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那務中學
- 英文名:Nakamura Middle School
- 簡稱:那中
- 校訓:厚德博學,格心致遠
- 創辦時間:1941年
- 所屬地區:化州
- 類別:農村完全中學
- 學校屬性:茂名市一級學校
- 主要院系:高中部、國中部
- 現任校長:黃富年
- 知名校友:莫世泰、莫德明、黃海、陳盛華等
- 創始人:李特之、郭忠憲、郭祝君、郭藩、葉松秀等
- 校歌:《陵秀之歌》
- 主管部門:化州市教育局
辦學條件,辦校歷程,創始人,史海鉤沉,領導關懷,地圖信息,
辦學條件
學校初建於那務圩東面,後再遷移,現址位於圩西側。她東眺“六皇山”,西望“虎嶺”,北枕“金嶺頭”,南傍陵江。她依山傍水,綠樹成蔭,既有凝重的古老質樸,又充滿了時尚的現代氣息,早已躋身於茂名地域農村中學的前列。
學校坐落在秀頎的六皇山下,美麗的陵江河畔,環境優美,交通方便,占地110多畝,建築面積40000多平方米。現有教學班49班(其中高中16班),學生4000多人,教職工180人,其中有中高級職稱的教師80多人。學校設施完備,有高標準的教學樓、套間式的學生宿舍、賓館式的學生飯堂、配置齊全的科學樓、300米環形跑道的運動場等,學校電腦室已經接入ADSL網路,多媒體平台等高科技教學手段亦已經進入課堂。
學校堅持正確的辦學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確立了“厚德博學,格心致遠”的校訓,提出了“以人為本,文化立校”的辦學理念,明確了“最佳化國中,大力發展高中”的辦學思路,以“鼓舞人、發展人、幸福人”作為辦學方向,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逐步形成了“勤奮、務實、創新、發展”的辦學特色。
辦校歷程
那務中學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始終與祖國同呼吸,與民族共命運。學校創辦之時,正值抗戰最艱難時期。為培育英才,興教救國,造福桑梓,1941年(民國三十年),地方開明紳士李特之倡議興辦中學,有識之士紛紛回響,李特之即草擬籌備計畫,並捐款500元作籌備會費用。經過多次會議與深入宣傳,發動郭、葉、黃、莫等地方氏族,捐撥嘗租六百石,解決了學校經費來源問題。
隨後成立校董會,研究決定校長人選、校址、辦學經費及招生事宜。郭忠憲為首任校長,葉松秀為董事長,學校取名為私立陵秀初級中學。經過兩個月的籌備,是年秋天,舉行開學典禮,宣告了新學校的誕生,發展了地方教育事業。學校初辦之時,只是一所僅有150名學生,教師不到10人的小型初級中學。到了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已發展到5個教學班,有學生255人,校舍建築面積增至900多平方米。
創始人
李特之倡教勵學,培養人才,功垂千古,功德無量。
史海鉤沉
1941年秋,李特之創辦私立陵秀初級中學。
1947年,發展到5個教學班,有學生255人,校舍建築面積增至900多平方米。
同年解放後,黨和政府接管陵秀中學。
1953年10月,更名為化縣第五初級中學。
1960年,根據上級關於鄉村中學一律以地名命校名的指示,易名為化州縣那務中學。
1967年4月,複課鬧革命。
1968年秋,增辦高中,廢除升學考試、升留級制度,實行推薦入學,成立革委會,貧下中農管理學校。
1968年10月至1969年1月,清理階級隊伍,資產階級鬥爭擴大化。
1977年7月,恢復升學考試制度。
1984年,高考,全縣文科前三名均出自那務中學。
1988、1989年,中考,畢業生黃天振、黃蔚亮相繼以全縣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取茂名一中,喜獲中考“雙連冠”,轟動一時,傳為佳話。
1994年7月,化州撤縣建市,學校定名為化州市那務中學。
1997年,學校被評為茂名市一級學校。
領導關懷
2015年4月8日,廣東省政協副主席唐豪一行來到化州市那務中學進行調研,主持學校全面工作的李新副校長介紹了學校概況及創強工作情況,唐副主席對學校取得的成績和規範有序的管理給予了高度的讚揚,鼓勵學校在上級有關部門的領導下,藉助創強的有利契機,滿懷信心,積極思考,認真規劃,辦出特色,為那務教育事業作出貢獻。
地圖信息
位置:茂名市化州市那務鎮教育路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