,研製了任應秋論著文獻資料庫、任應秋處方智慧型分析系統等,更多相關的工作在紮實有序的進行中。任應秋研究室最終的功能目標,是構建一個具有學術研討、經驗交流、人才培養、信息共享的實體與虛擬現實結合的綜合平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信息學研究中心
  • 主管部門:北京中醫藥大學
研究方向,發展歷史,科研條件,科研成就,

研究方向

以中醫藥數據的處理與管理、中醫智慧型研究、中醫教育技術的研發、中醫藥信息共享與服務為主要研究方向。

發展歷史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信息學研究中心成立於1992年,其基礎是原研究室主任任廷革研究員從1985年開始的一系列中醫學信息研究實踐。

科研條件

①我研究室是少數幾個最早進行中醫智慧型研究實踐的單位之一,1989年論文“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rescription Intelligent Analysis Support System”在第六屆世界醫學信息學大會上宣讀。
②在全面整理、系統分析、規律研究、知識發現為目標的建庫思路指導下,對資料庫系統結構進行了合理設計,根據中醫藥文獻的特點,採用“全文解析、主題標引”的數據處理方案,使數據在具備一致化語法結構的基礎上,實現了數據在語義上的一致,為基於資料庫技術的挖掘創造了必備的條件,且系統具有可拓展性,在中醫藥界諸多的資料庫中,這樣程度的全文信息處理系統仍處在領先的水平。
③形式化、量化是當前數據挖掘技術套用的兩個必備條件,在數據挖掘方法研究方面,我研究室率先實現了基於權重的行業知識的量化計算和表達,在突破基於“頻次”的量化計算的局限,為更新、更深入的挖掘計算提供可靠的量化數據方面,具有創新意義。
④在計算技術的整合方面成功地實踐了多個“結合”:把“數據解析”和“主題集合”結合起來,解決了數據任意提取和數據輕度集合的挖掘問題;把“專業知識”和“數學模型”結合起來,解決了人的“經驗”在“知識”層面的解讀問題;把“基於頻次”和“基於權重”的計算結合起來,解決了中醫學知識的形式化和量化的提取問題;把“有監督”與“無監督”的數據結合起來,提升了數據挖掘結果的客觀性和可靠性;把“資料庫技術”與“人工智慧技術”結合起來,解決了不同方法挖掘結果的比較和驗證問題;把“近似推理技術”與“機器學習技術”結合起來,優勢互補,解決了深度挖掘方案的最佳化問題。

科研成就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信息學研究中心在開創性的科研實踐中,注重對中醫學信息理論和學術的探討。近10年來先後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中醫教育、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中華醫學信息導報、遼寧中醫、世界科學技術(中藥現代化)、海南師範大學學報、中南大學學報、中醫基礎醫學、中國醫學影像技術、湖南中醫藥導報、中國中醫藥遠程教育、中醫藥管理、科技導報、中國科學(信息科學)等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多次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2003年還主編出版了《中醫信息學》,並在北京中醫藥大學開設選修課程。
並始終追逐國內外計算技術的發展趨向,先後利用資料庫技術、智慧型決策技術、多媒體技術、網路技術等信息新技術,組織各級課題20餘項,其中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6項、省部級科研項目7項。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信息學研究中心在功能上集科研、教學和服務為一體,具有明顯的開放趨向,吸引了我校及兄弟院校各學科的研究生來研究室進行課題研究,並協助他們的導師指導研究生的課題研究和學位論文的撰寫。現研究室朝著制定的近遠期規劃的各項目標不斷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