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家親

北京一家親

《北京一家親》以一戶老北京普通人家如何過年為主線,講述了傳統節日所蘊藏的民俗知識與文化內涵。

基本介紹

  • 類型:動作
  • 中文名:北京一家親
  • 外文名:A Mammoth Christmas
  • 色彩:彩色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相關資料,

基本信息

劇名:北京一家親
類型:情景喜劇
從2012年臘月二十三小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的22天裡,北京電視台文藝頻道將在廣宣時段和固定欄目之間的時間段,以每天滾動播出七八次的頻率播出這一短劇。每天播出一集,時長5分鐘到8分鐘,呈現了老北京按民俗歡度春節的喜慶故事。

內容簡介

劇中的一家人祖孫三代,生活在北京的一座四合院裡,在討論如何過年時產生了不同意見:年輕人認為年年過年、年年沒勁兒,除了春節晚會沒什麼其他期待;而年長者則堅持以老理兒過年,在傳統習俗的基礎上把失掉的文化撿回來。劇本不以戲劇強烈的矛盾衝突和複雜的人物關係為主,而是在充滿生活化的情趣與幽默中講述民俗知識。

相關資料

亮點一
民俗一攬收,解釋有新招
老北京人是如何過年的?親歷者已經越來越少。即便將《帝京歲時記》、《老北京的風俗》、《京城舊俗》書籍置於眼前,很多人依然無所適從,“灶王爺究竟是誰?單是這一問題,就有連篇累牘、答案不一的說法。”《北京一家親》總編劇張永和說。
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宰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宿……《北京一家親》將把這個北京民謠中描繪的場景,按天一一展現出來。大傢伙兒甚至還能從中學到各種中華禮儀:左手掌壓住右手拳是喜拳,而右手掌壓住左手拳是喪拳……不過,面對眾說紛紜的年俗,節目組仍然在保留與捨棄之間有所創新。張永和舉例說:“如今倆兄弟為了間房子可以打翻天,親情對於很多人已經不再崇高,劇中便有針對性地對年俗中體現這一內涵的情節作了重點呈現。”在他看來,今人可以隨著時代的變化和需要對年俗作出新的發揮和解釋,這正是使之永葆生機的辦法所在。
亮點二
名角扮百姓,口述變演出
專家講民俗、主持人做節目、老百姓過日子,這是最為常見的場景。不過,在《北京一家親》中,張永和、紀連海、閻崇年等專家、學者卻紛紛退居幕後,而曹滌非、春妮、龔寧、曹揚等主持人一一走進劇中,他們穿上了老百姓的衣服,講起了過年的那點事兒。
“這些年來,有意思的年俗已經漸漸淪為沒意思的記憶,這種混搭的方式,或許能讓這些沒意思的記憶重新煥發出意思來。”張永和介紹,短片中的故事充滿了戲劇性,加之那些熟悉的明星臉,大傢伙兒能夠更有興趣地欣賞下去。民俗傳播的方式,也從口述歷史升級為活靈活現的情景演出,效果更好。
亮點三
京味兒在外頭,精神在裡頭
無論是李增瑞兒化音十足的京腔,還是潘家園新開張的舊貨市場,看《北京一家親》,濃濃的京味兒就像一壺剛沏好的茉莉花茶,從中緩緩飄散開來。
短片中,上海的親家來京過節,盛邀之下住在了張大爺家裡;在老爺子家,毫無唇槍舌劍的場景,兩家人和和氣氣、彬彬有禮,即便產生了誤會,也多是出於關愛他人的真情實意;眼見陌生的小孩兒跑到自家,將剛出籠的包子和餃子拿在手中直接就往口裡送,張大爺不僅沒嗔怪,反倒善意地提醒道:“小心,別燙著。”這些都是老北京人的生活場景。劇中的那句台詞“北京老字號同仁堂的老東家,便來自浙江寧波;但甭管新北京、老北京,都是咱北京人”,也可看作蘊藏劇中的北京精神的體現。
策劃者說 
回歸民俗傳承傳統文化
小的時候過年,大傢伙兒會盼著吃好吃的、穿新衣裳,現如今很多人似乎天天都在過年。除了休息團聚和串門聊天,過年對他們似乎漸漸失去了意義。回歸過去,重溫那悠然自得、充滿民間智慧的生活場景,或許能讓對傳統年俗文化越來越陌生的我們,對生活產生新的感受和新的激情。
我們做這台節目,是希望能夠勾起老年人的溫馨回憶,並讓年輕觀眾從中品味到往昔禮儀感十足的生活方式和情景。當各種年俗知識以劇中那種輕鬆、快樂、好看的方式呈現出來,大家或許能對“小年”、“除夕”、“元宵”等耳熟能詳的辭彙有了更形象的認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