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1、造化之力;教化之權。
出處
《史記·鄒陽列傳》:“是以聖王制世御俗,獨化於
陶鈞之上。” 裴駰 集解引 崔浩 曰:“以鈞制器萬殊,故如造化也。”
宋 陸游 《謝梁右相啟》:“此蓋伏遇某官身扶
昌運,手斡化鈞。”
宋
范成大 《水龍吟·壽留寺》詞:“
黃扉紫闥,化鈞高鈔,風霆揮掃。”
宋 張元乾《瑤台第一層·寶曆祥開飛練上》:
五雲深處,化鈞獨運
斗魁旁。繡裳龍尾,千官師表,萬事平章。
景鐘文瑞世,醉尚方、難老金漿。慶
垂芳。看雲屏間坐,象笏堆床。
明 李東陽 《任賢》詩:“臣心欲効慙無力,勉為吾皇贊化鈞。”
2.教化普及。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昔在 陶唐 ,德盛化鈞,野老吐何力之談,郊童含不識之歌。”
周振甫 註:“化鈞;化均,教化普遍,指風俗淳樸,有不教而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