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外人

化外人

化外人是中國封建法律對外國人的通稱。《唐律疏議▪名例》:“化外人,謂蕃夷之國,別立君長者,各有風俗,製法不同。”唐律處理化外人案件的原則是:“同類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異類相犯者,以法律論。”即同國籍人相犯,依其本國法處理;不同國籍人之間相犯,依中國法處理。明清律則規定,化外人犯罪皆依中國法論。

“化外人”即“蕃夷之國”的人,指外國人。化外人指的是中國人以外的人,即外國人。中國自古以來認為自己是天朝大國、王化之地,故把外國人稱為化外人,帶有輕貶之意。凡屬同一個國家的外國人互相侵犯時,依照該國的法律處理;若是中國人與外國人或不同國家的外國人互相侵犯,則適用唐朝的法律。這一規定既維護了唐王朝的國家主權,又反映了唐朝統治者尊重外國習俗和法律的大國風度,有利於與其他各國的正常交往。是屬人主義與屬地主義的巧妙結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