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井胡同

其實全名叫南池子北井胡同.南井胡同,好像比它名氣稍稍大一點,大約南井胡同里的那口井,井水是甜的,而北井胡同里的井,井水是苦的。北井胡同窄而短,用北京話說,是條死胡同,所以胡同口的牌子上寫明“此巷不通行”。如今處在“南池子歷史文化保護區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井胡同
  • 地點:內南城
簡介,歷史記憶,成為歷史,

簡介

其實全名叫南池子北井胡同。南池子在天安門旁邊,明朝的時候,這塊地方大部分是內南城;清朝,為內務府所屬機關。現在這裡最有名的古蹟,當然是明清兩代保存皇家檔案的皇史。北井胡同卻是名不見經傳。南池子大街偏南的一段還有個南井胡同,好像比它名氣稍稍大一點,大約南井胡同里的那口井,井水是甜的,而北井胡同里的井,井水是苦的。北井胡同窄而短,用北京話說,是條死胡同,所以胡同口的牌子上寫明“此巷不通行”。南池子大街上這樣的胡同不止一條,箭廠胡同、馮家胡同,都是。

歷史記憶

胡同里一共住著七家,獨門獨院的只有兩家,其一是二號,其一是六號。二號是個兩進的四合院,據說主人是資本家,當時最惹人注目的,是他的家裡有一輛機車。三號院裡住著兩戶,記得都是工程師。雖然不是很正規的四合院,但四面的房子齊齊整整,院子裡兩個花池,也總是收拾得很有樣子。五號是個大雜院,住在院子裡的幾家,家境都不大好。其中一家的女主人,是街道居委會主任。
住在北井胡同,中山公園(社稷壇),文化宮(太廟),是天天去的地方。文化宮的東門,就開在南池子大街,走去很方便,門票三分錢。從文化宮的西門穿出去,是午門,中山公園即在午門西,門票五分錢。公園裡的唐花塢,鮮花四時不敗。唐花塢外的藤蘿架,春夏秋三季,都是清幽的坐處,看書,打毛線,無不合宜。藤蘿架不遠,便是有名的來今雨軒。來今雨軒常年賣著冬菜包和豆沙包,那是留在我童年記憶里的美食之一。南池子離王府井不算遠,但徒步來去也還不是很輕鬆,所以多半是回來的時候坐三輪車,記得車錢很固定的是兩毛五。東安市場的北門有個清真小吃店叫豐盛公,裡面賣奶油炸糕,酥脆的皮兒,綿軟的芯子;再來一碗杏仁豆腐,清涼爽口。豐盛公往裡,便是吉祥戲院,吉祥戲院看戲,一個月大概不少於三次。外婆喜歡的是青衣戲,悲戲,苦戲。印象深刻的一出,是《生死恨》。女主人公苦了一生,卻在幸福即將到來的時候死了。整齣戲,唱腔特別多,幽咽淒婉,催人淚下。每唱到精彩處,人們都要為它幽咽淒婉得好而鼓掌。每月十五號,是外公發薪水的日子,第二天一家三口必定要去吃西餐。最常去的是文化餐廳。出胡同口往南拐,走到南灣子,穿進去,出來就是南河沿。文化餐廳坐落在街西。餐廳是長方形的,寬敞,潔淨,人很少。常點的菜是土豆沙拉,炸豬排,奶油雞茸湯。南池子在天子腳下,每年國慶日街上都要過遊行隊伍,穿著各式艷的服裝。高興的話,可以坐在胡同口,從早上看到中午。晚上天安門廣場上放禮花,運氣好,說不定還會有降落傘飄到院子裡。雖然地處中心,有四達之便,但南池子從來是安安靜靜。夏日裡,街道兩旁的大槐樹綠蔭交午,總有著特別的清涼。早點攤,副食店,菜站,小酒鋪,不多,卻正好敷用。靜悄悄的胡同,靜悄悄的街道,平靜而有秩序的生活,不知道這是不是因為緊貼著皇城才特有的氣象。
北井胡同的第一次消失,是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那時候南池子大街改稱葵花向陽路。胡同本來是大街中大大小小的凹曲,門牌號碼,大街、胡同,各成系統,這一回都被抻直,用門牌號把大街和胡同統一起來,北井胡同六號,便成了葵花向陽路一五八號。

成為歷史

2003年10月17日,南池子修繕改建工程基本完工,從長安街一拐,鑽進南池子的濃密林蔭里,胡同變得又寬又直,新鋪的柏油路泛著光,小汽車“刷刷”地從身邊駛過。記者很快發現,變化的不僅僅是這一條胡同,南池子幾乎所有的胡同都變了:緞庫胡同、普渡寺西巷、普渡寺後巷……這些胡同都變寬變直了,而另外的一些胡同卻不見了。
住在南池子大街68號的一位女士說,她家門前的北井胡同,是一條死胡同,胡同得名於一口古井,古井有一個井蓋,上面刻有文字。原來的房主用磚把井口砌起來,古井一直保護得很好,主人在搬走的時候放心不下,特意給文物部門打了電話。但現在這口井沒有了,胡同也沒有了,以後再也不會有人知道這裡曾經有一眼古井,有一個胡同叫北井胡同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