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疸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雜病源流犀燭》卷十六。具有清熱利濕之功效。主治濕熱黃疸。
基本介紹
- 名稱:化疸湯《雜病源流犀燭》
-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十六
- 功用:清熱利濕
- 主治:濕熱黃疸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加減化裁,文獻摘要,
組成
茵陳15~30g,茯苓、苡仁各15g,豬苓、澤瀉、蒼朮、木通、山梔各9g。
用法用量
諸疸。
功用
清熱利濕。
主治
濕熱黃疸。
方義
方用茵陳、梔子清熱利濕退黃;慧苡仁,蒼朮健脾燥濕;茯苓、豬苓、澤瀉利水滲濕;木通利水通淋。本方之治,正如《景岳全書·黃疸》所說:“陽黃證多以牌濕不流,鬱熱所致,必須清火邪,利小水,火清則溺自清,溺清則黃自退。”
加減化裁
停滯加神曲、麥芽、山楂;酒疸加葛根、苜蓿;女勞加當歸、紅花;瘀血加琥珀、丹皮、紅花、紅曲、蒲黃、桃仁、五靈脂、延胡索。
文獻摘要
《類證治裁》:“總之,黃而不渴易治,渴者難治,初起宜汗,有食宜消,溺少宜利,小水利,黃自退,通用化疸湯,當歸白朮湯。久而虛,脈症宜溫補者,養營湯,四君子湯,腎氣丸。”
《明清中醫名著叢刊 雜病源流犀燭》:“大約疸症渴者難治,不渴者易治。治之之法,上半身宜發汗,下半弩宜利小便,切不可軒下,惟有良積、氣甲消導宜茵陳湯,余則以利水除濕,清熱養則為主。總治渚疸,宜化疸湯、茯苓澤瀉湯。故丹溪以為五疸不必細分,但以濕熱概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