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物出焉

“化物出焉”指小腸的生理功能而言,小腸接受來自於胃腐熟的食糜,進一步消化吸收食物精華,去其糟粕。原文為“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這句話說明了小腸的兩大生理功能,即受盛化物與泌別清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化物出焉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 出處:《黃帝內經》
解讀,中醫套用,

解讀

《黃帝內經·藏象篇》:“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化物”指即消化飲食物,由於小腸比較長,所以飲食物在小腸中停留較長一段時間,進行著進一步的消化,這就是小腸的“化物”。這句話說明了小腸的兩大生理功能,即受盛化物,泌別清濁。

中醫套用

1、受盛化物
受盛,即接受、貯盛,凡胃所受納之飲食物,皆受盛於小腸;化物,即消化飲食物。由於小腸比較長,所以飲食物在小腸中停留較長一段時間,進行著進一步的消化,這就是小腸的“化物”。小腸接受胃所傳遞的經胃初步消化的飲食物,並須在小腸內停留比較長的時間以利於進一步消化,故稱其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小腸受盛化物的功能與脾、胃、肝、膽有著密切關係。胃受納腐熟後,初步消化過的食物在胃氣下降的前提下,才會有小腸的受盛。小腸內進行的化物,又是脾主運化功能的一個方面的體現。在肝膽的疏泄作用下,將膽汁排入小腸,參與小腸的化物過程。經過這樣的進一步消化過程,原先的食糜就變化為可以被人體吸收的營養物質和食物殘渣的混合物。
2、泌別清濁
泌,即分泌,使包含的液體流出;別,即分別,使不同的物質分出;清,指水谷之精微;濁,指食物之糟粕。泌別清濁,就是指小腸將消化好的食物,分別為水谷精微和食物殘渣兩個部分,將水谷精微吸收,把食物殘渣向大腸輸送,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時,也吸收大量水液,故又稱“小腸主液”。
另外,小腸的泌別清濁功能,還與尿液的量有關。如果小腸的泌別清濁功能正常,則大小便正常;如果小腸的泌別清濁功能異常,則大便變稀薄,而小便短小,也就是說,小腸內的水液量的多少與尿量有關。
小腸受盛化物和泌別清濁的功能,實際上是脾胃升清降濁功能的具體表現,因此,小腸功能失調,即可引起濁氣在上的腹脹、腹痛、嘔吐、便秘等症,又可引起清氣在下的便溏、泄瀉等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